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寧
(南京市市政設施綜合養護管理處,江蘇 南京 210011)
在城市當中,防汛系統和排水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從根本上完善排水系統,才能落實城市排水防澇目標,最終保證城市建設的穩定進行,保證城市運行安全性[2]。在城市建設質量不斷提升的同時,相應的市政排水系統也得到了創新和完善,在當前的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市政防汛和排水要求也變得更加嚴格,因此出現了一系列尚待解決的市政排水問題,無法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基于這種現象,城市相關部門和人員必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
針對一部分城市來說,特別是針對那些南方的城市,其內部對應的河網水系是比較完善的,能夠為后期排水防澇奠定堅實基礎,但在一部分城市的防汛排水管理過程中,卻還存在職能分工不合理和不科學的問題。針對實際的防汛排水管理工作來說,每項工作都離不開多個部門和機構的多次協調交流,這樣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阻礙防洪工作的正常開展和落實。且如果某個流程交流不通的話,還會給城市帶來比較大的經濟損失和財產損失。
在城市防汛排水當中,預警預報系統是非常重要的,該系統可以及時檢測到關于氣象災害異常的變化情況,應用價值和作用是比較大的。但是,在受多方面因素阻礙之后,在很多城市當中,還存在氣象災害預測不準確的問題,針對氣象災害來說,其存在較明顯的不確定性[2]。因此,必須對相應的檢測體系進行創新和完善,從根本上保證監測數據足夠準確。另外,在實際的預警預報當中,還應當應用比較多的新型技術和新型設備,大力應用預警預報能力足夠強的先進技術和設備。
針對一些城市來說,還存在局部管道設計不到位的問題,管道設計不合理的話,就會導致相應的管道施工問題出現,會明顯的拉長管道路線,還會導致比較多的迂回產生,從根本上降低管道維護效率、針對住宅區來說,還存在內部排水管和市政標準排水管差異較大的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實現統一[3]。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導致管道排泄不到位問題出現,還可能會導致倒流問題出現。在具體的管道設計當中,設計人員往往只想到了生活用水的排出,且沒有考慮到暴雨等客觀因素,最終導致管道水外溢問題出現。
針對當前一些城市來說,雖然已經對相應的排水施工和防汛制度進行了完善,但卻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和執行,針對一些建設部門來說,雖然完成了管道改遷工作,卻沒有完成排水備案工作,容易導致管道維修不到位問題出現。在當前的網絡信息技術管理當中,雖然已經對相應的監控系統進行了完善,但卻還存在觀測范圍不充足的問題,容易導致漏斷電等問題出現。
基于以上問題,必須對防汛市政排水管理制度和系統進行完善,要采取一系列相應有效的防汛市政排水管理對策。
第一,要實現各部門之間的良好協作。在實際的排水防汛過程中,城建機構、水利機構以及市政機構等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保證這些機構之間的良好分工協作,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城市防汛排水效率[4]。針對上級機構來說,要從根本上做好召集工作和協調工作,要保證多個機構都參與到實際的防汛排水當中,還要合理分配各部門的職能,最終實現排水防澇目標。
第二,要修訂應急預案,完善防汛排水體系。市政等相關部門,要明確城市防汛排水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要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快速修訂,對必要條款進行完善,要保證應急響應及時性和遞進性,從根本上落實排水職責界定工作,最終提升防汛排水管理效率[5]。另外針對那些不滿足相關要求的制度來說,要在結合城市防汛排水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相應的會審體系、驗收體系以及相關許可體系進行完善,還要加強監管力度和審核力度[6]。
第三,要完善預警預報系統。只有從根本上完善預警預報系統,才能保證相緊急信息有效監測和收集,提升防汛排水管理效率。具體來說,氣象機構要加強對氣象監測情況的有效評估,不斷完善監測系統,還要應用先進的監測車,保證相關預警資料及時收集,還要大力應用先進的遙感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地理資料收集技術等,從根本上保證預警預測數據準確性[7]。
綜上所述,針對城市洪澇問題來說,必須加大市政排水管理力度和建設力度,在結合一系列工程性對策的基礎上,實現防汛市政排水管理最終目標。
[1]周德迅.城市防汛市政排水管理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7):10-10.
[2]張進錄.城市防汛市政排水管理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0):93-94.
[3]張浩,羅晶晶.市政工程給排水施工管理的探討[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4,(12):804-804.
[4]辛虹.淺談市政給排水管理的合理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4,(8):95-95.
[5]王奕洲.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理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1):493-493.
[6]孟雪.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理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5,(1):120-120.
[7]徐百成,王一平.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理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2):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