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玲
摘 要:信用社的發展宗旨為以農為本、為農服務,在新的歷史時期下,促進信用社發展的科學化是辦社宗旨的基本要求。隨著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信用社在國家方針的貫徹執行上具有重要作用。針對信用社發展的科學化研究,對于提升信用社的服務質量以及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關鍵詞:信用社;科學化;分析;思考
新時期下,中國人民銀行貫徹國家政策方針,在農村建立了以農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商業金融相結合的新農村金融體系,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信用社作為金融體系中重要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如何科學發展,從而有效提升社員的經濟收入,成為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信用社發展所面臨的基本問題
1.信用社經營方向上缺乏準確認識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信用社將自主經營、自擔風險作為改革的總體目標。但是,針對農村而言,如何實現經濟效益上提高,并能夠盡量規避風險,以致使經營方向上成為信用社發展的兩難問題。信用社以市場經濟主體的身份參與市場競爭,必然要承擔風險,在選擇經營方向上,缺乏科學、系統的判斷,使得很多信用社在經營項目中發生虧損,社員產生退縮心理,導致在下一次項目選擇中搖擺不定,錯失了發展的機會。
2.信用社發展模式單一且缺乏配套措施
相對于其他商業銀行來說,信用社在業務拓展上處于相當大的劣勢。很多地區的信用社仍以存貸款業務作為主要的收益類型,發展的模式上過于單一。例如,眾多的信用社并沒有開辦外匯業務,也不能簽發銀行的承兌匯票。同時,目前絕大多數銀行將服務水平的提升作為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就目前來看,信用社在服務質量與水平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另外,在很多業務的配套措施上,信用社也需要加強完善。隨著金融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信用社在思想上、行動上缺乏準備,在很多領域已經處于競爭的下風,限制了信用社的發展。
3.信用社經濟效益欠佳
作為加入金融市場并參與競爭的金融機構而言,經濟效益的提升是擺在第一位的,必須從多方面入手,提高金融機構的經濟效益。但是,很多的信用社在發展上面臨的問題就在于經濟效益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其中,主要表現為信用社沒有高效的經營載體,在業務上開展不夠,經營方面虧損嚴重,面臨著相當程度上的經濟負擔。
4.信用社人員結構上有待調整
信用社在進行人才上的引進工作上不到位,導致信用社的人員整體素質上得不到提升。在很多信用社的領導干部中,缺乏對員工專業素質的培訓意識,使得員工缺乏經營管理知識,面對困難、問題的情況下,獨立解決能力較差。同時,信用社內部出現人才“斷層”的現場十分普遍。由于信用社特殊的地理位置,缺乏對金融人才足夠的吸引力,形成了信用社內部年齡上的斷層,制約了信用社進一步發展。部分員工缺乏事業心與進取心,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缺乏足夠的危機意識,艱苦創業的精神難以深入人心。
二、新形勢下信用社發展的科學化對策
1.深化管理體制改革,調整經營發展戰略
信用社應該加強對資產負債的聯合管理,積極響應市場競爭的要求,對資產組合以及負債組合進行科學化管控,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同時,加強內部管理制度規范的建設,加大制度的執行效力,實現管理與經營之間的平衡發展。在負債管理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合理控制負債增長速度,實現負債管理的安全性與科學性。創新經濟發展方式,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大力發展電子金融,促進存款、貸款以及多種交易類型的多樣化。
2.建立健全農村經營金融風險應對機制
積極推行存款保險制度,提升對金融風險的預測分析能力,做好經營改革后,信用社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的應對機制。積極發揮各級政府財政管理職能,推動農業保險在區域內的執行力度。同時,為農民提供技術、資金上的支持,鼓勵農民自主聯合經營,發展特色農業,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建立聯合金融風險應對統一平臺,加強信息交流,提升整個行業的風險應對水平。
3.創新人才招聘形式,培養創新型人才
信用社加強與金融科研單位、大學的合作,提供實踐基地,建立人才引入機制,統一人才培養思想,積極通過多種形式的招聘模式吸引人才,并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加強信用社人員內部培訓工作,建立健全競爭機制,加強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鼓勵員工加強自我學習,建立獎勵機制,緩解人才短缺問題;同時,引入人員分流機制,加強對員工的績效考核,對專業素質長期得不到提高的員工果斷實行分流;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人才交流,建立雙向人才互動機制,及時進行人才培養經驗上的交流;鼓勵員工在業務上的創新舉措,調動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事業心,促進金融業務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信用社實現科學發展的方法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必須轉變思想、實事求是、準確定位。信用社不同于其他商業銀行,其客戶群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該牢牢把握住“三農”問題的根本,切實通過提升自身的管理與經營水平,促進信用社的全面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運偉.針對農村信用社發展的探討[J].企業導報,2013,(22):14-15.
[2]肖四如.江西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路徑探析[J].中國農村金融,2012,(18):11-14.
[3]管公明.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發展探討——以黑龍江省黑河市為例[J].銀行家,2012,(5):121-124.
[4]莫開偉,蔣宏斌.聚集合力推動改革—湖南懷化市農商行改革穩步推進出實效[J].中國農村金融,2012,(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