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才
摘 要:學校是學生除家庭之外,學習、生活的最主要場所。每個班級就像學生的大家庭,同學之間是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而班主任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作為“家長”,教師要如何管理好班級呢?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
作為一個班級的“領頭羊”,班主任要有足夠的耐心、奉獻的愛心、堅持的恒心、長久的細心以及對學生的信心,才能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好。
一、規定班級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筆者認為在學生上學之初,就規定好班級規范、規章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生活方面,規定女生不許戴項鏈、耳環等飾品,男生頭發不得蓋過耳朵;不得在教室里吃零食;等等。學生的一言一行,必須嚴格遵守《小學生行為規范》。
另外,班干部制度也要確立。班長、副班長、組織委員、學習委員、生活委員、衛生委員、娛樂委員,各有各的分工,一個都不能少。班級劃分小組,每小組五人,設立小組長;每三個小組為一個中組,設立中組長。這樣,班里的作業和各類任務就可以層層劃分,有條不紊地進行,而不會混亂。
二、樹立競爭意識
有競爭才有動力。一個缺乏競爭意識的班集體,會是一個停滯不前的班集體。筆者在管理班級時,設立了獎懲制度。在班級小測驗中,名列前茅、進步較大的學生能上班級的“龍虎榜”,解題新穎、作文優秀的學生,能得“班級創意獎”,有時候筆者還會自掏腰包買獎品獎給這些學生。有獎勵就有懲罰,對于不按時完成作業和在測驗中成績倒退十名以上的學生,筆者也設立了“黑榜”,以此激勵這些學生用功學習。
三、成立家委會
學生是班集體的成員,學生家長也是班集體的成員。筆者認為,班主任不能忽視家長在班集體的作用和貢獻。筆者班里成立家委會,選出幾名積極性高、有空閑時間的家長擔任會員,由筆者和這幾名會員一同建立了班級QQ群、班級博客,把班里的情況發布到博客上,讓其他家長都了解班級的動態和活動,筆者還經常通過QQ群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并給家長建議。
家委會在筆者班級管理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如在元旦晚會上,班級的布置、內容的設定、設備的提供以及動員家長參加節目,都是家委會成員完成的。這為筆者減輕了工作量,讓筆者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管理上,也讓家長密切了同筆者的聯系,增加了家長的班級歸屬感。
參考文獻:
張亞芝.芻議小學班級管理[J].管理視野,2010(1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