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福(武警杭州士官學校信息技術教研室,杭州 310023)
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
趙宏福
(武警杭州士官學校信息技術教研室,杭州310023)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營造了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推動了教師和學生教與學過程的能動性發揮,促進了基于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本文闡述了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及意義,并對整合原則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意義;整合原則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給教育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的課程理念、內容、資源產生著深刻的變革。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加強自主探索、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的建設,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情感激勵,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有效的鍛煉。
1.1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
在不同的時代,“課程整合”的概念有著不同的含義和外延,在全面實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成為新的潮流和趨勢。傳統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環境下,“整合”只是簡單地將傳統教學手段與信息技術疊加,只作為呈現工具和輔助工具,忽視了信息技術構建數字化學習環境、學習化社區等的功能。
1.2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意義
1.2.1促進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
學校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教學提供了條件和保障。學生通過檢索、收集、分析、處理和創造信息這個過程,不僅改進了學習方法,吸收和更新知識,還提高了他們學習能力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探索精神、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的養成,培養了學生的信息素養,以適應社會對創新人才的要求。另外,信息化課程有助于課堂教學環境與現實社會聯系,突破時空制約,利用信息技術使學校與社會連為一體,學生獲得了接近現實社會的體驗。
1.2.2促進教學、學習方式變革
在傳統的教育中,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內容和課堂活動。而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中,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師生通過開展多種活動建構知識、探究真理、發展能力、加強溝通、陶冶情操,實現“學生學,教師導”得教學方法,賦予現代教學過程的開放性特征。在信息時代,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再只是聽取教師講授,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樂于動手探究,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使用各種信息手段,形成對信息的判斷力、選擇力,以及搜集和處理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思考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課程信息化條件下,教材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可被信息化的課程資源所代替。
1.2.3促進建立新課程評價體系、改善教學管理
建立科學的課程評價制度是確保基礎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采用信息技術,發揮促進學生發展、改進教學實踐的評價功能,以學生情緒、參與、交往、思維、生成等狀態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對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果、問題等方面作出價值判斷,建立發展性的、非等級性的教學評價機制。將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管理實踐中,遠程教育系統、學校的校園網、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各種信息資源環境應運而生,從而加快了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的變革。
2.1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
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要有先進的理念和思想作為指導。在我國教育領域,有重復機械記憶為特點的行為主義理論,激發和控制學習動機的和興趣的認知主義理論,還有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則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環境及空間構建,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建構主義理論的普及與發展就是以多媒體和信息技術為基礎,專家們一致認為,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基礎就是現代學習理論,因此,建構主義理論為教育改革進程中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2充分考慮不同學科特點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等有機地組合而成的一種生態系統。在整合過程中,課程是主體,應根據課程的知識結構和學科特點進行設計,以優化教學效果為目的。在語言教學中,培養學生在不同場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是主要教學任務之一,為此,可以綜合運用信息技術模擬生活化的語境,使學生反復練習以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而數學教學的重點是為學生創設一種合適的認知環境,使思維在具體與抽象中轉換,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建構;對于物理、生物和化學,與生活結合緊密,著重觀察力、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的學科,既保證教學軟件多媒體動畫等對于實驗的模擬,更要注重實驗探究性和教學的實驗性。因此,學科內容的不同,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應采取不同的整合策略和整合方式。
2.3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現代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要求,教與學的重點應轉到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上。在現代教育的框架中,學生變為課程活動的參與人員,由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到積極發現問題,主動探討研究。學生在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這本身是一個有計劃、嚴謹的動手實踐過程,又充滿了挑戰和想象、不斷創新的過程,它有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鍛煉,而且,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能還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應用。
2.4創新教學情境設計
通過創設數字化的教學情景,知識、思維和學習是三個緊密相關的環節相結合,幫助學生發展其思維能力。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就是在創設教學情景上下工夫,將具體的教學任務實現恰如其分的情景化,具體可包括現實的例子、相關方面的研究資料、有助問題解決的工具手段等等,在情景化條件創設完成后,學習者便能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按照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去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進而積累、完善相關的知識構建。為實現整合的目的,要充分兼顧學習獨立思考的需求,保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春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思考[D].河北師范大學,2013.
[2]劉儒德.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問題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