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升(溫州大學體育學院 浙江溫州 325035)
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發展的瓶頸與機遇分析①
——以溫州市為例
肖文升
(溫州大學體育學院浙江溫州325035)
摘要: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是我國競技體育改革的重要舉措與未來發展的方向,“溫州模式”的成功為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提供了經驗與價值。運用文獻資料法、系統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溫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發展中所遭遇的瓶頸制約及歷史與現實機遇進行分析。
關鍵詞:社會力量競技體育瓶頸機遇
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是新時期市場經濟大背景下的產物,對競技體育發展具有極其重要意義與價值。社會力量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反應,同時也是體育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的科學化選擇。隨著我國社會體制的轉型,舉國體制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競技體育發展需求,因此,競技體育發展中引入市場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競技體育發展中,進而加強我國競技體育在世界競技體壇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加大對民間資本投資競技體育發展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改革開放的深化及溫州民間資本的積累,溫州民營企業家為資金投資而猶豫不決時,國務院、溫州市委、市政府及市體育局積極引導和調動社會力量推進體育事業發展。溫州社會力量在投資競技體育事業發展取得豐碩成績的同時遭遇了發展瓶頸,并成為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發展障礙。
1.1土地方面的問題
通過調查溫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機構的占地面積及土地使用形式可以看出(見表1、表2),溫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用于體育運動訓練場館建設所需的土地資源。在調查的92家社會力量投資的體育機構中,占地面積均在50畝以下。在土地的來源方面,78%的土地靠投資者自己解決和租賃,而靠政府獨立支持和政府與企業共同解決的僅有22%。由于溫州土地價買賣價格和土地的租賃價格高昂,這部分資金的投入達到了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資金總量的50%,嚴重影響了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積極性。

表1 溫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機構占地面積

表2 溫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機構土地來源
1.2政策方面的問題
我國體育體制改革尤其是競技體育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使得社會力量進入競技體育的體育體制受到較大影響。首先,政府部門對社會力量在體育產業開拓與發展中缺乏相應指導、規劃及政府對企業相應保障與管理制度監管措施。其次,社會力量所遭受的歧視政策及不公平競爭環境,對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存在不公平待遇,現階段,社會力量進入體育領域仍有“禁區”,使得社會力量在投資體育基礎設施方面存在壁壘。
1.3高水平人才引進及未來生活保障方面的問題
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力量之源,競技體育要在競爭激烈世界體壇獨占鰲頭,必須從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及高水平教練員方面下功夫。教練員在運動員培養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練員水平直接關乎到運動員綜合競技能力。溫州社會力量投資興辦俱樂部、運動學校等以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為主,向省隊或其他專業隊輸送體育人才。高水平教練員是否愿意進入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體育學校或俱樂部直接原因是薪資水平和未來保障等方面,高水平教練員未來保障工作事關競技體育長遠發展。2012年國務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并下發《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意見》下發以來,而各地落實情況參差不齊。競技體育主體及人力資源核心要素是運動員和教練員,從事競技體育運動員和教練員行業是個高強度、高風險行業,隨著社會發展和社會保障機制變化,原有教練員、運動員生活保障由國家買單,不用擔心未來生活保障,而現在教練員、運動員未來生活保障由個人、社會、政府共同承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競技體育隊伍的穩定。
2012年溫州民營經濟遭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民營經濟復蘇緩慢,但是,溫州民營經濟確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黨的十八大報告為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與科學發展明確了方向,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劉鵬局長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多次強調降低社會力量進入體育產業門檻。溫州民間資本應抓住發展體育先機,社會力量投資體育產業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2.1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決定》為鼓勵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的重要關頭召開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深化全面改革開放進行了部署并提出來了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決定》明確了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必須是全面深化的改革,《決定》對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明確指出了:“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1]。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召開,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中應有強烈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調動一切全面改革積極因素,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進程,拓寬民間資本投融資渠道,為社會力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持。
2.2溫州市委市政府實施“溫商回歸”戰略為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
溫州市委市政府在認真學習黨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方針政策并多次召開有關“溫商回歸”的會議,為“溫商回歸”創造更加優越的投資環境做出努力,吸引更多溫州商人回鄉投資創業。溫州市體育局在認真貫徹國家體育總局、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體育局、溫州市委市政府的方針政策并積極探索降低社會力量投資體育產業的門檻,使得體育產業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力量的涌入為溫州市體育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物質基礎。溫州市委市政府及體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溫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的引導和支持,廢除對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不合理的規定,減輕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阻力。消除各種制約民間資本投資競技體育的隱性壁壘,制定社會力量進入競技體育的體制機制。完善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對競技體育的投資制度,完善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的良性機制。
2.3溫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發展積累豐富經驗
溫州人在“敢為人先”精神鼓舞下締造民營經濟發展的奇跡,并最終成為全國民間資本最活躍的地方。溫州市委市政府開明的市場經濟政策及溫州人能吃苦、肯吃苦是溫州民間資本原始積累最主要的原因。隨著國家體育總局及溫州體育相關部門對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市場準入門檻的放開,使得具有長遠目光的企業把資金投入到競技體育,并取得了較優異的成績。其中較為成功的有溫州體校心橋體操藝術俱樂部、浙江省凱易路馬術俱樂部是職業體育俱樂部、平陽育英體校等,為溫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與借鑒價值。
計劃經濟體制背景下,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依存舉國體制對國家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對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隨著我國社會體制及體育體制的轉型,社會力量成為推進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新的增長點,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是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創舉,是我國競技體育向市場化發展邁改革的出的第一步,市場化發展是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發展目標。現階段,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面臨諸多的發展瓶頸,亟需政府出臺相應的扶持與引導社會力量投資競技體育的政策及法規,進而提高我國競技體育的國際競爭力。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2013-1 1-1 2.
[2]黃靖.加強體育社會學改革,促進競技體育發展[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7):152.
[3]邵勇.試論當代中國競技體育的人文價值取向[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4):202-203.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b)-0121-02
基金項目:①2014年溫州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溫州市公私聯合培養青少年網球人才模式研究》(項目編號:3162014013)。
作者簡介:肖文升(1992—),男,河南濮陽人,溫州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理論與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