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文
(山東博物館,山東 濟南 250000)
近年來,我國的博物館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博物館的免費開放,硬件的設施改善,展覽質量的提高,活動娛樂性、教育性的增強,再加上公眾因生活水平提高對精神需求的渴望,使得博物館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喜愛與關注,參觀人數不斷增多,參觀體驗要求不斷提高;同時,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各種極端思想的增多,沖突矛盾漸多,各種恐怖犯罪等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威脅著博物館的安全,對博物館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另外當前現代企業管理方法的科學性、高效性、可持續性,也影響著博物館安全管理理念的發展方向。
博物館安全管理一般是指在博物館環境條件下,以人為中心,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以便達到安全目標的過程。隨著隨著社會發展,博物館安全管理發展趨勢也相應的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管理科學化,服務市場化,應急高效化,人才專業化。本文將結合山東博物館近些年來安全管理的經驗,結合當前博物館發展情況,對博物館安全管理的發展趨勢做一簡單探討。
隨著博物館的發展,博物館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在逐漸的提高,由最初的“人治”,即各項工作要求、規范方法口頭領導要求,逐步到依靠規章制度來約束其事的“法治”。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也存在諸如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實行,制度不合理等諸多情況,影響了安全管理的正常運行。科學的安全管理方法應該遵循制度決策—實施執行—監督反饋—完善改進動態循環模式,確保博物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實,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發生。山東博物館安全動態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科學合理的制度決策,現代化的監督管理機制和安全文化普及宣傳。
科學合理的安全制度、決策,是進行動態安全管理的基礎。山東博物館在制定制度、決策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安全制度、決策要有預見性、權威性、可操作性、針對性、以人為本、全面性的特點。如此才能保證制度、決策的科學合理,整個安全動態管理的正常實施。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也就是說,任何一件事情,抓落實、見實效至關重要。博物館系統、科學、標準的安全制度將博物館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全部囊括,并予以規范,但整個安全制度管理體系的運轉需要制度的落實執行,同時必須有為保證這種落實執行的監督檢查與之配套,否則只會出現好制度“看的見,摸不著”,制度“休眠”現象。由于經費的不足、“亡羊補牢式”的問責制,以及政績導向使一些博物館領導對安全管理不重視,導致決策的失衡。安全工作難于出成績,所以一些領導沒有將博物館安全工作作為決策重點,致使安全政策扶植不利,安保資金投入不足,執法力量不足,執法力度不夠,影響了監管的效力,最終出現了制度落實的不給力。領導決策直接關系著博物館的全局安全,是博物館安全管理好壞的決定性因素。
安全文化是針對博物館安全而提出的一種新管理對策,博物館安全文化建設的意義就在于它解決的是“人的本質安全性”問題。博物館安全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通過綜合提升的全體員工的安全觀念、意識、思想、態度、知識、技能,達到全員在工作中的高度自覺自律。通過解決這個問題,進而實現博物館“物”的本質安全性和預防性對策的落實。山東博物館在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通過“時時、事事、人人”,有目標,有重點,連續性的安全文化普及,使得包括所有物業人員在內的全館職工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利用法律法規,獎金激勵等方法,從內到外進行安全文化的普及。通過大量安全文化知識的不斷普及,使每個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逐步提高,以點帶面,博物館的安全無形中又構建了一層防護網。
博物館安全部門雖然以安全為工作目標,但又作為窗口部門,接待服務工作不能小覷。博物館接待服務是其公共關系的重要環節,它的好還直接關系到博物館的整體形象。隨著國家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社會市場競爭的增強,國民對高品質服務消費的追求意識越來越強。參觀博物館的體驗很容易拿來同各類場所的服務作對比。尤其是當今自媒體極其發達的時代,服務稍有不到位,觀眾參觀不滿意,作為公共服務機構的博物館,便容易成為網絡“口誅筆伐”的對象,極易造成博物館社會形象的損壞。
當然,一個好的接待服務環境,可以增強博物館的親和力。架起一座人性化、溝通、交流的橋梁,可以帶來更多的參觀游客。公眾游客是博物館的服務對象,也是博物館生命所在。滿意的服務,優質的接待,可以使公眾更加熱愛、關心、支持博物館事業,成為博物館的積極宣傳者、博物館公共關系的聯絡員、博物館義務工作者、博物館資金的積極贊助者和文物標本的捐贈者。所以,一個優質的接待服務對博物館來說至關重要,直接關系著市場競爭條件下博物館的生存狀況。
山東博物館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接待服務環境。一方面,用心提供安全、干凈、舒適、體貼、周到的硬件設施;另一方面,著力提高接待服務人員的文明禮儀水平。為此,山東博物館專門制定了詳細的接待服務標準規范,從“硬件”和“軟件”兩個層面高標準、嚴要求,努力追求為提供觀眾最滿意的參觀環境。為此還設有館領導為組長的監督巡查小組,不定期對各項接待服務工作檢查監督,發現不合格、不到位的,嚴處負責人,責令及時改進。同時,設觀眾投訴箱,對投訴屬實的問題,按規定處罰。
博物館作為真貴文物的收藏地和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安保任務極其復雜嚴肅。尤其是近年來各種公共場所發生的恐怖犯罪事件呈多發狀態,嚴重影響著博物館和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博物館的安全管理中應該有一套成熟完善的安全應急處置系統,這套系統不光理論水平科學、合理、嚴謹、全面,更應具有實踐可操作性,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真正發揮作用,“召之即來,來之即戰”,高效的應對各類突發事故。
山東博物館制定了詳盡的安全處置應急預案,并設立了以館長為組長,包括保衛部,機電設備部,宣教部,辦公室成員在內的應急處置小組。針對突發性事件,能夠形成自上而下,分工明確,信息通暢的處置機制,確保突發性事件能夠及時、準備、合理處理。山東博物館應急處理以“預防為主”,注意事件發生前后的信息搜集與整理,以杜絕事件發生為首要原則,注重事件影響評估,重視事后處置。
山東博物館將應急處置分為,重大災害性事件危機處置(如地震、火災、恐怖襲擊),設備設施故障引發的危機處置(如電梯斷電,設施倒毀),節假日參觀安全的危機處置(如參觀人數超出博物館承受能力),服務引發的危機處置(如觀眾與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生糾紛),對特殊人群的應急處置(如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發生突發性病理實踐),群體性示威實踐等。通過對各類應急預案的處理程序的詳細、規范化,并定期的演練實習,確保真正事件發生時能夠得到妥善、及時的解決,保障觀眾、文物的安全,維護博物館的形象。
人材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博物館安全管理理論、實踐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專業人材在博物館安保實踐中的總結研究。但現階段,與博物館其它業務發展情況來看,博物館安全管理人材相對匱乏,因此,博物館應當重視安全管理人才的選撥、培養。
產生這種當前這種結果有多種原因。博物館安全管理屬于多種學科交叉的一門行業,它包含管理學、博物館學、心理學、安防、消防、人力資源、犯罪學等多門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全國大中專院校沒有相應的學科課程,所以導致了博物館缺少充足的博物館安全管理人才人材資源;博物館的安保部門,不屬于業務部室,安保管理干部在職稱評定、待遇增漲方面與其它業務人員存在一定差距。博物館管理學應用性較強,屬于較新行業,部分年輕人材看不到自我發展前途,再加上博物館領導層也未能重視博物館人才人材的培養。從而導致了博物館安全人才的流失,造成了整體上博物館人才的不足,進而影響了博物館安全管理理論的研究,不利于博物館安全管理——博物館安防事業的建設發展。
以人為本,人材戰略的成功與否是一個行業興衰的關鍵。各博物館應該加強博物館安全管理人才的培養,發現人才,關愛人才,全面提高博物館安防從業干部知識素質水平。通過強化行業內部交流,館際交流,增強干部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擴大行業在博物館范圍內的影響力和認可度,增強博物館安全從業干部的職業自豪感,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材,留住更多人材,發現更多人材。
博物館事業的蓬勃發展必然影響著博物館安全管理的改變進步。當前社會處于改革深水期,各種理論、科技不斷出現并迅速傳播;公眾維權意識增強,對公共體驗要求不斷提高;各種暴力恐怖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對博物館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的考驗;為了應對挑戰,現代博物館安全管理應該以提供博物館安全為目標,接軌市場化服務水平,重視人材培養,施行科學、現代管理方法,不斷實戰演練中,具備應對各種復雜恐怖犯罪及突發事件的能力。以此來為博物館事業繁榮蓬勃保駕護航。
[1]譚雙山.博物館安全管理探索[J].經管視線,2013(18).
[2]陸建松.論博物館接待服務中的公共關系[J].中國博物館,1995(04)
[3]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地區博物館接待服務標準及工作流程 [J].標準生活,2011,4.
[4]張微.博物館公共服務的標準化[J].博物館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