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龍+唐濤

40出頭的高飛,可謂對禁毒工作情有獨鐘。7年前,原本從事電氣工業方面工作的高飛,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招募志愿者,他感到這個工作很神圣,于是就報了名。之后,他放棄了原來的工作,干脆改行成了專職禁毒宣傳員,從此,他便與禁毒工作結緣。目前,他主要負責北京市禁毒公益講師的招募和培訓工作以及從事學校、社區、企業的禁毒宣傳以及監獄服刑人員等特殊人群毒品預防教育工作。
7年的時間,高飛以及他的同事接待過數以萬計的參觀者;做了幾千場禁毒宣講,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面對盛贊,他坦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外表清秀的他,在面對禁毒的時候卻異常嚴肅,“毒情更嚴峻,所以禁毒工作必須更嚴厲、更有針對性地來開展。”在他心中一直有個夢想:讓每個人對毒品說“不”。
禁毒志愿者的從業守則
坐在對面的高飛不僅是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高級培訓師與毒品預防教育專家,更是一名積極作為的禁毒志愿者,多年來他見過了太多的志愿者為禁毒工作默默付出。“劉暉、徐雙龍、趙岳、劉紅新、姜鳳蘭、孟建忠……”高飛對這些禁毒志愿者的名字如數家珍。高飛說,禁毒工作中有許多志愿者,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他們有的工作在禁毒機構,有的就是普通民眾。而所有禁毒志愿者,都是“用真心、真情”去挽救、幫助那些戒毒人員,正是大家共同用心,用關愛編織起了一張溫情的戒毒互助網。
正是在所有志愿者的努力下,今年的“6·26”,社區周圍早早就樹立起來了禁毒宣傳欄,公共場合拉起了禁毒橫幅,宣傳單、講座、宣講,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如流水般劃過我們的身邊,沖擊著我們的心房,在我們腦海中印上“禁毒”的意識。也正是因為這些志愿者的辛勤勞動,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近年來每年能接待100多所學校、團體以及單位6萬多人次的參觀。另外他們一年大約要舉辦100多場宣講會,直接受眾達到10萬人次以上。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后卻是每一位禁毒志愿者的辛勤勞動和汗水,他們用“真情”做武器向毒品宣戰。
“當然除了具備積極奉獻的意識之外,專業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高飛認為,作為一名禁毒工作者,必須隨時掌握禁毒工作的新形勢,新情況。因此走進打擊毒品犯罪的政法部門,走進戒毒所,走近吸毒者,是他們工作中經常要做的事情。
毒情嚴峻 ? 禁毒需更嚴厲
根據調研,高飛發現今年的禁毒宣傳工作和往年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原因是近年來我國的吸毒情況越來越嚴重!”接著,他用數據說明了當前毒情的嚴峻性,2014年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已經達到了295.5萬,10年前,根據200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公安部門登記在冊的吸毒者是110多萬人,10年間增加了近200萬人。這已經成為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現在我們預估實際吸毒人數是1400萬,大約是100個人中有一個吸毒者。“這些數字背后是千萬家庭的支離破碎,是父母失去孩子,孩子失去父母,夫離子散的悲哀。”高飛沉痛地訴說著。
“不僅如此,現如今,我國境內的毒品來源渠道也在發生著巨大轉變。”作為禁毒宣傳工作者,對于毒品的相關情況,他十分熟悉。據他介紹,我國境內傳統的毒品是以 “阿片類”系列為主的。毒品的發展史是:罌粟→鴉片→嗎啡→海洛因。由于罌粟涉及到種植問題,在我國嚴厲禁毒的環境下,沒人能大規模種植,所以這一類傳統毒品基本上從境外傳入為主。但是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合成毒品成為了泛濫特別嚴重的新型毒品。“主要是它制作簡單,只要獲取相應的原料,在自家廚房就可以合成,因此合成毒品也有‘廚房毒品、‘俱樂部毒品這樣的別稱,這樣一來,制作就變得非常隱蔽而且隨意了。這些情況的出現,為我們對吸食合成毒品的打擊、查處、教育造成了難度,因此我們就更加要付出努力去行動。”
從去年查處的吸毒人員構成來看,吸食傳統毒品占比為49.4%,而吸食合成毒品占比為49.5%,已經超過了吸食傳統毒品的人數。這些情況的出現,都要求我們加大打擊和教育的力度。
打擊毒源的工作難度在增大,而戒毒工作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現有的統計數據表明,能夠保持三年“不復吸”的只有不到5%。
吸毒者自己也有自己的圈子,他們有自己獨有的語匯,他們把吸毒叫做“溜冰”“弄粉”,把“不再復吸”叫做“保持操守”……許多戒毒者是真心不想復吸的。可是當某種引發毒癮的因素來了,那些戒毒過了三年的人也不敢保證今后就一定能繼續保持下去。
所幸,國家近年來對禁毒工作愈加重視。2014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6號文件,也就是《關于加強禁毒工作的意見》,對禁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出了更長遠的規劃。比如說,6號文件對禁毒工作提出的“五年規劃”,其中一項是“到2020年,全民禁毒意識普遍增強,新吸毒人員滋生速度明顯減緩……”高飛認為,只有社會各界的禁毒意識不斷加強,我國的禁毒工作才能取得長足發展。
社會全體參與對毒品說“不”
“雖然國家當下對毒品的打擊力度很大,但我們還是要看到一個嚴峻的事實是,35歲以下的中青年正在成為新生吸毒人員的主力,尤其是18~2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他們有許多人甚至把吸毒當成時尚,這個現象需要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高飛表示,必須及時大力宣傳,讓更多的人認清毒品的真面目,才能挽救更多的人。
“當然禁毒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打擊制造販賣毒品、幫助吸毒者脫癮、進行戒毒宣傳教育,都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對整個社會持續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或許我們面對100個人進行禁毒宣傳教育,真正挽救的人數是3個人,但是一定不能因此認為這是工作的浪費,因為只有大家都保持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一個禁毒的輿論氛圍,才會使得整個禁毒工作更有基礎,更有根基。因此,在禁毒工作中,無論你是置身其中的工作者,還是普通百姓,都應積極參與。為徹底根除毒品,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對毒品說‘不。”在高飛內心深處,禁毒不僅是禁毒工作者的事,也是志愿者的事,更是全社會的事。只有每個人都參與禁毒,毒品才能從此遠離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