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蘭
摘 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這樣做的好處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學現象,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信手拈來作為教學的素材。
關鍵詞:化學教學;生活化;學習興趣;教學目標
生活中充滿了化學知識,只要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但是實際中學生缺少發現化學知識的慧眼,這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在貫徹新課改理念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眼睛投向生活,在生活中發現化學知識,利用自己學到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怎樣在教學中體現生活化呢?下面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從學生生活情境中切入
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將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應用在教學中,會讓學生感到非常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空氣”這部分知識,教師應聯系生活中各種與空氣有關的化學現象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空氣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比如動植物生活都離不開氧氣,氧氣就蘊含在空氣中。空氣中氧氣還支持可燃物燃燒。學生自己也可以列出很多關于氧氣用途的例子。比如醫院搶救病人、潛水員的氧氣瓶、煉鋼、氣焊、宇航員等都離不開氧氣的支持。并且還可以聯想到當下空氣污染給人們帶來生活上的危害等,霧霾、揚沙、沙塵暴、溫室效應等都是空氣方面的知識。
二、解讀生活中的化學現象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這樣做的好處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日常生活中、工農業生產中都有很多的化學現象,如果教師提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了。他們的好奇心也因此強烈起來,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比如紅磷與空氣中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可以生成五氧化二磷,這是鑒別白熾燈質量的一個關鍵標志。另外注意化學實驗中的生活知識,比如蠟燭燃燒,學生可以觀察到火焰的特點,外焰、內焰、焰心,但是學生在沒有學習化學前是不能注意這些問題的。所以利用實驗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結合生活內容和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進行教學,是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新課改的要求。
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學到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這是化學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盧志民.初中化學教學的實踐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2013(08).
[2]金陵.化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探討[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