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西自治區公安廳的唐曉雷, 2012~2014年赴龍州縣下凍鎮春秀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一直牢記公安廳黨委的囑托:“要使第一書記崗位成為公安機關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經濟發展的重要戰場;成為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高農村群眾安全感的重要窗口;成為轉變工作作風,民警鍛煉成長的重要平臺。”駐村工作期間,我帶著責任,帶著情感,不斷思考著一個困擾春秀村發展的瓶頸——流通渠道不暢通,農業產品銷售難!
經過調研,我發現龍州縣下凍鎮冬種“白黃瓜”是南菜北運的拳頭產品,有20多年的種植歷史。春秀村作為黃瓜的主產地,卻一直打不開外銷渠道,本地黃瓜的收購一直被湖南老板壟斷控制,經常出現黃瓜豐產而村民卻血本無歸的情況。我苦苦思索,提出要改變以往農戶單打獨斗的銷售模式,成立合作社抱團去闖全國果蔬市場,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打造屬于春秀村自己的農產品品牌。
“五位一體”大流通模式,是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基礎
為了提高農民收入,建立暢通的農產品產銷渠道,破除瓜賤傷農的魔咒,經過調研,我創新提出“黨組織+農戶+合作社+公司+大流通市場”五位一體的農產品大流通產銷模式。為此,我先后組織村民建立起了春秀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大青山農產品產銷合作社,并以聯建的方式建立起合作社黨支部、團支部。將支部建立在產業鏈上,為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創新模式與組織保證。通過融合黨組織、農戶、合作社、公司、流通市場等5個主體,我們制定出農產品生產、收購、包裝、推廣、銷售的專業流程標準,組織研發了“農產品流通ERP系統”,實現了產銷過程的精細化管理。
團隊協作,宣傳扶貧,是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關鍵
扶貧先扶智。要使農村產業發展,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村民們落后的小農思想,激發競爭意識,開展團隊協作。為了給春秀合作社掛牌造勢,我提出辦個農民運動會,把農活和比賽融合在一起。2012年11月20日,春秀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下凍鎮首屆農民運動會。14支代表隊300多名農民運動員參加,除了常規體育項目外,還比背甘蔗、賽收稻谷,“農”味十足、處處歡樂。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電視、人民微博特別推出《新春秀新村民:山村里的農民運動會》大型全媒體主題報道,并派出8名記者的報道組現場報道,共刊發圖文、視頻報道40多篇,三天內網上“圍觀”300多萬人次,點擊率創人民微博微直播記錄。首屆農民運動會的開展既滿足了鄉親們的文化需求,又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奮力拼搏的精神,為春秀村集體經濟實現零的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媒體聚焦,產業與媒體聯動。通過構建“宣傳搭臺,產業唱戲”的發展模式,為產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013年龍州縣委組織部,以我擔任第一書記為題材拍攝的《村官·警官》紀錄片,被評為全區優秀黨員教育系列片。廣西衛視以春秀村扶貧發展、困難學生資助為題材拍攝的“警官書記”,在《第一書記》“五一”特別節目中播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熱心企業家紛紛相助,有關部門也加大了對致富帶頭人的幫扶力度。兩年來,區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和聚焦我村,累計報道100多次,其中人民日報3次,廣西日報8次,左江日報20余次,為扶貧攻堅鼓與呼。
品牌打造,營銷推廣,是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保證
品牌就是競爭力,是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重要保證。我們致力于打造農業品牌,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依托專業公司,對特色農業進行包裝設計和商標注冊,打造出春秀村的“新春秀”、龍州縣的“大青山”農產品品牌。品牌就是文化,文化孕育品牌。我們還別出心裁,合作社借助一年一度的歌坡節平臺舉辦首屆“新春秀”品牌黃瓜節,推出趣味橫生的包黃瓜比賽、童真可愛的“廣西黃瓜之鄉”兒童主題繪畫展覽,評選出“最美黃瓜王” “最重黃瓜王”和“最長黃瓜王”,吸引區內外媒體爭相報道,為提升產品美譽度、產業品牌化贏得先機。
渠道搭建,勇闖市場,是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核心
只有開拓市場銷售渠道,才能減少中間環節。2013年春節假期剛過,我就領著合作社代表,開車到長沙、武漢尋找合適的果蔬批發市場。我這個“便衣警察”在菜市里一蹲就是十幾個小時,不是為了抓壞人而是為了考察市場。在湖南省公安同行的鼎力支持下,我四赴長沙,終于在全國知名的長沙馬王堆果蔬批發市場站穩了腳,設立了“新春秀”品牌黃瓜直銷點。由于產地直銷、安全可靠、包裝精良、瓜脆爽口等優勢,“新春秀”牌黃瓜在長沙供不應求,田間收購價、長沙銷售價雙雙創下記錄。僅僅一個月,全縣一半以上的黃瓜,就給我們賣完了!2013年僅黃瓜一項,合作社在長沙市場實現銷售收入300多萬元,瓜農直接增收90多萬元。而今年,合作社繼續北上,在武漢白沙洲蔬菜批發市場、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建立了品牌直銷渠道。
資源整合,抱團發展,是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手段
在龍州支持下,我借助全縣33名第一書記駐村的資源,組建“第一書記產業聯盟”,重點解決資源對接市場問題,合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今年龍州縣第一書記產業聯盟的大青山產銷一體化蔬菜基地,新引進了空心菜、辣椒、豆角等新品種,合作種植面積達3800多畝,產值預計5000萬元。通過產業聯盟合力推動,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
在我擔任第一書記期間,幫助春秀村引進30多個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發展產業推動扶貧攻堅。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產值突破500萬元,農民人年均純收入2013年比2011年增加2276元。我連續兩年獲評“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優秀指導員”。2014年榮獲第17屆“廣西青年五四獎章”。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廣大群眾的艱苦拼搏,離不開后盾單位的大力支持。去年,自治區副主席、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高雄兩次帶隊到春秀村看望第一書記,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公安廳黨委從政治、生活上關心第一書記,兩年來投入春秀村扶貧資金50萬元,各部門500多人次到村里開展幫扶活動,創建全警扶貧的良好局面。
兩年間,看到黃瓜銷售由難變為供不應求,“春秀”、“大青山”品牌產品由廣西走向全國,我倍感欣慰!非常感謝組織給予我駐村鍛煉的機會,兩年的第一書記工作,讓我結下了一生的鄉村情結,留下了終生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