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佳
摘 要:家族式企業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企業組織形式,在我國經歷20世紀80年代的成型,90年代的積淀,現在正處于發展壯大的重要階段,它為人民就業問題的解決,市場經濟的完善,國家經濟的發展都帶來了積極影響。通過對家族式企的研究并解決存在的問題對家族式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能有效推動國民經濟的進步。本文通過家族式企業基本概況的介紹以及財務管理問題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完善財務制度、健全監督體制、提高職工素質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家族式企業;企業概況;財務管理;研究
一、引言
隨著“富二代”這個詞匯的流行,家族式企業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目前,家族式企業是全球最普遍的企業組織形式,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以前還是現在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家族式企業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家庭經營式私營企業,到90年代后期在新經濟條件下,由較為完善的技術、比較成熟的市場為支撐,在一代有知識有能力的企業主的領導下才真正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家族式企業。2014年,我國的家族式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1485家A股上市的民營公司中家族式企業就達到747家,比重為50.3%,較去年同期上升0.6個百分點。并且美的集團占據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業的榜首,碧桂園成為在香港上市最大的中國內地家族式企業。足以看出我國的家族式企業正處于迅猛的發展時期,為了更好更穩的發展,家族式企業在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長處的同時還要清醒認識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二、家族式企業概況
家族式企業是指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族成員擁有或控制企業至少50%的資本或股份,企業主要管理層由家族成員掌握控制,企業實行的管理制度體現著濃厚的家庭色彩。我國的家族式企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其自生的家族式管理體制所帶來的權利高度集中,產權十分封閉,任人唯親的特征也不斷顯現。
1.家族式企業分類
所謂家族式企業分類主要在于其經營權與所有權由家族成員的掌握狀況決定,按家族成員對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掌握的不同組合可以將其分為三大類:
(1)家族掌握全部兩權。家族成員對企業掌握全部的經營權和全部的所有權,即家族對企業擁有絕對控制權。
(2)家族掌握不完全的所有權,但仍掌握主要經營權。由于企業發展對資金的需要使得企業不得不采用對外融資方式,加入新的股東,企業的所有權遭到一定程度的分解,但經營權仍然全部掌握在家族成員手中。
(3)家族掌握部分所有權而基本不掌握經營權。家族式企業接受了現代經濟的發展需要,不僅采用現代融資方式,將部分所有權轉移,還采取現代職業經理人經營管理的模式,交出全部的經營權,將家族成員對企業的管理控制建設基地搬到了董事會,只實行自己的監督權。這種類別的家族式企業主要存在于美國等發達國家。
2.家族式企業特征
家族式企業之所以以“家族式”冠名有其明顯的特征,其特征也受到一個家族文化、成員關系的深遠影響。
(1)血緣、親緣為紐帶
在我國,早期的家族式企業主要以夫妻店或父子店形式為主,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夫妻共同打拼出來的太太藥業。企業的管理控制主要掌握在直系血緣為主的家庭成員中,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對人力資源數量要求的不斷增加促使旁系家族成員的不斷加入。不管數量、人員的如何變化,各成員間總有千絲萬縷的血緣關系。近六七年內我國知名的各家族式企業創始人多已到頤養天年的年齡,新一代的接班人開始登上中國經濟的中心。近期新希望的劉暢,哇哈哈集團的宗馥莉參加家族企業重要活動昭示著中國家族式企業還是以下代的傳承為主。
(2)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集中
家族式企業一般在創立之初就是以家庭財產為資本,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因此家族式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完全控制在家族成員手中。在后來不斷發展中,由于家族成員自身知識水平以及對新事物接受能力有限,使得企業發展融資方式呆板,所有權高度封閉,經營權也仍然高度集中。企業重要信息只流傳于家族成員中,對重大事項的決策仍是家族成員間商議決定,家族的核心人物即企業的龍頭,這種家長式的決策機制體現著中國古代皇權壟斷的特征。這種決策方式缺乏監督、反饋,不利于企業決策的科學、民主,對企業的發展埋下了不定時炸彈。
(3)以家族文化為核心
企業發展壯大的靈魂所在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社會競爭中的基本價值取向和企業發展的行為規范,具體體現在企業的制度安排與戰略選擇上。在家族式企業中企業主要管理層由家族成員構成,所以家族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就成為了企業文化,企業一把手的思想主張就成了整個企業的思想主張。不管思想中的價值取向是否健康,是否適應企業的發展競爭,它都被全盤嫁接到企業的管理運行中,形成企業文化。即使在企業后來的發展中和家族成員在不斷學習變化中,家族文化仍不可避免的影響著企業文化。
三、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分析
家族式企業在全世界數量最多,總體規模最大,存在時間最長。它有著許多其他組織形式不可比擬的優點。但家族式企業的優點主要發揮在企業的創立與發展初期,利于創業不利于守業,在企業需要更上一層樓時其財務管理上,無論是用人制度、會計體制還是會計監督,其弊病都顯現無疑。
1.會計人員技能不足
家族式企業掌權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們傾向于將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特別是與自身利益最為緊密的財務管理,在用人上喜歡在家族內部挑選。然而,財務管理需要財務人員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家族成員一般未經過正式、嚴格的財務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培訓,將財務管理局限于一般的記賬、算賬與報賬。在家族企業籌資、投資、經營、分配等領域涉及到的財務活動不能準確的計量預測,資金不能合理高效運用,造成企業資源浪費。同時,財務人員若不能準確預測市場,規避風險,造成企業資不抵債,還會使企業陷入破產的危機,引發一連串嚴重問題。
2.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家族式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都存在千絲萬縷的親戚關系,在血緣的牽絆下,各級職務模糊,權利被放大。有時會計人員不僅局限于賬務記錄,還掌握了至關重要的現金管理,財務核算和會計監督的權利,可能直接造成企業資金流向不明,賬目混亂。資金是企業生產發展的血液,每一筆資金都應給企業發展帶來利益,然而,由于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人員權力過于集中,會造成企業資金被無故占用而不被察覺,使企業資源造成浪費,同時也為企業發展埋下隱患。在企業融資時,無論是向銀行借款還是采取其他融資方式,規范準確的財務報表是取得融資機構信任的基礎,然而家族式企業賬目混亂,使企業融資受到阻礙。
3.財務監督體制不健全
如果說監督體制是企業的一套免疫系統,那么財務監督體制就是最為重要的淋巴免疫系統,保護著企業運作核心,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財務監督體制問題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不能貫徹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巴林銀行在叱咤全球233年之后,卻因為風險投資失敗招致破產,歸根結底是巴林銀行的監督不到位,權責不明確,有了徇私舞弊的機會。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審計部門獨立性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由于缺乏監督,在老道的人都會出現失誤,有的失誤小,不足以造成巨大損失,但是有的便是致命的。巨人集團的倒下就是一個鐵錚錚的例子。巨人成功與失敗都是由史玉柱的冒險精神造成的,在巨人集團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史玉柱還是武斷的要求進軍房地產業,使資金鏈斷裂,巨人集團破產。若審計部門獨立性強,權威性大,這樣顯而易見的致命錯誤是不可能發生的。
4.財務關系不和諧
財務關系是指企業在組織財務活動過程中與有關方面發生的經濟關系。家族成員是家族式企業的所有者,在企業管理運營中始終堅持家族利益最大化,不可避免的就與企業債權人矛盾突出。企業在利用債權人的資金時只考慮如何使利益最大化,為家族創造更多的價值,忽略了資金安全與項目風險,將債權人利益置于腦后。同時家族式企業用人制度上堅持任人唯親,使有才能的職工遭到埋沒,在職工薪資上也很難做到公平合理,家族成員霸占了企業職工的大部分成果。企業與其職工的突出矛盾一方面嚴重挫傷職工的工作熱情,降低了企業效率,減弱了企業活力。另一方面感覺前途無望的職工就時刻準備著跳槽,企業遭受到一點點的挫折就選擇背離,這既造成企業人才流失,也為企業發展埋下隱患。
四、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應對策略
家族式企業的發展為社會資源的創造,經濟的增長,以及就業問題的解決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發展中日益突出的弊病使得他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因此需要從人才培養,會計制度,監督體制等方面著手,融合現代管理方式,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1.規范用人制度,提高職工素質
一方面為了保證家族對企業的控制,在企業管理上還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但必要的是要加強對家族成員的培養,保證家族成員的基本文化素養和較高的管理能力。企業要組織會計人員學習系統全面的財務知識,還要加強實務操作能力的提升,在企業籌資、投資、經營和分配各個環節做出準確合理的預測和計劃,保證企業安全運行。
2.完善會計制度,限制財務權力
完善的會計制度使企業資金運行流暢,也能更好的保障監督企業運營。在家族式企業中要強調各級職務,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各行其職,高效運行。財務人員要做到分工明確,這有利于監視企業資金流動,防止資金被占用,減少內耗,避免浪費。
3.完善監督體制,實現決策科學
會計監督體制的完善包括兩方面,一方面要將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貫徹到各個方面。資金管理要有單獨的出納,賬務處理要分工明確,保證賬目的規范準確。另一方面,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加強審計部門的建設,提高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完善的監督體制有利于實現科學決策,轉變企業管理模式,設置平級監督部門。建立健全董事會,監事會等監督機制,并賦予實權,聘請專業人才,實行投票制度,降低決策失誤率,實現科學決策,避免“巨人倒下”式的悲劇。
4.重視財務關系,促進內部和諧
協調好復雜的財務關系既可以促進企業內部和諧,也為企業發展添磚加瓦。家族成員將家族利益作為企業發展目標毋庸置疑,同時也要重視企業債權人利益,保障資金安全,將項目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重視職工基本權益,深化“以才衡人”的思想,在人員選拔,職位提升上做到有能力者優先,從而加強職工的積極性,提升責任感,培養出職工的企業歸屬感。
五、結束語
家族式企業組織形式與生俱來的嚴密結構縮短了企業信息傳遞時間,提高了運作效率,降低了運作成本,具有其他組織形式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家族式企業財務制度,監督體制不完善,企業內部矛盾也日漸突出。為了家族式企業發展更上一層樓,企業領導者需要在提高自身管理素質的同時不斷改進企業財務制度,完善監督機制,建立和諧的內部關系,學習吸收先進管理方式,提高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韓輝.家族式企業的發展之路[J].社會科學家,2006(12).
[2]丁壯明.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5(4).
[3]何雨謙.淺議家族式企業內部控制[J].金卡工程,2010(4).
[4]肖靜.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研究[J].現代商業,2015(1).
[5]金峰.對完善我國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國商人(經濟理論研究),2005(9).
[6]張興夏.關于家族式企業內控缺陷問題的探討[J].管理與財富,2006(3).
[7]張華.家族式企業及其特征分析[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