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環天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9月,中環天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環天儀)被天津市科協正式授予“院士專家工作站”稱號,中環天儀邀請天氣動力和數值預報專家、中國工程院李澤椿院士,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家、中國工程院葉聲華院士為進站專家,組成了一支多專業、多梯次、實力強的創新團隊。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高端平臺,該創新團隊把前沿科學技術、創新理念和成果引入企業,圍繞企業產品研發中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和工藝難點開展技術攻關,為企業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兩年來,院士專家工作站創新團隊(簡稱:團隊)在承擔“挖泥船大口徑電磁流量計”、“壓力變送器自動化標定設備的研制”等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天津市科技支撐等重點項目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帶領團隊成員參加“講理想、比貢獻”活動。通過組織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為團隊成員搭建創新實踐平臺,將實現團隊成員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機結合,為企業發展貢獻才智,取得了突出成效。
2013年,在院士專家團隊的指導、參與下,團隊通過“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完成新產品研發15項,形成新產品銷售收入11918萬元,實施工藝改進改善10項;申請專利27項,其中發明9項,獲得專利授權19項,其中發明4項;獲得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創新獎1項、優秀產品獎1項、天津市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天津市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發表論文共計5篇。
引進創新要素
院士工作站創新團隊通過積極引進創新要素,為中環天儀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一是引進院士專家高端人才智力。2012年,中環天儀在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平臺,先后柔性引進天氣動力和數值預報專家、中國工程院李澤椿院士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家、中國工程院葉聲華院士及各自團隊。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又引進西門子前高管、國家“千人計劃”(第三批“外專千人計劃”)人選、德籍技術專家卡爾海因茨·施密特博士。院士專家帶著豐富的技術、產業發展經驗和獨到的發展思路,為公司中長期發展提供了支持和指導,這也是公司在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引進上進行的一次新嘗試,從而開辟了頂尖、高端(外籍)人才柔性引進和落戶企業的“綠色通道”。
二是引進先進技術、成果。伴隨院士專家而來的不僅是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同時還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成果。中環天儀先后引進了德國Thies公司超聲波測風傳感器技術,通過企業消化吸收已實現國產化,并被廣泛應用于氣象產品;引進輻射傳感器等新技術新產品,在引進該產品基礎上,研發了太陽能資源觀測站,2014年已用于內蒙光伏電站項目中;引進0.075mm級西門子壓力變送器,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0.075mm壓力變送器,促進了我國壓力變送器產品的更新換代,實現了替代進口產品的目標。
促進產學研相結合
中環天儀院士專家工作站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優勢、企業產業化條件優勢,加強企業與高校的緊密合作,先后與天津理工大學等多所大學、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開展技術交流、項目合作等多層次產學研合作,帶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團隊為天津理工大學搭建實時工業網路設計實驗室平臺,實現工業以太網、HRAT、WirelessHART三種總線的儀表通信,以滿足教學要求。與天津理工大學合作開發天津市“講理想、比貢獻 ”活動優秀項目——多通道超聲波流量計,對標西門子同類產品,拓展了流量計產品門類。目前公司正在與河北工業大學共同承擔天津市市級“講理想、比貢獻”活動項目——高端智能壓力變送器自動化標定設備的研制,以實現壓力變送器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規模化生產。
解決關鍵技術難題
2013年,團隊依托院士專家的指導和幫助,為企業解決關鍵技術難題7 項,在天津市“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優秀項目——TRD兩線制超聲波液位計項目研發中,設計的超聲波信號包絡跟隨技術實現了自動化調整比較器閾值,降低了產品整機功耗。申請發明專利1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專利1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優秀產品獎,當年產品累計銷售1687臺,銷售收入924萬元。
天津市“講理想、比貢獻 ”活動優秀項目——大口徑挖泥船電磁流量計項目,通過建立磁場分布權重函數數學模型,研究磁場分布對信號的影響,具有磨損報警和勵磁斷線報警功能,填補了國內空白;天津市“講理想、比貢獻 ”活動優秀項目——ZPD智能閥門定位器項目,通過建立閥門定位器的數學模型,采用模糊控制和PI控制相結合的控制策略,實現了精確的氣路控制與快速無超調的控制效果,現已實現自主規模化生產,申請專利10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天津市技術發明三等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創新獎,2013年產品累計銷售1160臺,銷售收入781萬元。同時,團隊還組織開展了產品質量改進改善類型的“講理想、比貢獻 ”活動項目。據統計,活動成果在提高勞動效率的同時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137萬元;天津市“講理想、比貢獻 ”活動優秀項目——提高電磁流量計打壓檢驗合格率項目,榮獲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中國電子信息行業年度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團隊在院士專家指導下完成了天津市“講理想、比貢獻 ”活動優秀項目——中環天儀企業創新能力建設項目,項目總投入3324萬元,實施完成了基于EPA總線技術的智能儀表控制系統及設備的研發平臺、智能儀表可靠性測試平臺、高精度流量儀表開發測試平臺和調節閥動態性能回路檢測平臺四大試驗平臺的建設。其中高精度流量儀表檢測平臺測試口徑齊全、精度達到0.1%~0.2%級,是目前華北地區最大的流量儀表檢測平臺。動態回路檢測平臺填補了目前國內控制閥部分參數指標檢測的空白,對行業和企業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在院士專家的指導幫助下,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2013年中環天儀獲批“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天津市工業自動化儀表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工業設計中心”。這不僅為企業自身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而且還成為行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的創新平臺。
培養創新團隊
中環天儀把院士專家工作站作為集聚、培養高層次人才和創新人才,建設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培養了一支目標明確、專業完備、年齡結構合理、富有朝氣和創新精神、技術骨干相對穩定創新人才隊伍。在這支隊伍中有技術研發人員84人,博士2人,碩士24人。建站以來,中環天儀新增技術人員28人,在院士專家的指導和培養下,有 15人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其中有2人入選天津“131”人才工程一層次人才,有11人入選天津“131”人才工程三層次人才。這些都為中環天儀科技進步/產品研發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責編/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