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英
人生有三樂:讀書、實踐和寫作。讀書時,人徜徉在智慧之中,身心愉悅;實踐時,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夾雜著胸有成竹,給人好奇、期待,人沉浸在激情之中;寫作時,文字從筆尖流出,或從敲擊鍵盤的指尖溢出,快樂的感覺無與倫比。
最愜意的是晚飯后,洗漱完畢,坐在床上,拿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津津有味地品著,或者拿起當天的報紙,了解了解發生在身邊的新鮮事。那種感覺就像是行走在沙漠里的人突然看到了一汪清泉。
一本書足可以讓你享受幾天,尤其是我這種讀書速度比較慢的,喜歡誦讀的,也就是必須讀出聲來,哪怕是小聲也好,還得認真揣摩作者的意思,讀通、讀懂。慢慢品味,汲取營養,很有滿足感。
臧克家說:“讀一本好書,就像結交一位益友。”“讀書對于智慧就像體操對于身體一樣。”這些名人名言足以說明讀書的益處。最近還有人提出,讀書與旅游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雖然我們沒有時間去旅游,但我們有時間讀書。如果既沒時間旅游,又不讀書,那我們就真的落伍了。值得慶幸的是,我已經有一個在路上了,那就
是——讀書。
思想引領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把自己在平時讀書中學到的好的方法運用到課堂上,信心滿滿,收獲多多。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做好記錄,也就是多反思,再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適合學生的方法。好的方法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出的。
實踐出真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詩人陸游曾經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充分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鑒于這一點,我把紙上得來的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得以反思,再回到教育教學實踐中,整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修改、不斷完善的過程。
寫作時拿起筆,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把自己在實踐中的收獲和困惑記錄下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現很多值得記錄下來的精彩瞬間,它們稍縱即逝,一去不復返,不可復制,不可重來。一閃念的靈感很快就會消失。記得有一次,我寫了一篇文章,不知如何結尾,很晚了就上床睡覺了,突然,有幾句話縈繞在腦海中,我自己默念幾遍,感覺不錯。我想,這也許就是“靈感”吧,便下床記錄下來。第二天,把它寫到了文章的末尾,很滿意。以前也有過類似的事情發生,但是沒有及時記錄下來,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瞬間的思維火花,或者說是寫作的素材、靈感,要及時地記錄保存下來,因為這些寶貴的火花會稍縱即逝。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