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興
從事英語教學多年,但如何讓學生有效學習,真正提高英語的成績,是我最為煩心的事了。誰不想以學生為榮,誰不會因自己的學生成績好而不高興。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我是費盡了心機,嘗試創新教學方法。最后,還是認為要真正讓學生學好英語,那就要靠這一條:想方設法讓學生養成學英語的好習慣。
記得,去年暑假,我在駕校學習C照時,偶遇懷遠三中一位教體育的劉老師,從駕駛習慣談到體育動作習慣,進而談到教學話題,他的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有的小學教師喜歡布置抄寫作業,一抄就是幾十遍。我認為是嚴重錯誤的,一開始布置抄寫一遍就可以了,教師批閱后發現沒問題或更正后,再抄寫多遍,豈不
更好”。
是啊,第一遍一旦抄錯,遍數越多越容易形成壞習慣,回頭很難再改過來……
對照一下自己的日常教學,確實在布置抄寫英語單詞時,有過類似行為,我也發現了許多屢教不改的書寫壞毛病。
正確的重復促進良性發展,經常重復可以養成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
一、學好英語要養成“聽”的習慣
一個初生兒,沒上過一天學,不能開口說話,便能根據大人的話做出各種反應。不證明“聽懂了”嗎?
許多英語學習者有多年的英語學習經歷卻不能人前自由表達。都知道,語言的信息都是從大量的“聽”始的,“聽”是“說‘的前提。所以,在課堂上初學者應抓住機會,聽老師示范發音,要靜心聽,專注地聽,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變化,仔細辨別、模仿;課下,要與同學交流,要養成聽同學讀書的習慣。聽時,仔細辨別,并與老師的發音對照比較;回家時,聽英文Mp3或錄音磁帶,認真辨聽,益處無窮。
二、學好英語要養成“說”的習慣
若不說,永遠不會說。學英語只有大膽開口,才可以逐步接近標準,說得規范、地道。開口讀讀,開口說說,當然,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口,對不正確的要適當引導,不可用過激的言辭傷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三、學好英語要養成“寫”的習慣
初學者,不知怎么寫英語,沒關系。每天寫一些隨記,有攔路虎時,查查詞典,不要刻意寫得怎樣,就以記敘文的六要素為綱,寫一些自己經歷的事。久而久之,就不陌生了,書寫時要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從而寫出流暢、美觀的英語字母和單詞,還要養成寫完后讀一讀的習慣,以便加強記憶,增強理解。
習慣的養成重在引導。我曾嘗試過讓學生每天晚上抄20分鐘課本內容。剛開始,有的學生完成不了,覺得無聊,沒太大意義,于是,我每天上午課前去抽查,簡評結果。一周下來,不用說了,都能完成一定量的抄寫任務。有學生說:“天天抄,有些單詞在不知不覺中就被記住了,書寫也流暢多了。”
總之,“習慣”與“學好英語”有著密切的關系。養成了各種運用英語的習慣,英語的成績自然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