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笑飛++武余芹
摘要: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開設是高校作為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搖籃的必然要求,其不僅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更是靜態性與動態性的統一。因此我們需要從思想上提升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認識,拓寬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載體,真正把形勢與政策課程變成構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主要陣地。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課;獨特性;路徑;實效性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開設是高校作為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搖籃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合格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
一、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獨特性
1
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在形勢與政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與觀點辯證地觀察和分析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典型的社會現象等。當代大學生,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認同感。他們對于當今時事政治有著自己獨特的觀點與看法,但往往又受限于自己尚未成熟的政治思維, 此時的教育者就要發揮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特點,積極創造條件,組織一些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讓他們將自己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
2
靜態性與動態性的統一
靜態性與動態性的統一是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顯著特點。形勢與政策課程既可以劃歸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范疇,又可以劃歸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范疇,一方面使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系統地感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這是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相對靜態的一面,但形勢與政策課程不僅僅教授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還包括對于當今時政熱點問題的解讀以及學生關注的焦點問題的分析,因而具有一定的動態性。
二、增強形勢與政策課程實效性的路徑
1
從思想上提升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認識
要把形勢與政策課程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課一樣,作為思想理論教育的重點課程來抓,朝著精品課程的方向努力。要把形勢與政策教學質量作為評估高校教學質量的一個標準,使其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2
拓寬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載體
(1)準確的學科定位是基礎。
以蚌埠醫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為例,在教學的內容上,形勢與政策課程劃歸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在教學的過程中,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注重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與引導。在教師隊伍方面,我校有專職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解決了教師隊伍穩定性問題,所屬的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會定期組織專職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在集體備課時,老師們交流思想與經驗,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共同商量解決對策。
(2)創新教學方法是生命力。大學生正值青春期,思維比較活躍,這就要求形勢與政策的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們感興趣的東西,結合同學們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及內容。①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互聯網本身具有獨特的優勢,例如:信息的多樣性、更新的時效性、內容的廣泛性以及搜索的簡易性,等等。教師在準備專題的時候,可以從互聯網上下載一些圖片豐富自己的PPT,圖文并茂地給學生們解說,不管是國際形勢的變化還是國內政策的解讀,把教學內容與互聯網的補充有機結合,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有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經常發布一些國內外的熱點新聞等讓學生們瀏覽,增加學生們獲得知識的渠道。
②定期舉行形勢與政策報告會。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講授固然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方式,在保證課堂教學的同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定期舉辦形勢與政策專場報告會,作為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及延伸。
③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教學活動由“要學生學習”變成“學生要學習”。在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要創新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高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在形勢與政策的教學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利用社團組織形勢與教育專題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或者征文比賽等,在學生準備的過程中自然地就接受了一次形勢與政策的教育。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新時期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程。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唯有不斷探索,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才能使其實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