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濤,孫養梅(山東順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濟南 250100)
現代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的創新與應用
張維濤,孫養梅
(山東順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濟南 250100)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業的持續發展,高層及超高層建筑也不斷增多,因此,建筑工程對混凝土強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受到綠色建筑理念的影響,我國的建筑發展也逐步走向綠色建筑和生態建筑,故將綠色生態理念融入混凝土技術的研發中,能推動現代建筑業的進一步發展,促進混凝土技術的再次創新。本文首先探討現代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的創新,并通過實例,分析現代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具體應用狀況,以此促進我國現代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混凝土技術;建筑工程;創新;應用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建筑行業也獲得長足發展。而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屬于主要的技術種類,并會對建筑工程的整體結構和施工質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對現代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創新與應用進行研究,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預拌混凝土高性能化應用關鍵技術
預拌混凝土在生產的過程中,可針對現有的如萘系脂肪族減水劑中出現的不足,參考混凝土高效減水劑中的減水機理、有機高分子的合成原理等相關理論,研究出二元醇酸系的高效減水劑、聚羧酸系的減水劑及防腐劑,新型減水劑的減水率可達到30%,并且能減小粉煤灰的燒失量、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及石粉的含量等,同時新型的減水劑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游離甲醛成分,真正實現綠色環保。相關研究人員對新拌混凝土表觀的黏度、剪切黏度及屈服應力進行分析和試驗,發現其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影響不大,提倡在建筑工程中廣泛應用[1]。
1.2 綠色混凝土開發技術
1.2.1 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就是把已經廢棄或者利用度較低的混凝土破碎后清洗,按照已有的工序重新配置后獲得的新骨料。通過再生骨料重新配置出的混凝土,就是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不但能有效利用廢棄的資源,節約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而且能減弱人們開采天然礦石的力度,遏制生態環境破壞,還能促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再生骨料研究和開發技術包括以下三點:一是合理配置混凝土,提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氯離子滲透性;二是研究再生骨料的壓碎指數和吸水性,從而研發大塌落度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三是合理配置大塌落度的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在實際的施工中測試其性能,待其性能符合要求后,可大力應用于建筑工程中。
1.2.2 輕骨料混凝土
輕骨料混凝土指的是利用輕型的骨料和輕砂,按照固定比例調制而成的混凝土。輕骨料混凝土的密度比常規混凝土的密度小25%—60%,可實現以最低成本達到最好性能的效果。輕骨料混凝土研究的內容有:一是對輕骨料的內層和外層進行分層機理研究,并在實踐的基礎上,計算出輕骨料混凝土的運動方程,進而總結輕骨料混凝土在實踐中的控制方法與機理;二是利用相關技術對輕骨料混凝土的制作和控制方法進行優化,進而提高其性能。同時合理應用外加劑,將輕骨料混凝土合理泵送[2]。
1.3 固體廢渣資源利用技術
工業廢渣中的礦渣、凝渣、粉煤灰及干渣等種類的活性較強,一般處理方式為將其固定堆放或者直接填埋,不但會浪費土地資源,而且會污染環境。在預拌混凝土生產的過程中,可充分利用工業廢渣的潛在活性,研究固體廢渣自身的水化、激發機理等,研發出通過高鈣粉煤灰,直接配制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技術。通過對激發劑、摻量和發氣組分種類等參數研究,能明確影響輕骨料性能因素,研發出在減激發的基礎上形成的免燒固體廢渣技術。此種技術能充分利用工業廢渣,將其轉換為預拌混凝土,以此降低固體廢渣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也能循環利用資源,最大化地利用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價值。
高強度和高性能的混凝土主要被用于高層或者超高層的建筑中,這也是現代新型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應用方式,能促進建筑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通過對C100混凝土在某超高建筑工程實際應用進行分析,總結現代混凝土技術促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某建筑工程的總面積在45萬平米左右,建筑高度為432m左右,總共有107層,其中地上103層,而地下4層。建筑的主體屬于鋼筋混凝土的核心筒和鋼結構兩者組合而成的筒中筒結構。C100混凝土指的是立方體的抗壓標準值超過100MPa的95%的高強混凝土,通常使用礦粉、硅粉、粉煤灰和特種水泥混合制成的水泥。C100混凝土主要用于高層或者超高層建筑的基底層承重柱墻,增強建筑物的抵抗橫向應變力。將C100混凝土應用于某建筑工程中,需將C100混凝土直接泵送至超過410m的高空,以滿足本建筑的需求。C100混凝土需具備較高的強度和較強的耐久性,才能滿足本建筑的要求,其中用水量低和產生的流動性等,均因C100混凝土具備高效的減水性和強吸附的分散作用,但在配置膠凝材料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就會增大混凝土攪拌物的粘稠度,影響混凝土的泵送壓力。因此,根據某建筑工程的實際需求,需采取的混凝土制作措施有:一是優化選擇混凝土的原材料,確保混凝土內部的力學性能,從而研發流動性較大的C100混凝土;二是研發出混凝土的壓力處理最大時的泵機,從而完成混凝土高空泵送和傳輸工作;三是依據工程實際,選擇合適的泵機,提高混凝土運輸的可靠性,努力實現混凝土泵送一次性完成的目標[3]。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也不斷提升,相對的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群也持續增加,這就要求人們研究出新型混凝土技術,以迎合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發展需求。在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中,施工企業不但需重視對混凝土的選擇,而且需研發出新型混凝土,從而循環利用有限資源,促進我國建筑業的發展。現代混凝土技術已經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創新和應用,并隨著我國科技進步,混凝土的技術水平得到持續提高。所以建筑行業的人員需努力研發混凝土新技術,為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希黔,王軍.現代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創新與應用[J].施工技術,2014,43(01):7-10.
[2]陳偉欽.淺談綠色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的創新與應用[J].科技資訊,2014(21):30.
[3]張渝忠,史志剛.現代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創新與應用[J].建材發展導向,2014(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