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 劉雪玲 雷蓓 連溯 李堅 伍業冬 周琛 李群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廣西 南寧530001)
微血管密度被公認為是評價腫瘤患者預后的獨立指標,它可以反映腫瘤內部微血管的生成活性,但需要在術后進行免疫組化染色檢測[1]。超聲造影、動態增強MR可對腫瘤血管活性進行間接評估,有助于腫瘤良惡性鑒別,但需要推注造影劑,增加了患者風險[2]。因此,臨床如何對良惡性腫瘤進行術前鑒別診斷一直是學者研究的重點課題。本研究分析了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腫瘤良惡性鑒別的診斷結果,旨在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依據。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74例甲狀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51例,女23例;年齡18~57歲,平均年齡(39.73±7.54)歲;病情分布:髓樣癌4例,濾泡狀癌7例,乳頭狀癌25例,甲狀腺腺瘤15例,結節性甲狀腺腫23例。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 根據腫瘤良惡性質分為良性組38例和惡性組36例。患者血流分級[3]Ⅰ級:腫瘤內部沒有血管分布,腫瘤周邊有少量的短棒樣血管;Ⅱ級:腫瘤內部及周邊存在少量的分支血管;Ⅲ級:腫瘤內部存在豐富的血管網和血管樹,血管走行不規則。
1.2.2 檢查方法 應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 Voluson 730型三維彩色超聲儀,探頭頻率設定在7.5~10.0MHz之間,通過高頻探頭進行掃查。患者取仰臥位,頸后放置小墊枕,保持頭略后仰,充分平伸頸部。受檢者先行常規二維超聲檢查,隨后進入三維能量多普勒血管模式(3Dpower Doppler angiomode)進行三維圖像采集及測量,采所有數據儲存在硬盤,采用虛擬組織計算機輔助分析(VOCALTM)軟件脫機測量。以腫瘤的體積(volume,V)、血管指數(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數(flow index,FI)和血管血流指數(vascularization-flow index,VFI)為評價指標。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s),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甲狀腺腫瘤情況 74例患者中68例患者為單側病灶,6例患者為多發病灶(良性組與惡性組各3例)。良性組患者病灶大小為0.5cm×0.3cm×0.4cm~4.5cm×1.1cm×3.0cm;平均直徑為(1.7±0.8)cm。惡性組患者病灶大小為0.6cm×0.5cm×0.5cm~2.9cm×2.0cm×1.7cm;平均直徑為(1.6±0.7)cm。良性組患者血流分布:Ⅰ級有25例,Ⅱ級有11例,Ⅲ級有2例;惡性組患者血流分布:Ⅰ級有2例,Ⅱ級有10例,Ⅲ級有24例。
2.2 甲狀腺腫瘤不同血流分級VI、FI、VFI比較 血流分級為Ⅲ級的 VI、FI、VFI分別為(2.639±1.421)、(37.583±4.886)和(1.112±0.703),均高于血流Ⅱ級,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甲狀腺腫瘤不同血流分級VI、FI、VFI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hyroid tumor blood flow classification,VI,FI and VFI

表1 甲狀腺腫瘤不同血流分級VI、FI、VFI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hyroid tumor blood flow classification,VI,FI and VFI
血流分級 n VI FI VFIⅡ級21 1.282±0.869 34.507±6.990 0.677±0.471Ⅲ級 26 2.639±1.421 37.583±4.886 1.112±0.703 t-4.053 -2.111 -2.592 P 0.000 0.019 0.006
2.3 良性組與惡性組VI、FI、VFI比較 惡性組VI、FI、VFI分別為(2.467±1.088)、(37.084±4.623)和(1.169±0.614),均高于良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良性組與惡性組 VI、FI、VFI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benign group and the malignant group(VI,FI,VFI)

表2 良性組與惡性組 VI、FI、VFI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benign group and the malignant group(VI,FI,VFI)
組別 n VI FI VFI良性組38 0.866±0.492 31.689±7.563 0.441±0.257惡性組 36 2.467±1.088 37.084±4.623 1.169±0.614 t-8.228 -3.678 -6.716 P 0.000 0.000 0.000
2.4 VI、FI、VFI診斷敏感性、準確性、特異性分析結合文獻及本組檢查結果[4~6],將 VI≥1.168、FI≥32.408、VFI≥0.437作為陽性診斷界值。VI≥1.168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91.67%(33/36),準確性為79.73%(59/74),特異性為68.42%(26/38);FI≥32.408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88.89%(32/36),準 確 性 為 70.27% (52/74),特 異 性 為52.63%(20/38);VFI≥0.437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88.89%(32/36),準確性為77.03%(57/74),見表3。

表3 VI、FI、VFI診斷敏感性、準確性、特異性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I,FI,VFI diagnostic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甲狀腺腫瘤可單發,也可多發,以單側單發病灶為主,尤其是惡性甲狀腺腫瘤,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因而必須加強對甲狀腺腫瘤患者的鑒別診斷,從而及早采取針對性治療[7]。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是以能量模式顯示的一種彩色血流成像技術,顯示的信號范圍比較廣,而且不受聲束夾角、血管方向以及血流速度影響,能夠完整顯示甲狀腺腫塊血流豐富的程度,甚至能夠檢測出0.2mm/s的低速血流,因此在低速血流、小血管檢測方面具有較大優勢[8]。
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包括VI、FI、VFI 3個血管指數,均可以客觀評價腫瘤血供豐富程度。臨床研究顯示[9],微血管密度與VI有顯著相關性,提示血管指數高低顯示出不同性質腫瘤微血管密度。甲狀腺良性腫瘤表現為腔小壁薄的毛細血管,而甲狀腺惡性腫瘤血管形態通常表現為腔大壁薄,或腔大壁厚血管,在病灶局部聚集形成了海綿狀形式的血管瘤結構。在本組患者中,惡性組 VI、FI、VFI分別為(2.467±1.088)、(37.084±4.623)和(1.169±0.614),均高于良性組(P<0.05)。研究結果表明,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血管密度、血流豐富程度高于良性腫瘤,與臨床研究基本一致[10]。通過表1可以看出,血流Ⅲ級VI、FI、VFI分別為(2.639±1.421)、(37.583±4.886)、(1.112±0.703),均高于血流Ⅱ級(P<0.05)。研究結果提示,甲狀腺腫瘤患者血流分級結果與血管指數定量結果相一致。
本研究分別以 VI≥1.168、FI≥32.408、VFI≥0.437作為甲狀腺惡性腫瘤診斷的界值,分析了VI、FI、VFI的敏感性、準確性和特異性。通過表3可以看出,VI≥1.168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91.67%,準確性為79.73%,特異性為68.42%;FI≥32.408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88.89%,準確性為70.27%,特異性為52.63%;VFI≥0.437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88.89%,準確性為77.03%。研究結果表明,FI、VFI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和準確性較低。同時,在甲狀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方面VI、FI、VFI存在重疊現象,主要原因為部分小乳頭狀癌與大甲狀腺腺瘤之間血流分級存在重疊,或者高分化甲狀腺癌與部分甲狀腺腺瘤在血管分布率上無較大差異[11,12]。
本文結果提示,惡性甲狀腺腫瘤VI、FI、VFI均高于良性腫瘤,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為甲狀腺腫瘤術前鑒別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但同時要結合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鑒別診斷,以提高甲狀腺腫瘤診斷準確率。
[1]蔣中燦.CT檢查在甲狀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及其價值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1):5669-5672.
[2]翟建敏,原韶玲,閆玉璽,等.包膜內型甲狀腺乳頭狀癌與經典甲狀腺乳頭狀癌超聲和病理對照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3,20(7):531-534.
[3]Tamimi DM.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 and thyroid tumors[J].Int J Surg Pathol,2002,10(2):141-146.
[4]姬亞敏,戴元穎,范曉華.超聲檢查在甲狀腺單發實性小結節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12):2107-2109.
[5]許毅.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5):838-839.
[6]王賽云.超聲與CT檢查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23(4):608-610.
[7]Huang BY,Hseuh C,Chao TC,etal.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with concomitant Hashimoto’s thyroiditis present with less aggressive clinical stage and low recurrence[J].Endocr Pathol,2011,22(3):144-149.
[8]梁軍,趙丹,梁智勇,等.甲狀腺乳頭狀癌合并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臨床病理生物學特征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3,20(17):1331-1335.
[9]吉其勝,易小洪,張光彬.彩超對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價值[J].西部醫學,2010,22(2):122-123.
[10]Kim SK,Song KH,Lim SD,etal.Features of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lymphocytic thyroiditis[J].Endor Pathol,2010,21(3):149-153.
[11]代述明,熊靜,趙婧.甲狀腺腺瘤的超聲分型與病理類型的相關性探討[J].西部醫學,2011,23(4):156-158.
[12]Jankovic B,Le KT,Hershman JM.Clinical Review:Hashimoto’s thyroiditis and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is there a correlation[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3,98(2):47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