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郭家明
摘 要:如今職業倦怠讓教師失去了方向,失去了自信。在我國深化素質教育之際,教師應該更加明確自己的教育目標,努力做一名新時代的教師。
關鍵詞:自信力;教育目標;教育態度;自我激勵
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如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大多數人都說不會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另外,作為教師的家長,能帶好自己的學生卻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難道這不是教師失去自信的另一種表現嗎?
人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因此,我想說: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沒有信心,我們可以踏著自己成長的歷程去想明天、今天,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就是對祖國的明天不負責。在這教育模式轉軌之際,我們面臨著種種挑戰,我們要面對種種壓力,然而,不論怎樣,我們都不能失去信心。面對現實,我們應該多方面增強個人的自信力。
我們的教育目標
我們教學的對象是代表未來的。如果我們用傳統的模式教孩子,那么在這種模式下教育出來的孩子必然是不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我們的教育目標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為了孩子的個性發展,為了孩子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的教育態度
我們要用激情喚醒自己去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的大趨勢,在我國素質教育深化的大道上,讓風格和個性大放異彩,而不是無所適從。
我們要更加明確教育是給予愛、傳遞愛,讓世界充滿愛的職業。
我們要更加自信,山高人為峰。
自我提高的方法
1.樹立崇高的職業觀,悅納教師職業
今天,讓我們做陽光教師,帶著微笑去迎接現實。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淡泊名利,善于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和激情,以實現更高層次的追求。
2.自尊與自信,善于獎勵自己,不斷增強自我效能感
正確認識與評價自己,學會信任、獎勵和善待自己。要確立合理的專業期望,要多關注自己成功的點點滴滴,摒棄僅從學生學業成績考量自身工作價值的片面做法,積極地進行自我肯定。學習積極的方法,正確而科學地分析自己工作的得失,為自己喝彩,這樣就會增強工作的效能感,進行積極的自我肯定。
3.在專業化成長的過程中主動求發展,努力創造新自我,在工作中尋求自我實現
作為教師,不能把老師當作職業來做,而要當作事業來做,教育不是工廠里生產商品,而是種種個性的培養。因此,加強個人的專業學習,做好個人知識的沉淀。教師要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專業化發展是自信的內在力量。不斷提升內涵、提高能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以達到增效減負的效果。要注意創造新自我,完善新自我,進而尋求自我的實現。比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探索歸納出獨到的教育模式、研究創造出獨具個性的理論成果等,努力成為教育家。這樣,就會大大增強事業的成就感。
4.要學會駕馭情緒,保持樂觀,正確對待與駕馭壓力,掌握時間管理策略,合理有效利用時間
克服消極情緒,修正主觀、片面、絕對化地評價事物的不良思維方式。心理學研究認為,引起情緒反應或行為后果的根本原因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人們對事件的不合理信念,改善不良情緒及行為,應從根本上杜絕非理性觀念的發生與存在。
5.良好的人際溝通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科學地表達對學生的關愛,積極傾聽,設身處地地去了解學生;加強教師間的人際關系溝通;重視人際間的互助關系,時常給予別人適當的贊美。善于與家人溝通,感受親人間的溫暖,在克服壓力的過程中積極尋求別人的幫助。
6.健康而積極的生活方式
休息、娛樂、運動等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方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