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曾艷英 宋雷
廣東省農村貨運物流業務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①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曾艷英 宋雷
摘 要:隨著農村改革的有效深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逐步實施,廣東省農村經濟的發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農村經濟規模效益與集聚效應也逐步突顯,但是廣東省農村物流發展就目前來看還是相對滯后,不能很好地滿足農村居民生產以及生活的物流需求,與此同時,其已經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廣東省 農村貨運物流 現狀 對策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農產品產量不斷增加,糧食也逐步市場化經營的基礎上,農村物流已備受重視。建設現代化的農村貨運物流模式是與國際接軌的保障需要,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需要,農村貨運物流可以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資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撐,可以培育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提高農業競爭力與農村市場化水平,讓其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與農業經營風險。如農產品對外輸出受到阻礙,農民的經濟效益偏低,新農村建設的腳步放緩等。這都需要建立具有現代化的農村物流體系。目前,我國農村物流雖然是一個新興的領域,但是市場遠比城市更廣大、更有潛力。
廣東省農村物流發展現狀還不容樂觀,農村貨物物流業務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我國應該把農村貨運物流建設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進行與實施,其重點是推動農產品的流通實現標準化和規模化、優化農產品市場營銷與組織開展農商對接,大力開拓農村貨運物資流通市場,提高農村貨運物流市場主體上的培育,積極搭建農村物流平臺,打造貨運物流配送網絡,盡最大努力方便農民,加快搭建農流信息平臺。其離不開貨運物流主體的積極參與和物流方案的優化。因此,發展農村現代貨運物流,能夠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相關技術的革新和改造,也同時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貨運物流等相關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還能帶動農村市場貨運流通領域的現代化以及提升服務的質量水平,有助于推動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能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貨運物流的定義是指打破傳統的經營思路,將早期分散的空運、倉儲業、海運、陸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則向貨主提供比貨代企業或貨運更加全面、更系統的倉儲、運輸、分撥、報關、報驗、加工、包裝、裝卸等一體化服務,貨運物流信息跟蹤的全過程,滲透加工、生產和分消諸環節,包括了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等各個部分。而農村物流是泛指農戶從物質采購再到農產品的形成,從農產品貯藏、農產品加工流通到農產品銷售(消費)的多種過程活動,還包括農村區域內農民生活用品的采購活動的集成。農村貨運物流是與城市物流相對的概念,廣泛指為農村居民的生產、加工、生活與其他經濟活動提供運輸、包裝、加工、倉儲、搬運、裝卸及其他一切相關活動的總稱。在農村物流中流通的物資與材料主要包括:農民生活必需品、農用物資以及農產品。
從我國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村貨運物流行業起步晚,目前和城市貨運物流相比較,還不夠成熟。主要體現在商品種類單一與數量稀少,貨運物流需求和供給量較低,基礎貨運設施較為薄弱,加之物流成本較高,農村居民居住位置比較分散,組織困難,農戶步調相差度大,不易形成規模性經濟,以及信息資源匱乏,內外信息交換水平低等。根據這些問題,目前首先應加強農村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采用先進的科技來提高農村物流技術,增強行業的健康發展。在農村要實現現代貨運物流理念,大力推廣農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設就目前來看至關重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國家的一系列“三農政策”,帶動著農村貨運物流的不斷發展,并邁向了現代貨運物流的目標。現代化貨運物流需要有強有力的信息流做為自身保障。現代貨運物流的飛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發展的客觀必然。因此,發展農村現代化貨運物流,不但能更好地解決農業生產中,農副產品的貯藏和運輸,保證農用物資能及時供應,而且通過加工來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還能夠推動和提高農村的信息化水平,促使廣大農戶能夠像城市戶一樣,通過網絡信息及時地獲取農用物資以及農產品的市場信息,最終利用網絡完成交易等。由于農村信息網絡平臺的薄弱程度,阻礙了農村現代化貨運物流的發展。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農村市場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的物流量則會成倍增加,要求農村貨運物流快速向現代化貨運物流發展。然而信息化是現代化貨運物流的核心,因此農村貨運物流如果要想實現現代化貨運理念,則應該大力推廣農村貨運物流的信息化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
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到新階段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加入,周邊地區和國家自由貿易區的友好建立,我國農產品的市場化建設程度和貿易自由化的建設程度得以有效提高。從目前形勢來看,如何促進農產品貨運物流發展已經成為大家備受關注的一個新熱點、新焦點。因此,聯系我國的實際情況,參考國際先進化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3.1 改善基礎條件設施,加強農產品貨運物流載體的建設
從我國目前的基本情況來看,穩固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是現階段推進我國農村貨運物流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創建以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核心,以適合我國國情的貨運物流體系,進一步帶動批發市場的監管力度,推廣完善市場的各項法律和法規,在流通市場建立符合國際化標準的檢疫檢測中心,為農產品貨運物流發展服務,促進農產品貨運物流的順利運轉,其良好的基礎設施的支持,包括農村產品物流基地,冷藏庫、保鮮庫等的建設,同時也包括航空、航海、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條件的完善。
3.2 優化農村貨運物流的資源整合,推進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建設伴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要求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國際貿易保護的有效加強,其將傳統農產品貨運物流分散的運轉進行整合。貨運物流的信息化建設是加快農業物流發展的重要保障。農業貨運物流信息化建設可以在原有的農村經濟信息的基礎之上,推動信息通訊網絡等基礎物流設施的建設,讓其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及時共用,來實現對物流各個環節的實時跟蹤,高效控制與全程有效管理,農戶可以通過信息網絡及時獲取農用物資,以及農產品的市場信息,利用信息網絡來完成交易,推進對物流市場的響應速度,擴大農產品貨運物流的市場邊界,例如,荷蘭通過網絡技術信息化手段與電子方式,提高信息透明程度,精確度和及時性,使得在農業貨運供應鏈上的生產商、供應商、零售商以及種植主通過互聯網信息有效地連接起來。
3.3 培育和發展農產品貨運物流組織
通過創新、改造,以及培育與壯大農產品貨運物流組織,使貨運物流在農產品物流發展中來發揮重要作用。
3.4 提高政府的支持力度,擴大地區市場開放,建立農產品貨運物流的綠色通道
通過國家出臺的法規、政策來鼓勵農業貨運物流發展,規范農業貨運物流的組織體系,建立健全的農業貨運物流體系,為農業貨運物流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推進農業貨運物流健康地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政府應該積極發揮信息作用來引導與技術上的支持等服務功能。推廣交通運輸等基礎貨運物流建設的投入力度,農村貨運物流水平的完善,需要良好的貨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物流體系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水平直接影響物流的運轉速度和效率,政府應該利用多種渠道與方式進行融資,擴大交通物流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快鐵路路基改造,并且增修高速公路,有效提高貨運船只與飛機的運載能力,規劃港口、碼頭、機場、車站等基礎物流設施建設。
3.5 增強教育與培訓,從而提高農業物流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發展農村現代化貨運物流,貨運物流人才的培養是建設的關鍵,農業貨運物流的發展需要大量加工、配送、倉儲、通訊設備和計算機網絡維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因此,必須增加技術人才的培養投入,應聯合高等院校和研究培訓機構,加強技術人才的培訓工作。
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安寧,以及社會的穩定都離不開充足的生活資源,而健全的農村貨運物流體系是為廣大群眾提供這一生活資源的保障。讓農村貨運物流健康的發展,將先進的現代化貨運物流的理念,應用到傳統農村物流中去,目前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各省市的重要經濟戰略手段。從全國范圍來看,廣東省農業生產的分布是相對均衡的,無論是在經濟條件稍好一點地區,還是稍遜的貧瘠地區,在全省這個相對集中的物流市場內,貨運物流行業的態度和技術都不會有太大差異。在這種現狀下,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實現宏觀調控是十分便利乃至是有利的。
總體來說,廣東省現代農村貨運物流發展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但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出了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其嚴重地制約著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所以,打造新型農村現代化貨運物流體系,能適應國際國內形式變化,從而創建我國農業新品牌。在未來,應當繼續完善與鞏固我國農村現代化貨運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推動貨運物流基礎設施設備的建立,學習先進的現代化貨運物流技術,引進農村貨運物流專業人才。農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與農村物流快速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資源和農產品等物質的高效運作迫在眉睫,如何以現代化貨運物流方式,筑造起現代農村貨運物流體系,帶動農村物流水平,成為我們今后重要研究的課題。然而加強貨運物流基礎設施建立,構建先進網絡信息平臺,引進農村貨運物流人才以及促進貨運物流社會化進程應是今后廣東省農村貨運物流發展的重點方向。在通過實現農村現代化貨運物流的發展,使其農戶增產節資,增收致富,與此同時,也能夠使城鎮居民企業享受到新鮮廉價的綠色生活生產資源,為構建和諧社會和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德有.城鎮化背景下遼寧省農村物流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4.
[2] 夏重陽.河南省農村物流需求預測與影響因素分析[D].河南農業大學,2013.
[3] 張雨明.我國農村物流體系發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
[4] 楊婷婷.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的設計與構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作者簡介:曾艷英(1966-),女,漢族,廣東東莞人,研究生,碩士學位,教授,主要從事交通運輸管理、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宋雷(1973-),男,漢族,四川眉山人,研究生,碩士學位,講師,主要從事管理科學與工程、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項目:①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項目《公共交通均等化背景下的廣東農村客貨服務站功能研究》(HYH18126)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6(b)-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