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佳 王玉武豐寧滿族自治縣西官營中心小學
班主任與農村家長溝通之見解
姜偉佳 王玉武
豐寧滿族自治縣西官營中心小學
在現代的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認知還有待提高。要想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必須先讓家長重視自己孩子的學習,讓學生不僅在學校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回到家以后還可以有一個安靜、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這是做好教育工作最基礎的環節。同時,家長的和孩子的溝通也是至關重要的。在農村的這個環境中,家長忙于耕種,或在外打工,忽略了與孩子、老師溝通的重要性。想給孩子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未來,是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的。
交流;溝通;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的競爭社會環境下,城市的父母們早已更加意識到孩子未來的重要性。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來完成更好的教育。但是,對于農村的家長來說,可能由于知識的匱乏,信息的閉塞,對于這一點的認識還是不夠完善的,從而出現了城市與農村教育的嚴重兩級分化。為了讓家長可以重視起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能讓農村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生、生活環境,在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和內容方面,我覺得應該注意一下幾點:
在小學的起始年級,往往是家長最重視孩子的時期之一。由于有些農村的家長意識到現在社會競爭激勵,家長們都盲目的從小就對孩子耳提面命,要認真讀書,要考上大學,要有出息。孩子剛上一年級,這個時候的家長一方面既心里在對老師進行審視觀望,一方面是非常熱情而又焦急地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家長的這種心理只要是做父母的都能明白。過了這一階段,在小學,除非有什么大變動,家長不會再有這樣的熱情參與學校教育了,只是一段時間的“熱乎勁”。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問題從不過問,也不關心,甚至還出現和學生一起欺騙老師的情況。出現了這樣極端的兩種情況,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時機,絕不能“放過”和家長見面溝通的任何時機,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現在就講講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
1.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無處不在。
對于關心學生學習的家長來說,實際而有效的指導是家長們迫切需要的。因為對于農村的年輕的家長們老說,有的在不斷提高對學生教育的認識,在忙碌的同時,又無不渴望“子成龍,女成鳳”,可是由于忙碌,加上自身的條件,使他們對孩子只有愛的“渴望”,卻缺乏愛的“能力”。而對于對認識不到孩子學習重要性的家長,他們不不管不問,對學生的好賴成績都完全在乎,對于他們來說,首先讓他們認識到他們的態度,是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
對于出現了嚴重的兩級分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所以談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其實是以教師為主動的,對家長具有一定指導的交流。
因此要定期地召開家長會是教師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教師指導家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家長會上,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育目標、思路公布,將自己的教育方法傳達,家長們也能互相交流。家長會切忌流于形式,缺乏實效。同時,家長會畢竟開得少,一學期一次已經非常不錯了,有些學校甚至一年一次也沒有的。所以單單靠家長會那是遠遠不夠的。由于低端還是需要家長接送的,在放學期間還是可以和家長進行溝通的,要多主動地向家長說明孩子在學校期間的各項表現,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們的不同方面。并且要耐心的說明,多說好的情況。平時,有什么情況,要和家長及時的電話溝通也是可以的。
2.家長了解家訪的重要性。
家訪是傳統而有效的溝通手段,教師上門顯得有誠意,有利交流。而對于農村的家長來說,老師的家訪對于他們是一種負擔,不會積極的配合老師的工作,并且總是逃避老師的家訪,對于次類現象,老師在做家訪前應做好必要的準備:首先要有家訪工作的目的。要設想好:通過家訪,教師要達到什么目的;預計對學生會產生什么影響;對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學生準備采用什么方法;預計家長對于教師所反映的情況會是怎樣的態度等,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應對的策略。其次還要了解被訪問家庭的基本情況:家庭狀況、家長的知識層次、對學生的關心程度等,再根據家長的文化層次、工作性質、性格特點等差異,選擇采用何種談話形式和方式,或直截了當陳述,或耐心解釋引導等,最后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采用學生、家長、教師三方談話式,還是采用家長、教師兩方談話式等。家訪要避免隨意性,更要避免向家長告狀。
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當然是圍繞孩子的教育問題,那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呢?
首先,我覺得在教育思想的統一和轉變上。可能農村家長素質普遍不高,家長的教育思想比較狹隘。對孩子,不是“卡”、“管”,就是無限制地放縱,再加上目前教育普遍有“唯分數至上”的傾向,對于成績,家長又是非常的關注和重視,從小學入學開始,每一次小小的測試成績家長總是特別在乎,哪怕是一分兩分,而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對于老師的工作開展也有很大的阻礙。所以,從一年級新生入學后,教師就要把轉變家長教育觀念作為大事來對待。
其次,哪怕家長已有了正確的育人觀念,但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確實是非常缺乏的。而對低年級還特別需要家長的孩子來說,教法是極其重要的。新生入學,是一個關口,家長的準備工作需要老師的指導。從孩子的情緒調節到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孩子的安全到置辦學習用品,有了教師的參與,家長工作會有實效性和針對性,孩子更容易適應學校生活,同時教師工作也會得心應手了。
再次,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作為班主任,我覺得還應以自身的素質去影響家長,引導家長。農村有的家長望子成龍,自己卻從來不讀書,不看報。認為學習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讓孩子看電視,自己卻下了班,打撲克,玩麻將。有的家長在家休息,把孩子關在自己小屋里學習,自己卻在沙發上磕瓜子,看電視,手里拿著遙控器,一邊換著頻道,一邊在門縫里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寫作業,嘴里還不停地喊:“要認真寫,寫不好可得重寫一遍。”要求孩子去好好學習,自己卻不天天向上,這樣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實際上,教師是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梁。家長工作是我們班主任份內的事,做好了,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實踐證明只有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同時,我還需要繼續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爭取和家長溝通的更好,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能給孩子創設出一個美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更希望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還可以給孩子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