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徐曉磊
“腐植酸+”重構“土肥和諧”新關系
——透過2015土壤可持續發展論壇看腐植酸產業發展
□《中國農資》記者徐曉磊
近日,記者從在山東泰安召開的2015土壤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獲悉,面對土壤、肥料、糧食、環境等安全問題,讓“腐植酸+”集成大中微量營養元素及有益元素,通過與化肥“聯姻”,反哺土壤,構建新型“土肥和諧”關系,成為腐植酸產業未來發展大方向,這也成為當下企業轉型升級、競相參與的一種流行趨勢,大興腐植酸產業再次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
腐植酸對于化肥行業來說,可謂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物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腐植酸的推廣應用很早就開始了,但腐植酸產品的實際應用并不很普遍。業界分析認為,其原因一方面是與氮、磷、鉀相比其使用效果不夠明顯,另一方面是對腐植酸的認識并不深刻。
近年來,面對農業排放、土壤污染、耕地質量下降、化肥零增長等方面的壓力,國家發布系列政策和文件,為腐植酸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機遇。于是在農業經濟生產從追求數量型發展轉變到追求質量效益并重型發展的轉型中,腐植酸可利用的價值被重新認識、發現。同時,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在推動腐植酸產業發展,特別是在推動腐植酸理論創新上不遺余力地付出,使腐植酸產業又重放光芒。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理事長曾憲成表示,腐植酸的好處還要不斷去強化并深入挖掘,這需要加大科研和宣傳力度。但怎么讓腐植酸更好地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解決現實問題,是腐植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這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加強腐植酸應用理論的創新。只有理論創新,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2014年6月5日,曾憲成在出席聯合國慶祝“世界環境日”暨農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基于構建土壤生態、作物根際、植株葉面的“三位一體”系統工程,提出了腐植酸植株葉面環境控制理論、作物根際環境調控理論、土壤生態環境控制理論,腐植酸肥料的“三大創新理論”。2014年6月28日,在出席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主辦的“首屆同步營養技術推廣高峰論壇”上,他提出在40年前“五大作用”成果基礎上,應開展腐植酸肥料低碳化、生態化、優質化“三化效應”研究,以深化腐植酸肥料功能性開發,提升腐植酸肥料產業創新水平。2015年1月23日,在中國腐植酸協會召開的“2015工作計劃深入討論會”上,曾憲成又提出了構筑“腐植酸·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的新思想。2月26日,確立了該學說研究課題。
今天,在上述三大思想理論指導下,以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為基石,以構建“土肥和諧”新關系為目標,確立“肥料工業4.0由腐植酸集成”的反哺方略,指導新時期腐植酸肥料產業發展,必將為我國肥料變革,也為世界肥料變革產生重要影響。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2014年11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尹斌研究員對澳佳腐植酸緩釋氮肥在大田水稻生產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與當地習慣施肥相比,腐植酸緩釋氮肥可促進水稻株高、穗長增加,氮素利用率提高23%-37%,水稻增產4.7%-24%。
2015年5月8日,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孫釗對2014年山東農大肥業含腐植酸復合肥料5省市10個示范點的試驗示范工作進行了總結。結果表明,含腐植酸復合肥料提質增效化肥效果顯著。與普通復合肥相比,含腐植酸復合肥利用率提高了30.4%-38.7%,玉米產量增加6.7%-7.4%,經濟效益提高了5.1%-9.5%。
2015年5月28日,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土肥處副處長楊帆總結了含腐植酸復合肥料在11省市18個試驗示范點、2種作物(玉米和小麥)上取得的“兩高三少”效果,即肥料利用率高、作物產量高、肥料用量少、施肥次數少、有害氣體排放少。與普通復合肥相比,含腐植酸復合肥料的利用率最高達51%,平均利用率提高了3.4%-15.0%,玉米畝增產率4.0%-7.4%,小麥畝增產率為7.2%-32.3%。
另外,有試驗研究表明,腐植酸在提氮、解磷、促鉀方面也表現出色。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趙秉強、袁亮等人(2014)研究普通尿素、海藻酸增值尿素、腐植酸增值尿素和谷氨酸增值尿素對小麥氮肥利用率的影響。結果顯示,腐植酸增值尿素處理的小麥氮肥表觀利用率較普通尿素處理提高15.63個百分點,肥料氮損失率比普通尿素降低9.52個百分點,提高氮肥利用率效果顯著。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李志堅等人(2013)研究了含腐植酸增效磷肥對小麥產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響。結果表明:低磷水平下,與普通磷酸一銨相比,含腐植酸增效磷肥處理小麥產量提高26.28%,小麥吸磷總量增加42.59%,磷肥的表觀利用率平均提高26.21個百分點;高磷水平下,含腐植酸增效磷肥處理小麥產量提高26.81%,小麥吸磷總量增加18.18%,磷肥的表觀利用率平均提高了6.13個百分點。
河南農業大學王金林(2014)研究了腐植酸與鉀肥互作對烤煙生長和品質的影響。結果顯示,腐植酸與鉀肥互作可以提高土壤速效鉀含量,促進煙草干物質積累,有效改善烤煙品質。與對照相比,采收完畢時腐植酸與鉀肥互作各處理均提高了土壤速效鉀含量,最多增加9.94%。
2015年7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腐植酸作為優質原料被納入產品結構調整重點之中。
腐植酸是土壤的根本屬性,是土壤肥料的“運轉倉庫”,是連接“土壤-肥料-植物營養”的橋梁紐帶。認識腐植酸來自土壤,反哺腐植酸則來自肥料。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與實踐,行業在自覺利用中取得了共識,那就是“利用自然反哺自然”,即“利用腐植酸物質-開發腐植酸環境友好型產品-優化新時期“土肥和諧”新關系-重構農田土壤健康環境”,可構筑“腐植酸-土壤-農田”的良性運轉,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面向腐植酸產業的未來發展,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處長仲鷺勍提出四點建議:第一,科學定位。腐植酸在農業生產和耕地質量保護的科學定位,要以科學發展為基礎;第二,科學研發。建議企業和科研機構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強機理和檢驗檢測的研究;第三,科學推廣。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加強農化服務力度,走綜合化、集成化的道路;第四,科學管理。把握行政審批和肥料登記的大方向,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肥處處長辛景樹希望腐植酸肥料應從“精、調、改、替”四個方面加快推進。
會上,與會的20多位腐植酸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別做了精彩報告,對腐植酸的功能作用、應用推廣、產品研發,特別是對土壤改良、重金屬污染治理、土壤微生物調控的作用以及腐植酸新技術、新產品開發關鍵等方面進行探討,在普及腐植酸基礎知識的同時更是充分展示了腐植酸的獨特魅力。
目前,隨著腐植酸在優化肥料新技術、新產品上的探索不斷深入,從技術上看,腐植酸面對氮肥、包衣、涂層、熔融、復肥、摻混等均已成熟;腐植酸磷肥、腐植酸鉀肥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從產品上看,腐植酸綠色環保肥料體系越來越豐富、成熟。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理事長曾憲成表示,腐植酸是激活土壤生命,恢復土壤活力,促進土壤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生命核”,是提質增效化肥的“最佳伴侶”。讓“腐植酸+”集成大中微量營養元素及有益元素,重構“土肥和諧”新關系,必將開創“肥料工業4.0”時代走上新輝煌。
與會企業代表一致表示,面對當前發展重大機遇,行業內外要擱置爭議,重點是加快推進腐植酸肥料產品的研發創新與應用推廣,只有通過實際行動,把腐植酸事業做大做強,才能讓腐植酸普惠大地。

22001155土壤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山東泰安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