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黑龍江大學幼兒園,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幼小銜接是指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性幼兒教育階段,主要分為外部教育環境和內部思想教育兩方面的銜接。幼小銜接工作主要是指針對幼小銜接階段開展學校、家庭以及幼兒自身等三個層面的教育和學習活動,從而幫助幼兒在過渡階段從生理、心理、環境等諸多方面做好進入小學教育的準備和適應。幼小銜接工作的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幼兒進入小學后的適應能力和身心健康發展,影響著小學教育的質量。所以,可以說幼小銜接工作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需求,研究和解決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還有一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幼小銜接工作就是開展諸如學拼音、認漢字、學數學等知識層面的教育,使幼兒在上學后學習“跟得上,不落后”。甚至一些幼兒園或學前班,教師直接就按照小學一年級課本進行拼音、漢字等知識的教授。實際上,幼小銜接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開展認識方面的教育,為幼兒入學做好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適應能力等方面的準備。所以教師要樹立全方面教育的觀念,并以此觀念來轉變教育行為。
在“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要以幼兒為本,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目前對于幼小銜接工作缺少連續性的長遠規劃,工作目標僅僅停留在如何讓幼兒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簡單地認為就是做好兩個階段的過渡的短期教育工作。事實上,幼小銜接工作不是簡單的兩個階段的過渡,之間的連續性是非常重要的客觀存在。幼兒在幼兒園和小學兩個階段因其生活、學習、環境不同,有著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更不可能一下子因為階段的改變瞬間改變。尤其重要的是這項工作不僅僅是階段性的過渡工作,它更關系到幼兒的長遠發展,素質的提高,所以要制定長遠規劃,考慮到孩子的未來成長。
雖然目前已經逐漸重視幼師力量的培養,但由于社會上對幼師工作的錯誤認識,不重視,使得對幼師工作重視不夠,幼師工資水平較其他層次的教師存在著工資低、待遇差的情況,存在著三方面問題,一是幼兒園留不住人才;二是高學歷、能力強的教師不愿到幼兒園工作;三是幼兒園不重視對教師的在職培養。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師資力量薄弱,影響了幼小銜接工作的水平和質量,阻礙了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當今社會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子女教育問題,但很多家長中卻存在著只重視知識儲備,忽略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認為幼兒識字多、數學好就是教育的成功,不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不重視幼兒的獨立能力、交往能力等培養。甚至有些家長急功近利地期望能在幼兒階段就達到小學低年級的學習水平。家長的這些錯誤期望,直接影響了幼小銜接工作的正確方向,而幼兒銜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又需要家長的參與和配合來完成。無形中對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造成阻力,這種“不合理期望”的教育觀念令人擔憂。
1.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幼小銜接工作不是幼兒上學前才開始的,而應是從幼兒從進入幼兒園那一天就開始了,教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具有連續性,要通過日常教育使幼兒潛移默化地適應學習環境和生活習慣。
2.在這種持續性的教育過程,要重視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的轉變,以及把握轉變的節奏。這種以游戲為主到向學習為主的轉變,不僅僅是知識的加深,還要包括幼兒社會適應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幼兒逐漸適應課堂學習。
3.教師要認識到幼兒成長的階段性,要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的特點,因材施教,避免出現幼教小學化、銜接工作表面化等誤區,導致孩子出現不適應問題。
1.要重視培養和保護幼兒的學習興趣。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要通過多種手段引導、培養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引導幼兒學會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知識;教師還要創設有利于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和愿望的豐富、有創造力的環境。這方面工作還需要家長配合,讓幼兒做好入學的心理準備,不要壓制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未知世界探索精神的熱情,從而促使孩子內心產生想要上學的愿望。
2.要重視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幼兒園與小學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有很大的不同,為了讓幼兒順利實現過渡,適應小學環境,就要從幼兒園起培養幼兒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一方面是要正面的引導和養成。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另一方面,如果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要馬上制止,并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要重視培養幼兒獨立生活能力,樹立自信心。要讓幼兒建立良好的獨立能力。通過培養讓幼兒逐漸擺脫在生活和學習中對教師和家長的過分依賴,慢慢學會生活、學習和勞動,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困難也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要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讓幼兒形成有條理做事的良好習慣,孩子的自信心也隨之而來。
幼小銜接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幼兒園、小學、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因素影響,其中家長的影響尤其重要。本身幼兒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學習態度等方面受家長態度的影響。所以家長要與教師做好溝通共同對幼兒進行銜接教育。首先,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觀念,家長也應掌握正確的銜接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保證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幼兒園也要主動地通過組織召開共同培養研討,邀請家長參加親子活動等多種方式,吸引家長配合幼兒園、小學做好銜接工作,保證銜接工作的順利開展。
要形成教師引進、培養的常態化機制,制定培養制度、鼓勵措施,每年定期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等與幼小銜接有關的理論知識,提高教師開展幼小銜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師對幼小銜接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制定鼓勵措施和獎勵政策,改善教師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對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1]周蔓雪.對幼小銜接工作有關問題的新認識[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5(1).
[2]楊文.當前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3(8).
[3]汪薇.基于幼兒心理發展的幼小銜接問題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2013(3).
[4]李秀,陳寶華.幼小銜接中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
[5]欒萍萍.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