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這部分青海實力詩人通過不同的方式對身處的青藏高原和生活進行了描寫。阿甲和曹有云的作品雖有不同,但都有一種整體性把握的努力,讓人感到這片土地的滄桑和宏闊。宋長鑰和楊廷成是從個人更加具體的感知來切入,顯得細膩而動人。邢永貴和趙秋玲個人化的情感則滲透更多,更溫潤些。(江離)
1、河流匯聚之處
在這里,萬物親切地與你我暢談并諂媚你:因為萬物想跨你而馳,你也跨著一切寓言,馳向一切真理。
在這里,你可正直而懇切地對萬物說話:真的,它們以為那是贊美,當一個人坦白地和萬物說話。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時間將我流放到這里——
為了完成一種奇跡。
為了傾聽泥土和天空沉默的靈語。
為了接受每日珍貴的饋贈:
被黑夜孕育日日進新的太陽;
郁金香輝煌的光焰;
卓爾不群的獨唱。
為了閱讀:被雪山、鹽粒、鷹的光芒,
被格薩爾王英勇往昔照亮的大地;
無限綻放,無限收縮的巨著。
為了瞻仰:被八座寶塔澄清的天宇;
被壁間彩繪描摹風聲擄去的背影;
濃縮在吐蕃人眼底那山川般廣闊的寂靜。
為了抵達一個明亮的核心——
人神狂歡的浩大時空。
語言創造了我。
在這里:
死亡之域
誕生之地
沉默消隱
萬川匯聚
在這里:
一萬個詞語鏗鏘的腳步;
一萬朵奔放的花簇;
踏著雪山的階梯,
轟
然
而
下
匯入——
遙遠而幽邃的內心。
一個詞語的傳奇。
從亮晶晶的鹽粒上蘇醒。
被陽光的折角刺痛,石頭的沉默捕獲
被生存日復一日洶涌的光芒淘洗。
被推入語言熾熱的深淵:
輾轉……沉浮……
欣喜如狂……痛不欲生……
從歷史絕望的峭壁
從時間光明的額頭
一躍而步入——
轟鳴的天風。
在這里:語言明亮的內心。
我重溫自己古老的手藝——
我創造雷霆、閃電和英雄的土地;
我創造愛情、仇恨和時間的陣痛;
我創造河流,步入古老而新鮮的濤聲;
我創造陽光、道路、沙粒,人群的迷宮;
我走進每時每刻不斷變幻的內心:
斑斕的虛影;
永在誕生,永在流逝的面具;
我創造身體、符號、夢境;
我創造洞悉萬物的眼睛——
眼睛睜開我:看見孕育的天空。
看見古老的獻祭儀式。
看見圣訓、信仰、眾妙之門。
看見咒語、火焰、萬劫不復之境。
看見無限毀滅,無限創造的天神。
看見愛情和暴風雨擊打的原野。
看見戰爭、創傷、黎明。
看見陡峭而喘著粗氣的過去,
深不可測的未來,
不停流轉,充盈著蔚藍色瞬間的現在。
看見祖先、道路,時間和身體的交叉點。
看見激流、情欲、命運和驚懼的深淵。
看見死亡的笑聲。年輪的陰影。
生之水晶。天堂的光明。
夢的奇觀。時間的森林。
詞語的芳香。從幽深的詞叢里伸出的手
啜飲陽光和夢境的嘴唇……
我創造自己,成為自己的祖先,子孫;
成為同謀、受害者和見證人;
成為千里路上尋找的仇敵;
成為陌生的城邦。城邦里所有公民的總和;
我成為自己永遠走不到的遠方;
我成為自己永遠走不出的迷宮;
我走在自己的回聲里;
我走在時間、遺忘和傳說里;
我走在地平線一樣堅韌的語言里。
語言行走著我——
地平線行走著我——
河流行走著我——
身體和夢境行走著我——
陽光赤裸的大腳行走著我——
一個瞬間的生成。
一個永恒的幻象。
一段歌聲。
一朵火焰和灰燼。
而今,我安于命運豐厚的饋贈:
坐在一頁白紙深處;
坐在萬川匯聚之所;
坐在巨大的虛空;
傾聽——
語言將我靜靜訴說。
2、陶罐(一)
水還在響……
九位母親在里面歌唱——
生之沉醉。
生之艱辛。
生之惆悵。
使人依稀記得燧人氏鉆木取火埴土燒坯還是昨日 之事;
使人眼前豁亮驚異于一排排可人兒舞步沓沓牽手振臂
于異時光陰;
使人望之心熱……
河流上游吹來的古老之風,
已將河畔佇立之人蝕盡。
3、陶罐(二)
讓我把活命的清水盛在陶罐里,領你回家
讓我把無辜的骨灰盛在陶罐里,領你回家
讓我躺在你泥土般粗糙的掌心,日漸渾圓豐隆
讓我靜默不語,裝著世世代代的眼淚,月光和歌聲
讓我裝著你魯莽的男根、希望和悔恨
4、白塔
一座白塔,一朵伸出時間的曠野之花
深入秋天明亮的內心
你的光芒歷久彌新
一座白塔,一處時光的漏洞
日月星辰圍著你旋轉,圣山和經幡圍著你旋轉
嘴在風中傳頌經卷,光明在你內心沉淀
一座白塔,一只奔跑的乳房,高于塵世的另一只
你靜穆的光輝壓住了四野的荒涼
祖先啜飲你,我也在啜飲你,流溢千年的芬芳
一座白塔,一句召喚,隔著草葉和風聲
當我空蕩蕩坐在你身邊,輕似一縷燃起的柏煙
一股溫熱的悲愴涌上心間
5、最后的草原
羊群如露珠
綴在大地日益緘默的嘴唇上……
沙粒的廣場,荒草輝煌的家園
風雨一次次將其逼向生之邊緣
它的子孫又重整旗鼓
隨勇猛的春天,沖殺過來
古老的仇恨:
沙粒和種子,困境與熱望
太陽撕碎虛弱的身軀
流水割開巖石的河道
一路遠去……悲壯的角力無始無終
雪山遠垂天邊,亮如金線
一片伸長的清涼
撥開淚水,撥開荒草和波瀾
一雙熾熱的手
已握不住最后一片草原
6、痕
大河之源的宗教秘儀:
那枯坐水畔的喇嘛靜默良久
漆黑的夜更深了,黑色巨石中
只有他空明的心一片清亮
他將經文刻板反復于水中印拓下去
感覺那流動的祈愿已隨水而東
圣言
自源頭隨敬贊遠去……
萬千眾生于大河下游飽飲萬千善念
一只牦牛在坡頂吃草
河畔汲水之女子已背著身后響動的木桶
緩緩走過草地中央
身影消隱于草的反光
一切仿佛依舊
依舊。河水穿過晨嵐響動著
在空谷,在遠方,在耳畔……
7、愿
讓每一個日子干凈如初
讓陽光的瀑流沖毀身后之路
把經歷、品德,日子的塵土
統統捐獻給黑夜漂走的碼頭
讓每一個日子早晨一樣空曠
讓陽光照進內心的最深處――
那靜穆的積雪,峰頂的孤獨
讓一只鷹提升雪峰的力量
讓每條路鮮花一樣綻放
8、流逝
整個下午,我將雙腳插進拉薩河里
光斑在河面上躍動著
向遠方靜靜流去
天地一派靜謐
在時間的縫隙里
萬物都在流逝
一種力量不可阻擋
枯坐河畔。我,存在……又,不存在……
我看著自己的腳在水波里晃動——
河源下游,肯定有許多腳印在洶涌
某個瞬間,我抱著空空的軀殼形同虛影
突然抬起頭
十萬大山靜默如鐘,一下子
拉住了正在流逝的我
9、圣跡
圣者踏過群山的陰影
清晨,來到陽光灑落的山頂……
望著山下成熟的青稞地,如波動的鐘聲
在風中起伏著
河谷里的樹木如綠色燈盞
靜靜照亮河谷兩岸
心意漸漸平了
柏煙燃起……
無數無量虛幻身影
燃盡……虛空……
心底一派澄明
什么都不存在了
只有群山的靜默,繃緊了經幡
陡峭的語言
10、界限
那無名的召喚,引領我向上走去
直到在路消失的地方
雙腳深深地插進積雪
視野突然變得開闊,呼吸粗重起來
一片潔白之域,閃耀著
雪靜臥在自己的潔白里
有一瞬間,我感到
有無數扇窗戶從積雪中突然打開
那些內部的光芒,在里面呼喊
當我伸出雙手,四野卻一片悄如
一種寂靜從腳跟里升起
一絲寒意從手指間穿過
我們只能停留在關于雪的想象中
一種真實無力抵達
一種光輝無法企及
當我矗立群峰,當我手捧積雪
它默然無語,睡在那里
干凈、寒冷,變幻著面孔
作者簡介:阿甲,男,1975年生,鐵路工人。喜歡詩文寫作,醉心書畫涂鴉,編輯合著有“人文晚生代”文叢《斷念之后》、《失重的思想史》,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會員、書法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