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常祖(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黃化供電公司,青海 尖扎 811200)
淺析新形勢下農牧區線損管理
紀常祖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黃化供電公司,青海尖扎811200)
摘要:該文以河南縣供電公司為例,對三集五大后,對農牧區中的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管理和技術兩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出了要通過加強組織管理,結合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提高線損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線損;管理;技術;農牧區
青海省河南縣供電公司,位于海拔3700m的青南高原,供電區域分布牧區,供電面積近7000平方公里,管轄用戶11000戶,為典型的農牧區電網。
河南縣供電公司結合農牧區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降損管理體系,從管理降損和技術降損兩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建立健全線損管理體系。為確保線損管理取得實效,公司建立了由經理掛帥,營銷部主導,安全生產部、用電服務班、三新業務部為骨干的節能降損管理體系。該體系的建立,為線損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實施線損承包制。公司針對線損管理現狀,制定了《河南縣供電公司線損管理辦法》,與用電服務班及供電營業所簽訂了《線損承包合同》。班組又將指標二次分解給各抄表員,并與之簽訂了《線路臺區線損承包合同》,通過將線損指標逐級下達、層層分解到人的方法來提高全員的責任心,提升線損管理的積極性。
(3)實行線損分析會制度。每月定期召開線損分析會,對當月的線損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重點對高損線路和臺區進行分析,查找在線損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協調解決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下一步的降損措施和對策,相互交流降損經驗。
(4)及時開展理論線損工作。公司定期開展理論線損工作,每月進行一次臺區理論線損計算,每年進行一次主網理論線損計算,當線路的結構發生變化或是有新投運的線路、變臺時,及時在在大方軟件中更新。根據理論線損的計算結果,結合線路、臺區歷年的實際線損率,下達各線路、臺區合理的線損指標,指導降損工作。
(1)加強抄表管理,提高抄表質量。雖經過4年多的努力,公司已完成集抄改造工作并實現了自動化抄表,但是采集成功率一直維持在98%左右,采集失敗的用戶需到現場手工抄錄。
(2)強化業擴管理,杜絕體外流轉。業擴工程的體外循環,不僅損害供電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而且還會導致用戶電量不能及時進入營銷系統而影響線損的穩定性。公司近年來結合“三指定”整改工作,加強業擴工作管理,嚴禁體外流轉,保證了線損的穩定性。
(3)加快采集消缺,提高采集成功率。目前營銷系統抄表,大方軟件理論線損計算,線損精細化管理等工作均與采集成功率有直接關系,所以抄讀成功率會直接影響到線損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強用電檢查工作。公司“三集五大”改革后,沒有專門的用電檢查管理崗位,用電檢查人員均為兼職,再加上集抄改造實現了自動化抄表后,用電檢查工作的開展更加流于形式。
(2)開展營銷普查工作。營銷普查工作,是營業管理工作的重要補充。公司定期開展營銷普查工作,核查業擴報裝有無體外流轉情況,現場與營銷系統內的互感器倍率是否一致,檢查輪換表計拆除示數是否與營銷系統一致,及時對常年不用電的零度戶按照流程銷戶處理。
(3)開展營銷稽查工作。營銷系統中的檔案信息錯誤,也會造成電量流失,導致線損升高。公司近年來依托電力營銷系統,稽查監控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定期開展抄表質量、抄表及時率、零度戶、電量突增突減用戶等問題進行稽查,并及時對錯誤信息進行整改,有效避免電量的流失,確保線損率正常。
(1)合理設計網架結構。進行電網規劃設計時要將降損節能作為規劃設計的重要內容。合理確定供電電源點,優先選擇節能型變壓器,合理選擇變壓器的容量和導線截面,避免線路迂回供電,確保供電半徑不超過合理值。
(2)及時改造老化線路。線路線徑過小,不適于負荷發展的要求;線路運行時間過長,還會導致線路表面氧化,電阻變大,致使電量不正常流失,線損升高。公司依托省公司的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在2012年實現了縣城境內10kV線路的絕緣化改造,2013年優先對線損偏高的8個臺區1100戶下戶線進行改造,老化線路經改造后,線損率明顯的得到改善。
(3)保持三相負荷平衡。三相負荷不平衡,會導致三相電壓的中性點位移,負荷重的一側,電壓下降,負荷輕的一側電壓升高,既影響變壓器的安全運行,還會造成線路的損耗增加。
(4)加強線路和臺區的消缺力度。線路和設備上的缺陷,不僅會威脅電網的安全運行,還會導致線路電量的流失。公司通過加強對配電線路和臺區的巡視力度,建立缺陷檔案的措施,及時組織人員開展消缺,做到發現一處,消除一處。
(5)提高線路末端電壓。末端電壓過低不僅會使線路的損耗增加還會影響電能質量,用電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公司的農網線路都在牧區,線路較長,線路末端電壓普遍較低。為此,公司通過采取調整變壓器分接頭和加裝無功補償裝置的方法來提高線路的末端電壓,近兩年共成功解決8個臺區末端電壓低的問題。
(6)實施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實現了低壓臺區線損日統計,傳統的線損統計周期由月縮減為日。將日線損統計值與理論線損值作對比,可以快速反映出各臺區的日線損狀況。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可以及時篩選出線損異常的臺區,然后安排人員到現場處理,從而減少了電量損失,使得線損管理更加趨于精細化。
2013年度,公司售電量為1728萬kWh,10kV綜合線損率為7.1%,較2012年度降低0.88個百分點,實現降損節能16.8萬kWh,實現降損收入8.9萬元,線損管理取得明顯的效果。
線損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只有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將線損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同時加強組織管理,結合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才能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作者簡介:紀常祖(1989-),男,本科,助理工程師,國網河南縣供電公司線損技術專責,研究方向:長期從事電力營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