卜俊羽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農林路小學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科學運用感悟教學法
卜俊羽
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農林路小學
“新課程施行已經有一定的時間,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對于新課程的理念也在逐步深入。小學階段是新課程的重點,而閱讀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感悟式教學”是建立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以學生為本、以生活為源、以實踐為經、以感悟為緯、以內化為宗。”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語感。本文根據平時教學實踐的思考為依據,探索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如何進行感悟教學,以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水平。
感悟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感悟使學生的學習真正成為創造性的學習過程,而不再只是知識挪移的過程。感悟使得學生在言語實踐中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傾聽、用皮膚去接觸、用心靈去體驗、用情感去觸摸、用全副身心去探索課文言語的內涵,使語文學習由抽象走向形象,由單元走向多元,由片面走向整體,由表面走向深入,由封閉走向開放。
關于“感悟”的界說和演繹可謂百花齊放、眾說紛紜,因此,人們對“感悟”的把握難免有了“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就眼下人們對“感悟”的理解看,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如下:
愛丁堡、小珊迪、賣火柴的小女孩……對于我們的孩子該是多么遙遠!遙遠的國度、遙遠的時空、遙遠的生活。可是當我們讀了相關課文以后,突然之間我們又感覺是那么親切和熟悉。讀者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驗對感悟的產生和感悟的質量都具有重要的制約作用。錢鐘書指出:“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
在執教《小珊迪》一課時,我沒有直接揭示課題進行課文教學,而是講述了一個中國留學生盡管學業成績十分優異但在檔案里有一些諸如套票等小事的記錄,卻讓他在畢業求職的過程中屢遭碰壁的故事。讓學生在“成績優異”與“找不到工作”的矛盾沖突中憑著自己的想象合理猜測,以使他們主動、積極地調取原有的生活經驗參與故事的情景構想。并且使故事的發展呈現撲朔迷離的狀態,學生的憤悱之態油然而生。所以在老師將原因 “德國老板竟然把逃一兩次車票看得比優異成績還重要”呈現出來后學生無不目瞪口呆,此時順水推舟將學生的注意力及時吸引到課文文本,“其實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能很好的解釋剛剛你們的疑惑”,同學們欣然接受了建議迫不及待的翻開課本認真閱讀。有了類似現實人物的對比學生對于“小珊迪”的認識漸漸豐滿立體,對于誠信的理解和渴望更是節節攀升!可見融入了生活體驗的閱讀教學對心靈的震撼力該有多么巨大!
一般而言,潛心涵泳指的是當事人能夠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去揣摩、感悟所面對的各類語言文字,從這些語言文字中獲得更多真理。從語文課堂層面講,潛心涵泳意為學生和老師認真閱讀、揣摩、感悟語文教材文本,準確理解全面挖掘語文教材文本的內涵與意蘊,并從中獲取相應的感悟。其中實現對小學語文教材文本的潛心涵泳主要分為下述幾大步驟進行:1明確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及課標要求,為教師與學生解讀語文教材文本提供依據與方向;2重視起歷史學科的核心能力;3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思想實際;4緊抓主干深入細節;5關注史學研究動態,借助科學觀點緊密聯系現實;6科學合理整合教材文本內容。
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學生能夠感覺到體會到教材文本的內涵與意義但不知如何表達出來,這種行為亦屬于潛心涵詠。本文將以《草船借箭》中諸葛亮與魯肅的一段對話詳細論述“潛心涵詠”。魯肅滿臉吃驚曰:“若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答:“今日霧如此大,吾料定曹操那廝定不敢派兵迎戰,所以汝與吾盡管飲酒取樂,天亮之時便可回營。”實際上諸葛亮的笑恰到好處的印證了潛心涵詠真正的含義。這種笑是集胸有成竹、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等一系列氣度胸襟的結晶。諸葛亮的笑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感悟,可以理解為:對曹操的笑,笑曹操生性多疑即將戰敗;對自己的笑,笑自己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對魯肅的笑,笑魯肅愚昧無知忠厚老實。
千百年來,中國始終將熟讀精思作為閱讀教學的精髓。南宋思想家朱熹曰:“讀書要有疑從疑而悟”清代人唐彪曰:“凡理不疑必不過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故學者非悟之難實疑之難也。”即人只有先出現疑問之后產生解決疑問的想法和行為最后從疑問中獲得感悟。
以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江雪》為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老翁為何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是生活所迫?還是興之所致?更重要的是真有其事嗎?可是從詩文短短20字中我們并不能找到答案,只有進一步結合柳宗元當時的處境和心境才能發掘作者寫作這首《江雪》背后的故事,才能解釋我們的疑問。否則我們就有可能錯解了其中的意思。柳宗元謫居永州,空有報國的崇高理想卻不受重視,內心既悲憤又孤獨,所以他釣的不是魚是寂寞。
悟”是一種品格,“悟”是一種境界,教人“感悟”是品格之上的品格,境界之上的境界。沒有冬的歷練、春的孕育、夏的洗禮、秋的風霜,哪來“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坦蕩與偉岸!
[1]楊志遠.淺議課堂教學倫理高于教學方法[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2)
[2]施茂枝.體驗感悟:閱讀教學新的增長點[J].課程.教材.教法.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