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改紅
摘要:本文將對中職美術色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提高我國中職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水平,推動我國美術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中職;美術色彩;教學;問題;對策
色彩教育作為美術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美術教學科學化、人文化實現(xiàn)的重要方式。通過科學、合理的使用色彩,能讓學生充分表達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想及人文情懷。通過靚麗的色彩,觀賞者可以形成共鳴,并與創(chuàng)作者產生情感上的交流。事實上,美術學科作為一門較為特殊的學科,個性化特征非常的明顯。因此,教師在進行美術色彩教學活動時,應該基于社會審美趨勢,不斷改良自身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方法,以此提高美術色彩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而中職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課程也是中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課程,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更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同時,在中職美術教學當中,對教師的思維敏感度和靈活性要求較高,促使教師只能通過不斷的改進來實現(xiàn)來解決我國中職美術教育當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中職美術色彩教學的效果,推動我國中職美術教育的發(fā)展。
一、當前我國中職美術色彩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我國中職教育當中,美術作為重要的一門課程,其色彩及素描等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方式逐漸呈現(xiàn)模式化的趨勢,在某種程度限制了中職美術教育的發(fā)展。在實際的中職美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會使用這些用慣了的教學方式,無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使用色彩上會形成一種慣性的思維。在這種思維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美術作品,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審美疲勞,無法給觀賞者形成沖擊。同時,使用這些固定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美術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缺乏學生自身個性特征的培育,容易創(chuàng)作出統(tǒng)一化的美術作品。在部分中職學校的色彩基礎教學過程當中,都是通過寫生的模式來進行,學生通過對對象固有色、光源等色彩元素的觀察,并通過添加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維,最終通過靈活的美術描繪技巧將對象展現(xiàn)出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對美術對象的客觀面貌予以展現(xiàn),更應該融入自身的創(chuàng)作思維,采取靈活的寫生方式來促進學生對色彩領域予以深層次的探索,最終將美術對象及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及個人主觀色彩展現(xiàn)出來,創(chuàng)作出最完美的美術作品。但是,我國不少中職美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重視對對象客觀面貌的展現(xiàn),缺乏美術創(chuàng)新及美術理念的及時更新。
二、提高我國中職美術色彩教學水平的有效對策
(一)重視色彩基礎課程的教學
在傳統(tǒng)的中職美術色彩教學當中,許多教師仍使用固定的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視覺對比以及色彩規(guī)則使用的詳細講解,導致學生缺乏色彩使用經驗及理論的累積,大大限制了學生色彩創(chuàng)新能力及審美能力的提升。對此,美術教師應該加強對基礎色彩教學的教育意識,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扎實學生的色彩理論知識,靈活學生的色彩使用方式。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演示、談話等教學方式來豐富學生的色彩理論知識,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每一種色彩源,并通過實際的案例教學方法予以鞏固。
(二)不斷優(yōu)化色彩教學模式
由于我國中職學校招入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中職學生的自卑性較強、文化基礎較差,需要教師應基于中職學生的群體特征來設計色彩教學模式及方法,進而充分調動出學生對美術色彩知識的學習激情和積極性,以此強化中職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的有效性。在具體的美術色彩教學活動開展之前,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實際情況予以充分調查,且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教學效益。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以期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來激發(fā)學生的美術潛力。另外,教師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還應該與學生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對學生在生活存在的問題及困難予以及時的解決。這樣,就能讓學生專心進行美術學習。另外,加強交流能形成強有力的同化,可以讓學生在親近教師的同時也受教師審美、價值觀的影響,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品位。最后,學生在學習色彩理論的同時,應該盡量掌握色彩的運用規(guī)律,在規(guī)律允許的范圍通過創(chuàng)新思維來創(chuàng)造美術作品,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為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
(三)設置科學、合理的美術色彩教學課程
為了提高我國中職美術教育的色彩教學水平,教師還需要設置更為科學、合理的美術色彩教學課程。比如說,在中職美術專業(yè)當中,色彩靜物寫生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與素描構成了中職美術教育的主要學習內容,要求學生必須對色彩靜物寫生理論予以全面、準確、深刻的認識,并運用這些知識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靜物寫生作品。學生在對靜物進行觀察時,并通過一定的觀察方法來認識對象的色彩造型規(guī)律。然后,通過一定的表現(xiàn)方法來展示靜物的特點,并將靜物完美的呈現(xiàn)給觀賞者。雖然靜物寫生的繪畫形式具有其獨特性,也是鍛煉學生基本功的有效方法。但是,不能僅僅是中職學生唯一的訓練形式,需要教師對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對學生藝術創(chuàng)造空間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實現(xiàn)在靜物寫生當中融入學生自己的表達思想,在靜物描繪當中充分展現(xiàn)出自己的情感與思想,進而創(chuàng)造出更加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
(四)鼓勵學生實施個性化的美術創(chuàng)作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與其他課程存在一定的差異,其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人文素養(yǎng)要求較高,特別是學生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能力要求較高。只有鼓勵學生實施個性化的美術創(chuàng)作,才能展現(xiàn)出學生自己的性格特定,才能創(chuàng)造與與眾不同的美術作品。中職學生多為15到18歲的青年,其正處于一個蓬勃發(fā)展的階段,思維活躍度較高,是提高學生個性創(chuàng)造能力的好階段。因此,教師在美術色彩教學過程中應多多鼓勵學生實施個性化的美術創(chuàng)作,并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對美術個性創(chuàng)作樹立起信心,最終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獨特的美術作品。
三、結論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要想提高美術教育的質量與效益,就應該重視學生的色彩教學,基于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活動。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中職美術教育模式予以不斷的更新,設置科學性、合理性更高的美術色彩教學課程,以此強化學生對色彩的認識能力、使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提升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的綜合能力,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術作品。
參考文獻:
[1]淺談高中美術色彩教學五步法[J]. 馬巖梅. 學周刊. 2014(12)
[2]色彩教學與美術專業(yè)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 王國勝.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2(12)
[3]張兆紅. 對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探討[J]. 美術教育研究,2013(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