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升紅
摘 要:政治作為一門初中生必修的重要課程,其有效性的構建方略與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傳統教育中,初中時期基本的政治課程教育對于學生來說,起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初步認識。在漫長的學生時期,初中這個重要的部分需要教師的引導去學習,建立一個基礎以及健康的淺價值觀,在其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政治這一門學科有相應的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提高政治課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有效性;方略探討
在當今社會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中國人所存在的各種道德、素質問題,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也不融洽,而在我們國家基礎的課題教育在初中政治課堂上就有提出政治這一重點來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遵循素質教育的政策。在當今世界時代的潮流中,政治課的作用是越來越重要的。思想政治課存在的意義就是解放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生,不只是把視野拘束在課本上的條條框框,更是投身于社會,結合當下的政治經濟格局,而政治課有效性的構建方略就是從思想上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逐步樹立正確的方向,在書本這個客觀存在的無生命意識的知識上投入主觀的思想,在只有少量知識的課本上去研究政治問題、社會問題,了解時勢,這就是我們所研究的關鍵點所在,可以幫助學生開動腦筋思考、開發智力學習,在進步的過程中又能與娛樂相結合。
我們國家的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比較多,當然也意味著提升的空間比較大,所以我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反復揣摩思考爭取實施最有效率和最有實踐性的教育戰略,能夠把政治課堂的有效性發揮最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開發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達到思政合一的效果。初中生的政治課作為一門文科類的文字學科,其教育的技巧與方法需要教學老師的經驗和技巧,教師在課堂上也應培養學生的覺悟和情感、態度,發揮教學中的創新性,強調學生個性特色的發展。
一、營造活潑有效的課堂氛圍
初中生并沒有建立完全的世界觀,對于文字科的政治課難免會讓學生有乏味的理解,所以老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從學生未褪去的童心出發引起學生的興趣,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把心思集中于老師說的內容,引發積極的思考并且愿意在課堂上說出來進行積極的互動。老師把學生作為第一重點放在首位,避免枯燥乏味的氣氛,在無聲之中教育學生,播下愛的種子,讓學生在愛的孕育中開花結果,讓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共同發展進步。
二、對政治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的有效性創新
我國是傳統的教育大國,現存在的教學方式是以老師為主的講臺教學,而學生只能在講臺下聽講學習,如果碰到疑問提出會影響教學進程并且把已經了解問題學生專注學習打斷,不能夠促進學生特色化成長,沒有發揮各自的優勢,并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一對多的方式沒有給學生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使得學生不能發揮出自身存在的優勢和潛力。
教師必須對政治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建立一套高效并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新模式,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上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政治課作為社會性極強的一門學科,教師可適當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給學生以新鮮感,對于難點或較為抽象的問題,可以利用漫畫的形式進行解讀,不僅有趣,而且還能夠快速地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理解,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和積極性。
三、教師在課堂上構建方略的措施
教師在初中政治課堂上起著引領者的作用,所以老師的課堂教學方法應該是多樣的、有效率的,所以教師應精通教育原理,自覺地探索素質教學應遵循的一般規律,并且完善自己所應該掌握的知識,每天都有政治問題事實存在,要能夠把握實施,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教學老師應該在每節新課題的教學中能夠總結之前教學的經驗并結合最新的課堂技巧,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吸引學生眼球。讓學生組成自己的小組討論話題,并且發現學生之間對于這個課堂的了解,組織學生當自己的小老師,看在學生眼里的政治課重點是什么,應該怎么去引導。
綜上所述,政治課對初中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樹立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做的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其在較為嚴肅的政治課堂上尋找到其中的樂趣,并以此鼓勵自己,在政治課堂上能夠有高效率的收獲。所以,在初中政治課堂上教師應首先營造出活潑有效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其次,教師還應在教學模式上進行有效性的創新,讓學生在枯燥的課堂上感受到新鮮感,對課堂感興趣;最后,教師作為課堂上的引導者,應從自身出發,從自己開始改變,對每次的課堂都進行有效的總結,取其優點,為打造有效的政治課堂而努力。
參考文獻:
劉焱.構建政治課有效課堂的思考.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