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倪永杰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兩岸歷史文化本來一體,兩岸本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唯因“臺獨”的存在,造成兩岸歷史斷裂與文化心理傷痕。兩岸不缺共同記憶,唯缺美好的共同記憶。
增強兩岸歷史連接,可以從八個方面著力:一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文物、遺跡等;二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慶、習俗等;三是近代歷史上兩岸同胞共同抗擊列強侵略、建設臺灣的歷史;四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的歷史;五是辛亥革命的歷史;六是兩岸現代化建設運動;七是當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兩岸經貿合作、社會互動的歷史進程;八是兩岸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成就。
在增強兩岸歷史連接的基礎上,一是要形成兩岸共同史觀,梳理共同歷史記憶。兩岸可以共同編纂抗日歷史、兩岸關系發展史、交流交往史等,培養年輕一代的中國歷史研究人才。
二是共同紀念辛亥革命、抗戰勝利、臺灣光復等重大歷史事件,共同舉辦相關紀念活動。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與臺灣光復70周年,大陸已先后設立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國家公祭日,建議再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為國家法定節日。
三是創造新的共同歷史記憶。增強基礎,擴大動力,形塑民意,讓臺商在大陸市場的發展、兩岸婚姻、兩岸共同救災、大陸協助臺灣同胞從利比亞等地撤退等兩岸雙方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中的交流合作,成為兩岸新的美好的共同記憶。
四是培植共同利益。形塑共同價值,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在兩岸共圓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是創造兩岸共同記憶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