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僅僅過去四個多月,在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大佬的推動下,“互聯網+”在我國進行得如火如荼。
當農業遇上互聯網,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農資電商、生鮮電商被業界稱為“藍海”,智能農業被認為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互聯網+農業”重點還應該在農業,其次才是互聯網。
作為虛擬經濟的互聯網,終究是無法取代實體經濟的。不論互聯網如何高調,如何繁榮,離開了實體,終究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當我們舉國沉醉在“互聯網+”的時候,美國已經悄悄步入“新硬件時代”。或許,這應該值得我們深思。
“互聯網+農業”到底是概念還是出路?敬請關注本期策劃。
——彭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