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7月1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生態文明與開放式扶貧”分論壇在貴州舉行。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出席分論壇并發表演講,貴州省委副書記諶貽琴致辭,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諾德厚代宣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對分論壇的賀辭并演講。分論壇開幕式由貴州省副省長劉遠坤主持。
劉永富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與扶貧開發,減貧成就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反貧困相結合,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讓群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是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而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劉永富強調,消除絕對貧困是中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根據“四個全面”的總體部署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總體要求,中國正在實施精準扶貧戰略,落實黨政“一把手”、中央行業部門、貧困縣的責任,實行最廣泛的社會動員,完善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加快精準扶貧六項機制改革,加快推進精準扶貧十項重點工作。
劉永富在演講中還重點介紹了中國正在實施精準扶貧十項工程中的三項綠色扶貧工程。一是移民搬遷扶貧工程。實施移民搬遷扶貧工程,可以實現貧困地區綠色發展與減貧脫貧的同步推進。二是光伏扶貧工程。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可以實現貧困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貧困群眾增收與生態環境改善的相互促進。三是旅游扶貧工程。實施旅游扶貧工程,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可以實現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的雙贏目標。
劉永富表示,貴州是中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務院扶貧辦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貴州的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實現扶貧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我們愿與國際社會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分享成功經驗,共同推動生態文明與開放式扶貧有機結合,實現生態受保護、窮人能致富的可持續性發展。
朱善璐在演講中提到,貧困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文明層面的問題。大學在增強文明教育、培養高新人才上發揮著重大作用,是扶貧隊伍中一支重要力量。大學應擴寬視野,關注貧困地區,關注百姓,關注社會的命運,以創新性、可行性研究成果致力于反貧困機制的研究和運行。
諶貽琴在致辭中強調,生態文明與開放式扶貧,對于貴州來說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通過擴大開放加快貴州發展解決貧困問題,在發展中保護好生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們的中心任務。我們將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減輕農村的資源環境壓力;大力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讓大量留在農村的農民依靠土地脫貧致富;大力加強生態建設,增創生態環境的新優勢;完善開放式扶貧機制,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動力和活力,加快形成系統性、開放性、綜合性、多樣性的扶貧開發工作體系。衷心期待本次論壇的成果能夠為我們提供指導和借鑒。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女士向分論壇發來賀辭并由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諾德厚代為宣讀。海倫·克拉克在賀辭中表示,“很高興能向參加此次論壇的嘉賓們表示問候,本屆論壇主題定為生態文明與開放式扶貧,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消除貧困,并保護生態系統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可持續發展目標也正致力于此。我們需要廣泛的國際合作和創新的解決方案來取得成功。通過共同的努力,我們將建立一個更富可持續性、更堅韌、更公平的世界。”
參會代表先后赴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轄的興義、興仁、晴隆、義龍、安龍5縣(市、試驗區)進行了考察。
該論壇由國務院扶貧辦、北京大學、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貴州省社科院、貴州省扶貧辦、貴州民族大學、招商局慈善基金會、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貴州分社、普定縣人民政府承辦。
出席分論壇開幕式的嘉賓共有200余名(其中包括來自南蘇丹、喀麥隆、烏干達等10個非洲國家參加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援外培訓的46名中高級官員),代表領域涵蓋政府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社會組織,貴州省部分市縣基層干部代表及媒體人員也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