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燕 郭小寶 楊青璽等



摘 要:為篩選出適應商洛南部山區生態條件的優質烤煙新品種,采用小區試驗,在商洛南部煙區分別對YN116、YN117、HB029、HB061、YK0971、9E07、魯煙1號、K326、云煙87、閩煙9號、秦煙96等11個品種的主要生育期植物學性狀、農藝性狀、抗病特性、經濟性狀及外觀質量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YN116生長發育良好,抗病性強,經濟性狀優勢明顯,原煙外觀質量高,優于對照品種秦煙96,YN117經濟性狀和原煙外觀質量高表現與秦煙96相當,以上2個品種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可在該煙區進一步示范驗證。
關鍵詞:烤煙;品種;生態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3-04-47-05
Abstract:The main growth period, botany traits, agronomic characters, disease resistance,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leaf appearance qualities of nine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YN116,YN117,HB029,HB061,YK0971,9E07,Luyan No.1,K326,YN87,Mingyan No.9 and Qinyan96 as the control)were investigated in a field trial to select the tobacc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Southern Mountain Area of Shangluo.It wa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YN116 was better,growth and development,disease resistance,economic traits and leaf appearance qualiti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Qinyan96;and those of YN117 was the same as Qinyan96.These two new varieties had great planting potential,should be recommended in Southern Mountain Area of Shangluo.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New variety;Ecological adaptability
生態環境、烤煙品種和平衡施肥是影響煙葉品質的三大因素,其中,烤煙品種對煙葉品質的影響僅次于生態環境[1-2],是提高煙葉產質量的重要內因[3]。由于不同煙區的生態條件、農耕制度、栽培管理不同,各品種在不同生態條件下的農藝性狀、產量和質量及抗逆性等也有一定差異[4-5],只有將生態條件與品種特性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烤煙品種的生產潛力[6-12]。商洛南部山區轄鎮安、柞水2縣,是陜西商洛重要的煙葉產區之一,屬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氣候適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富含硒、鋅,年均日照1 947.4h,年均降雨量804.8mm,年均無霜期206d,具有優良獨特的生態基礎,適宜優質烤煙生產。但該地區常年以秦煙96為主栽品種,烤煙品種單一,造成品種特性退化、煙葉抗病性及內在品質下降等問題,從而嚴重影響經濟效益[13],且不能很好的滿足工業原料及優質煙葉生產需求,引進新品種是解決品種單一的有效途徑[14]。本試驗旨在研究在該地區氣候條件下11個烤煙品種的生長發育、生物學性狀、抗病性、經濟性狀以及原煙外觀質量,篩選出適宜當地栽植的優良品種,優化烤煙品種布局,改變烤煙品種單一的現狀,為工業原料需求和優質煙葉生產提供科學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青銅關鎮白樹村,試驗地海拔高度1 082m,常年降雨量804.8mm左右,光熱資源充足。地塊類型為緩坡地,砂質壤土,肥力相對均勻,地塊形狀規則,水源方便,前茬作物小麥。
1.2 供試品種 供試烤煙品種共11個,分別為:YN116、YN117、HB029、HB061、YK0971、9E07、魯煙1號(ZC-01)、閩煙9號、K326(ck1)、云煙87(ck2)、秦煙96(ck3)。各供試品種的親源組合和推薦(供種)單位見表1。
1.3 試驗設計與田間管理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3次重復,行株距1.2m×0.5m,每小區植煙100株,共3 300株,四周設保護行。采用大棚漂浮育苗,2014年3月4日播種,4月22日起壟覆膜,5月7日移栽。所施肥料為餅肥300kg/hm2、煙草專用肥(氮磷鉀比例為11∶9∶18)750kg/hm2,一次性條施。其余各項農事操作及管理措施嚴格按照《云蒙山烤煙綜合標準體系》執行。
1.4 測定指標
1.4.1 主要生育期、植物學性狀及農藝性狀 每個小區選擇標記長勢一致、具有代表性的煙株5株,分別記錄每株烤煙各生育期的日期,記載現蕾期烤煙植物學性狀(株型、葉形、葉色、莖葉角度、主脈粗細、田間整齊度、成熟特性以及苗期、團棵期和現蕾期生長勢),同時測定圓頂期烤煙農藝現狀(株高、莖圍、節距、葉片數、腰葉大小)[15]。
1.4.2 病害發生情況 現蕾期對烤煙赤星病和氣候斑點病進行調查記載[16]。
1.4.3 經濟性狀及原煙外觀質量 分小區計產,統計煙葉產量、均價、產值、不同等級煙比例以及單葉重,每hm2煙葉產量、產值由小區產量、產值折合出最終產量和產值;同時記載烤后煙葉原煙外觀質量。
1.5 數據統計 采用Excel2007軟件進行數據初步整理,采用DP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生育期比較 由表2可知,品種HB029、閩煙9號出苗較早,K326、9E07次之,云煙87、YN116最晚;成苗期,各品種成苗期差異較小,Hb029和閩煙9號成苗期較早,YN117、云煙87較晚;現蕾最早的品種是HB029和YN116,魯煙1號、9E07次之,YK0971最晚;中心花開放期,HB029、9E07和YN116較早,K326、魯煙1號次之,HB061、YK0971較晚;腳葉成熟期,HB029、YN116較早,魯煙1號、9E07和秦煙96次之,HB061、YK0971較晚;頂葉成熟期表現出,YN117、HB029和YN116較早,閩煙9號次之,YK0971最晚;出苗至移栽天數,YN117、YN116較短,云煙87次之,閩煙9號最長,移栽至中心花天數,HB029、YN116較短,9E07次之,HB061、YK0971最長;大田生育期,YN117、YN116較短,HB029、閩煙9號次之,YK0971、云煙87、秦煙96較長,魯煙1號最長。可見,不同品種烤煙生育期存在顯著差異,其中HB029、閩煙9號出苗較早;YN117、YN116苗期生長快,HB029、YN116前中期生長較快;YN117、YN116、HB029和閩煙9號成熟較早,魯煙1號成熟期相對較晚。
2.2 不同品種的植物學性狀比較 由表3可知,K326株形為塔形,其他品種為筒形;葉形表現出:HB029、HB061、YK0971、9E07和秦煙96葉形為橢圓形,其他品種為長橢圓形;魯煙1號葉色為深綠,閩煙1號為黃綠,其他品種為綠色;莖葉角度和主脈粗細全為中等水平;田間整齊度表現出:HB029田間長相不整齊,HB061較整齊,其余品種為整齊;成熟特性:YN116、YN117、閩煙1號分層落黃,落黃集中,K326、魯煙1號、云煙87、9E07、秦煙96落黃明顯,HB029、HB061、YK0971落黃一般,成熟特性較差;苗期長勢強的品種有K326、HB029、HB061、云煙87和閩煙9號,9E07長勢弱,其他品種長勢中等;團棵期長勢強的品種為YN116、YN117和閩煙9號,長勢弱的品種有HB029和YK0971,其他品種長勢中等;現蕾期,魯煙1號、閩煙9號、YN117和YN116長勢強,其余品種為中等水平。說明烤煙品種間植物學性狀差異較大,YN117、魯煙1號、閩煙9號和YN116成熟特性好,田間長勢強,效果優于秦煙96。
2.3 不同品種的農藝性狀比較 由表4可知,品種間烤煙主要農藝性狀差異較為顯著。株高表現出,秦煙96和閩煙9號較高,魯煙1號顯著最低,其余品種均相當處于中間水平。有效葉數品種間差異較小,因優化結構剔除底腳葉,各品種留葉數均在17~20片,HB029和YK0971有效葉數較少,其他品種均無顯著差異。HB061莖圍較粗,閩煙9號、K326、YN117、YN116、HB029、秦煙96、魯煙1號和9E07次之,YK0971、云煙87較細。節距表現出,YK0971最大,秦煙96、YN116、閩煙9號、HB061次之,云煙87、魯煙1號最小。腰葉長,品種間差異較大,秦煙96最長,YN116和閩煙9號次之,9E07、YK0971、魯煙1號較短。腰葉寬,品種間差異較小,秦煙96最寬,魯煙1號最窄,其余品種處于中間水平。總體來看,農藝性狀表現較好的品種有YN116、YN117和閩煙9號,但都不及秦煙96。
2.4 不同品種的煙田病害發生程度比較 從表5可知,11個品種的病害發生程度差異顯著。赤星病發病率最高的品種是YK0971,K326和HB061較易感染赤星病,9E07、YN116和云煙87有輕微感染,秦煙96和YN117有零星發病現象,HB029、魯煙1號和閩煙9號抗赤星病能力較強,無發病現象;品種K326和YK0917重度感染氣候斑,發病率分別為40.2%和45.8%,云煙87極易感氣候斑,發病率為29.7%,HB061輕微感染,魯煙1號有零星氣候斑,其余品種均未見發病情況。新品種抗病性較好的為閩煙9號、魯煙1號和HB029,其次是YN116、YN117和9E07。
2.5 不同品種的經濟性狀比較 由表6可以看出,11個品種的經濟性狀差異明顯。每667m2產量,YN116、YN117和秦煙96較高,魯煙1號和閩煙9號次之,HB029、YK0971和HB061產量較低。YN116和秦煙96均價最高,K326、YN117和魯煙1號次之,YK0971、HB029和HB061較低。每667m2產值品種間差異極其顯著,YN116、YN117、秦煙96、魯煙1較高,閩煙9號、K326和云煙87次之,HB029、YK0971、HB061較低。上等煙率和中上等煙率均表現出,YN116、秦煙96、YN117、閩煙9號較高,魯煙1號、K326、云煙87次之,9E07、YK0971、HB029和HB061較低。單葉重,YN116最高,魯煙1號、YK0971、秦煙96和YN117次之,閩煙9號、9E07、HB029和HB061較低。綜合分析,YN116、YN117經濟性狀稍優于對照秦煙96;魯煙1號和閩煙9號經濟性稍略于對照秦煙96,K326、云煙87和9E07表現一般,YK0971、HB029和HB061表現較差。
2.6 不同品種的原煙外觀質量比較 由表7可知,閩煙9號烤后煙葉色澤多檸檬黃,其他10個品種多桔黃。葉片結構表現出,YK0971尚疏松,其他10個品種為疏松。身份表現為YN117、YN116中等至稍厚,HB029、閩煙9號稍薄至中等,其余品種為中等。YN116油分表現為有至多,K326、YN117、云煙87和秦煙96有油分,魯煙1號、閩煙9號稍有至有,HB029、HB061、YK0971和9E07稍有油分。色度表現出,K326、YN117、魯煙1號和YN116較強,其余品種為中等。綜合來看,原煙外觀質量較好的品種有K326、YN117、魯煙1號和YN116,均好于秦煙96,HB029最差。
3 結論與討論
烤煙品種是生產優質煙葉的基礎,只有充分結合當地生態條件,種植適宜的品種才能獲得優質的煙葉和適應工業原料的需求,因此優良品種是獲得高品質煙葉的關鍵因素[17-18]。烤煙的生長發育狀況、生物學性狀、抗病性、經濟性狀以及原煙外觀質量能很好地反映其田間長勢和養分狀況,對選擇優良的烤煙品種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19-21]。由試驗可知,參試品種HB029、閩煙9號、9E07和K326出苗均早于秦煙96,其中HB029、閩煙9號優勢明顯。HB029、YN116前中期生長較快,9E07、魯煙1號,K326、YN117和閩煙9號次之,且均優于秦煙96。HB029、YN116成熟早于秦煙96,9E07、魯煙1號成熟期和秦煙96相當,而K326、云煙87、YN117、閩煙9號、YK0971和HB061成熟期相對較晚。YN116、閩煙9號田間長勢強,抗病能力較強,成熟落黃分層明顯,烤煙農藝性狀與秦煙96相當,YN117、魯煙1號抗病性強,田間長勢較好,成熟特性好,烤煙農藝性狀稍略于秦煙96。YN116、YN117、K326和云煙87烤后煙葉外觀質量好于秦煙96,但K326和云煙87產量、產值、均價不如秦煙96。YN116和YN117經濟性狀表現最好,且均優于對照品種秦煙96,魯煙1號和閩煙9號次之,且均優稍略于品種秦煙96。
綜合各項指標可知,YN116和YN117大田長勢強、農藝性狀優良,抗病性強、經濟優勢較為明顯,油分多且色度強,整體表現優于對照品種秦煙96,這與劉開平[22]等研究結果一致,可進一步示范驗證,探索和挖掘其產量和質量的潛力,以期篩選出適合該地區生態條件的優良品種。
參考文獻
[1]邵麗,晉艷,楊宇虹,等.生態條件對不同烤煙品種煙葉產質量的影響[J].煙草科技,2002(10):40-45.
[2]林敬凡,魯心正.氣候條件對烤煙質量的影響[J].氣象,1995,21(1):44-47.
[3]楊鐵釗.煙草育種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4]羅華元,楊應明,徐興陽,等.津巴布韋烤煙品種引種比較試驗研究初報[J].昆明學院學報,2009,31(3):28-30.
[5]常壽榮,吳濤,羅華元,等.烤煙品種、部位及生態環境對煙葉致香物質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25(1):58-62.
[6]李傳玉,楊輝,王玉平,等.烤煙品種的篩選試驗[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3):16-18.
[7]胡戰軍,馬林,羅華元,等.紅云紅河集團對5個國內烤煙新品種的篩選試驗初報[J].昆明學院學報,2009,31(6):43-45.
[8]張新要,易建華,蒲文宣,等.烤煙新品種(系)試驗初報[J].中國煙草科學,2006(4):38-41.
[9]陳良存,宋彥君,曹祥練,等.環神農架地區烤煙品種篩選[J].貴州農業科學,2008,36(4):76-77.
[10]周金仙.云南烤煙主要推廣品種適宜種植區域規劃[J].煙草科技,2007(1):59-64.
[11]劉云.關中地區烤煙良種(系)適應性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2,24(7):97-100.
[12]張喜峰,王瑋,樊萬福,等.不同烤煙品種在隴縣煙區的生態適應性研究[J].農學學報,2014,4(5):30-34.
[13]騰凱,楊柳,譚濟才,等.湖南湘西特色煙葉品種篩選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28):119 -123.
[14]吳華,張文健,柳坤華,等.余慶煙區特色優質煙葉品種的篩選[J].作物研究,2012,26(7):33 -37.
[15]國家煙草專賣局.YC/T 142-2010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S].
[16]國家煙草專賣局.YC/T 39-1996煙草病害分級及調查方法[S].
[17]高春洋,楊全柳,周正紅,等.幾個烤煙新品種在永州的試種表現[J].中國煙草科學,2008,29 (3) :11-15,19.
[18]劉寶法,王華彬,周寶仁,等.幾個烤煙新品種在內蒙古的引種試驗[J].中國煙草科學,2003(2):25-27.
[19]林志,曾惠宇,顏成生,等.湘南不同烤煙品種生態適應性研究[J].作物研究,2012,26(3):243-247.
[20]陳曉燕,劉燕,付修廷,等.云南昭通植煙區烤煙品種生態適應性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2(17):22-25.
[21]田景先,黃昌祥,楊天沛,等.不同烤煙品種區域適應性及其品質特征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9,15(6):23-25.
[22]劉開平,李淑娥.不同烤煙新品種(系)在安康煙區的適應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5):8522-852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