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文章圍繞境外員工的心理管理問題展開論述。首先,對心理管理的基本概念給出分析,然后針對境外員工心理健康的現存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后,詳細分析了境外員工心理管理的實現方式,包括對派遣境外員工進行初步篩選,構建網絡信息平臺,對員工幫助計劃的應用,以及加強境外項目現場管理這幾個部分。
關鍵詞:境外員工;心理管理;特點;方式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速發展背景之下,我國為了實現國力的提升與發展,就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作為國民經濟中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石油化工企業在海外所承接的石化項目數量不斷增加,項目規模也有了一定的發展與提高,這對于促進石油化工企業綜合實力與效益水平的提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與此同時,當前我國石油化工企業所承接的海外項目大多位于政治環境比較動蕩,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國家及地區,由此給參與這些項目建設的境外員工人身、財產安全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之下境外員工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而員工的心理狀態作為直接影響項目建設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何做好對石油化工企業境外員工的心理管理工作,已成為擺在相關人員面臨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心理管理概述
心理管理是指針對特定人群、特定個體,全面且動態的收集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數據,通過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分類處理的方式,評估具體的心理狀態,并根據心理狀態采取切實有效的心理管理策略。心理管理包括了對特定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普查,需要對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了解特定環境對個體心理所造成的影響。針對存在心理問題的特定人群,還需要提供具有針對性與開放性特點的心理輔導(主要的心理輔導手段包括匿名電話心理輔導、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等類型)。
二、境外員工心理健康的現存問題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人的心理活動是外在行為的內在驅動力,行為即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近年來,隨著石油化工企業海外戰略的不斷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基層員工被外派至境外項目。而不同的社會環境、政治環境、地區局勢、經濟環境等都對員工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影響。更加關鍵的是,現階段石油化工企業境外項目大多集中在時有發生軍事沖突,政治關系比較動蕩,或氣候條件惡劣,沙塵暴等頻繁的國家與地區,如埃及、伊朗、敘利亞等。再加上員工遠離家庭與親人,聯系不暢,缺乏娛樂休閑活動,生活環境與方式單一且枯燥,外出活動受限等等,導致員工的心理狀態普遍較差。
特別是在所處地區政治、社會環境非常動蕩的情況下,被派遣至這些地區的員工心理長期處于高度應激狀態下,容易誘發各種心理障礙(包括強迫癥、焦慮癥、抑郁癥、敵對綜合征、以及妄想癥等),嚴重時還會出現心理、精神疾病。這些問題除了會對員工參與日常工作的效率水平造成不良影響,還可能激發一系列的事故,威脅員工的身心健康。從石化企業派遣至敘利亞、埃及、伊朗等國家地區的境外員工心理健康病例數據來看,員工心理健康疾病以抑郁癥、偏執癥為主,特別是部分境外項目建設周期長,員工工作時間長,可能無法按期回國輪休,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容易出現與室友的爭吵,嚴重時發生肢體沖突甚至出現更極端的情況。
三、境外員工心理管理的主要方式
1.對員工幫助計劃的應用
前面所提到的對網絡信息平臺的構建僅僅是開展境外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物質基礎,心理管理工作還必須具備更加科學與成熟的實踐手段。結合石油化工企業境外項目的特點與對員工的要求,認為可以通過引入員工幫助計劃(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方式,實現對員工心理狀態的積極管理與干預。
EAP作為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為員工所提供的系統且長期的援助及福利項目,由專業人員負責對企業員工進行個體診斷與建議,并給出專業指導、培訓、以及咨詢服務,使員工乃至員工家屬的心理問題、行為問題能夠得到圓滿的解決,最終促進員工個人績效水平的提高以及整個組織氛圍與管理環境的改善。其與企業、員工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見圖)。
對于石油化工企業而言,在參與境外項目的外派員工心理管理中,EAP員工幫助計劃所涉及到內容包括:職業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心理健康問題評估、職業壓力問題評估、工作環境再設計與改善、員工/管理人員心理咨詢等在內。
EAP在對員工心理健康進行管理干預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步驟流程為:(1)問卷訪談:即通過專業人員訪談以及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的方式,評估影響員工心理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2)宣傳與促進:采取包括講座、網絡、發放資料等多種方式,使員工對EAP員工幫助計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鼓勵員工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夠主動尋求企業幫助;(3)EAP服務:針對受到心理問題影響與困擾的員工提供包括個人咨詢、團體輔導、電子郵件咨詢、電話熱線咨詢在內的多種服務,盡可能的解決員工心理障礙;(4)效果評估:提供階段性以及總體性評估報告,幫助企業管理層了解員工心理狀態與變化特點,為改善EAP服務效果提供支持。
2.加強境外項目現場管理
正如前文分析中提到的,由于境外員工所處的工作環境比較特殊,因此使得針對境外員工所展開的心理管理工作實施難度較大。除此以外,境外環境特殊性導致很多石油化工企業缺乏針對境外項目的醫療資源儲備力量,導致企業難以及時對境外員工的心理狀態做出評估,疏導與治療。以當前石油化工企業的投入情況來看,這種局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即便已經構建了類似HSE的網絡平臺,但受制于境外項目所處地區設施、政治環境、以及醫療資源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是否能夠及時解決因心理問題而誘發的一系列事件還難以保障。
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在對境外員工開展心理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從現場管理的角度入手,將心理健康管理的戰線向前推動,形成預防→發現→介入→治理的貫穿性管理流程,讓現場管理在員工心理管理中成為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具體來說,現場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引導員工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最大限度的保障員工在境外項目中的人身、財產安全以及身心健康:對于外派至境外項目的員工,企業必須為其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同時在派遣當地辦理醫療保險,境外項目現場還需要組織醫務工作室,以確保員工一旦發生事故就能夠立即響應并作出處理,減少員工的心理負擔與壓力。例如,某企業境外項目中就有某員工工作期間發生工傷導致骨折,由于項目建設當地就醫條件非常差,骨折部位發生感染,最終轉入國內多次整治,在這一過程中員工的身心備受煎熬,形成了嚴重的心理負擔。
(2)重視對員工生活的管理,讓員工感覺到家的溫暖與關懷:特別是對于石油化工項目而言,境外建設時間較長再加之建設地區往往比較偏遠,因此員工外派后很長時間無法回家。為了避免員工因思念家鄉而出現心理上的負擔,項目部必須盡全力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根據項目建設進程安排合理的輪休制度,避免員工長期處于工作狀態下而產生壓力。同時,可以集中對境外員工生活宿舍進行管理,使員工在日常生活中的關系更加的協調與和睦,避免因輕微的矛盾而引發言語或肢體上的沖突。同時,項目部還應當為境外員工開設專門的網絡聊天環境,為員工與家人之間的溝通提供機會,縮短員工與家屬之間的距離,通過這種方式減少員工對家庭的牽掛,在穩定員工情緒方面有重要的價值。
需要層次理論中認為,人在不同時間對不同屬性的需求所表現出的強度有一定的差異。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后,人才會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求滿足。對于企業而言,員工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是最主要的激勵途徑。從這一理論入手,在改善境外員工心理管理方面可采取的優化措施還包括:第一,加強對境外員工的團隊建設工作。石油化工企業境外項目可以設立工會組織或黨支部組織,依托于各種形式的團隊建設來和諧員工關系,例如建立職工閱覽室、定期組織體育比賽,組織征文活動,還可以在中國傳統節日時從國內給境外員工發放一些福利,讓境外員工感覺雖然人在國外,但并不孤單寂寞,而是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愛與溫暖的團隊當中;第二,完善探親制度。當前,我國石化企業在處理境外員工輪休制度與回國探親制度問題方面還存在比較大的問題,這時我們可以借鑒國外一些大型石化企業的經驗與做法,重視對國家人才梯隊的建設力度,預先做好對境外員工的儲備工作,還可以規定境外員工工作年限滿3年即可安排輪換回國的措施,以達到安撫員工心理、情緒的目的。
四、結束語
境外項目所處環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境外員工的心理管理也為企業所關注與重視。做好對境外員工的心理管理工作,能夠使境外員工以更加飽滿、充沛的狀態投入工作當中,緩解心理負擔與壓力,營造一個良好且和諧的境外工作環境氛圍。本文中總結了境外員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現狀,并對境外員工心理管理的方式給出了幾點意見與建議,望能夠有助于改善境外項目員工的心理狀態與水平。
參考文獻:
[1]丁志凱.加強員工心理疏導促進勞動關系和諧——員工心理健康維護問題淺議[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2,26(4):48-50.
[2]張柏芳,于鳳蘭,劉文星等.廣州地區鐵路員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職業醫學,2005,32(6):57-58.
[3]趙盛,任曉敏,廖達偉等.淺談石化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3,13(1):25-27.
[4]李樹英.新經濟形勢下加強和改進石油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與建議[J].現代企業文化,2014,(6):62.
[5]王重鳴,姜金棟.外派人員與組織的期望匹配模式對績效的影響[J].應用心理學,2005,11(4):291-296.
[6]姜金棟.外派經理適應研究的理論構建[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65-69.
[7]劉彥,王昊.海外項目員工心理狀態影響因素的識別及對策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z2):193-195.
[8]鄧勉,蓋琴元.大型煉化企業海外員工安全歸屬感體系的構建與運用[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1,32(5):46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