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振梅 牟來弟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行業也在快速的發展,但同時也存在嚴重污染以及資源損耗問題,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因而,在建筑設計中融入環保理念以及生態建筑觀成為必然趨勢?;诖耍疚木蜕鷳B建筑觀與環保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生態建筑觀;環保理念;建筑設計
引言
生態建筑觀念與環保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實際上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方案在實踐中體現,同時利用新材料、新工藝,盡可能地降低能耗,減少對環境的破環,從而確保生態環境發展的平衡性。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在現代建筑設計實踐中缺一不可,二者相輔相成。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對生態建筑觀與環保理念下的現代建筑設計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生態建筑觀是指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對環境的保護,將對環境的破壞和對非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降到最低。生態建筑的作用就是在建筑的建設過程中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才能是在享受每一天,這也是解決目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有效途徑。
(一)注意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
在以前的建筑設計中,很多設計只是重視到了建筑本身,而忽略了他們和周圍環境的協調一致性,也就是建筑的生態性。生態建筑觀應該體現在建筑設計最初,從設計一開始就注意到建筑和環境的關系,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將生態的理念結合到設計工作中,確保實現建筑、利潤和環境之間的協調。
(二)設計方案應個性化
在生態觀指導下的建筑設計應該有個性化的東西,重視建筑的特性。不同的建筑要有不同的特點,才能加以區分,才能看出社會的多樣化,人們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豐富多彩。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建筑觀是在保持建筑個性的前提下,注入生態環保的理念進行建筑的設計。生態建筑觀要做好建筑和周邊環境的呼應,與周圍的環境做好協調,由于環境的差異性,設計出來的建筑也是各不相同的,可以根據周邊的景物進行設計,也可根據地形地貌來設計,還可根據氣候狀況進行設計,如北方的建筑和南方的建筑由于氣候不同,差異就十分明顯。建筑只要能于環境契合到一起,對環境的破壞就不會太大。
(三)室內空間的綠化設計
要想建筑達到綠色環保的特點,實現生態建筑,一方面需要其外部與自然環境相互統一、協調,另一方面還需要其室內空間也實現綠色化。據此,設計者應該從以下條件入手,使之達到生態建筑的目的。
1.要求建筑室內以及室外的空間形成一體。在生態建設設計當中,設計者必須要保證室內與室外向互融合。在建筑設計當中,這種手法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例如在室內大廳、內庭院等各部位,都可以根據氣候或者季節的變化來進行設計,采用先進的技術來對其控制,從而有效的調節室內的溫度與濕度,使室內與室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另一種設計手法也被建筑師經常應用,將面向庭園的墻面部分或全部打開,不僅讓大眾在室內獲得更多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而且將室外空間延伸到室內,既獲得了良好的景觀,又擴大了使用空間。
2.室內外景觀一體化。使室內外景觀一體化,其實在中國古代園林造景中屢見不鮮。將室外的景觀直接延伸到室內空間,使室內小氣候與室外大氣候形成鮮明的對比,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又與自然息息相關,常用的手法有引水入室、引廊入室及綠化栽植等。
3.室內裝飾生態化。室內設計小品、裝飾壁畫設計等與自然緊密聯系??梢苑胖门杈?、花缸、壁畫等,在充分借助視覺感觀的同時,還可以模擬大自然的聲音效果、燈光效果與氣味效果,使大眾宛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二、環保理念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一)建筑總體環保理念
建筑設計是建筑工程總體建設的靈魂所在,設計規劃的高質量能夠體現出設計理念的科學性與清晰性。同時,設計方案還應注意對布局問題加以解決,確保環保目標的實現。現代城市可視為一個極其復雜和龐大的生態系統,其對于信息數據﹑能量以及各類物質傳播的暢通性具有決定性影響,例如社會發展﹑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之間的和諧統一,總體布局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等等。所以城市建設規劃團隊應在設計實踐中充分考慮資源環境﹑地質特點以及地理環境等各類因素,結合環境承載力以及節約理念展開總體設計。
(二)建筑單體環保理念
建筑單體結構設計應符合環保設計標準及相關要求,此外還應對能源節約等問題予以充分考慮。中國作為一個能源大國,其人均占有量卻相對較低,所以建筑設計更應重視節能環保。以外墻保溫為例,在建筑結構外墻部分中預設保溫層,將保溫砂漿﹑苯板填筑在外墻內側。通過建筑實踐發現,外墻保溫產品具有較長的應用時間以及較為成熟的技術,同時其檢驗體系也日臻完善。在建筑墻體保溫中,墻內保溫僅僅以梁柱內側以及建筑內墻內側為主要保護點,而與建筑內墻板相互對應的外墻模塊則無法得到保溫材料的保護,且會受到凍融以及露水浸漬等作用影響而導致保溫隔熱墻面發霉或者開裂。外墻內保溫技術中以增強石膏聚苯保溫板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取適量聚苯板以及絕熱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貼在內墻上,其中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主要原材料為聚苯乙烯樹脂,受發泡劑作用影響在加熱預發泡后通過模具制備而成的塑料板,內部封閉微孔數量極大,又稱之為EPS。絕熱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具有相對較小的表觀密度,同時其導熱系數以及吸水率也相對較低,所以具有較強的隔音性能。EPS具有均勻的材料結構﹑高尺寸精度以及高機械強度等諸多優點,因而在建筑外墻保溫施工中得到較為廣泛的使用。
(三)采用自然通風和采光設計方式,加強節能環保。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可采用自然光照的方式,因自然光照既是可再生資源,有對人體不會造成不利傷害,所以應當有效應用之,同時還可以有效增強室內生活的舒適度、節約電能。
結束語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建筑行業的耗能在整個社會發展能耗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而且每年因新建、改建建筑結構,消耗大量的能源,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侵害。在該種情況下,應當將生態建筑觀與節能環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設計制造,而要想完成環保型建筑,只有這樣才能改善生活環境,才能實現我國建筑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劍峰.生態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9:158
[2]史立剛.大空間公共建筑生態化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