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亮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同時也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合作學習運用得當,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但操作不當就會流于形式。那么,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之中應該發揮哪些作用呢?我覺得合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做到有的放矢,務實高效,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教師要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做好組織者。從問題提出、小組內討論、小組間交流,到最后教師總結,都要事先做好準備,成竹在胸,才能有的放矢,使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有條不紊地進行。
做好組織者,教師首先要處理好集體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分配。既要有必要地講解為學生合作探討提供知識鋪墊,又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有時間總結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預留在班級內交流,展示小組合作成果的時間,只有學生的思考結果得到展示,才能真正讓小組合作成為學生樂于采用的學習方法。只有合作沒有交流,也不能體現小組合作的意義。
做好組織者,教師還要根據小組學生的情況設計問題,知道或者說能夠預測到哪些問題能促進學生的思考,并且學生通過合作探討能夠解決。問題既不能過于簡單,又不能難以企及,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問題的提出應該最大限度地保證每一個小組、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合作探討的過程中來。
二、教師要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者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開展合作交流,當學生出現爭議或者分歧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解決組內的分歧,互相質疑,共同探討,從而達成一致。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小組合作的基礎就是學生的思考,只有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合作學習活動才能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在小組交流總結時,教師應引導其他小組認真傾聽,能對發言提出質疑或者進行補充。讓交流成為釋疑解難發展能力的一個平臺。
總之,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各小組的進展,關注討論的內容是否偏離主題,學生是否遇到了無法逾越的困難,適時對小組活動進行引導。
三、教師要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者
教師走進小組與學生共同討論問題,動手操作,既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又有利于了解學生的思維活動情況。還能針對學習情況調整活動策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深入發展,教師在小組合作之中做好參與者才能及時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度,從而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節。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作用,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