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波,王麗威
(佳木斯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俄羅斯即是與黑龍江省依山傍水的國家,又是經濟發展的強國。黑龍江省對外貿易往來最大的經濟載體就是俄羅斯,隨著我國與俄羅斯口岸經濟的增多,對外開放的沿邊貿易也就日趨成熟,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下,黑龍江沿邊經濟迅速崛起。黑龍江省在地理位置上屬于邊境區域,有利條件就是地理位置,在中國沿邊開放經濟帶中占有重要地位。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無論是在拉動經濟增長或加強中俄經濟合作,還是在中俄貿易協作區形成或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方面,其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分析黑龍江省沿邊開發開放區域的條件,針對黑龍江沿邊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有利于黑龍江沿邊經濟帶的快速發展。
2009年9月,中俄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年)》,綱要規劃包括口岸及邊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運輸合作、合作園區、勞動合作、旅游合作以及人文合作項目,并提出了一批在兩國地區間合作的重點項目。黑龍江省和內蒙古所處的地理位置都屬于邊境地區,更與多個國家接壤,這就為沿邊經濟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貿易平臺,為我國與俄羅斯進行口岸經濟對接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這一政策的推出,讓大家看到了國家對黑龍江省開發開放問題的高度重視。一邊是俄羅斯遠東開發政策,一邊是中國的東北擴大沿邊開放戰略,中俄兩國利益在此存在著巨大交匯,而中國黑龍江與俄羅斯遠東地區,自然成為雙方利益交匯點。因此,不僅要貫徹落實政府的扶持機制,更要做好相應的配套服務措施。例如,在投資、產業、財稅、外貿、國土資源和金融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開發開放政策;積極創新開發開放制度,包括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并鼓勵開展開發開放的試驗區建設。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山水相連,邊境線綿延3 000多公里,是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擁有25個國家一類口岸和10個邊境互市貿易區,通關便利,民間往來頻繁,使黑龍江省在開展對俄經貿具有諸多優勢,素有中俄經貿“橋頭堡”之譽。目前,黑龍江省正積極構建“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此舉將成為黑龍江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新的契機。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是打造以綏芬河—滿洲里—俄羅斯—歐洲鐵路和綏芬河—俄遠東港口陸海聯運為主的戰略通道,對接俄歐亞鐵路、發揮其最大運能,不僅運輸黑龍江和東北其他地區的貨物,還可以運俄羅斯和我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貨物。
當前加強中俄區域合作有著重要背景:一是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斷深化,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內5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這體現了兩國關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二是俄羅斯啟動了《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計劃》,經費總額超過10萬億盧布,這標志著醞釀已久的遠東大開發終于進入實施階段;三是國務院已批準實施《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標志著黑龍江省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沿邊開放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布局來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整體高于東北地區,所以與發達地區沿邊經濟貿易往來對比可知,黑龍江地區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處在絕對落后的狀態,要想讓該地區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和開放,就必須要加大沿邊口岸經濟的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革新和配合經濟發展的貿易需求。
我國對外貿易的開展主要來自于對外開放政策的推行,沒有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就不會有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是我國最早的口岸貿易來自于南部的沿海地區,并非東北區域,發展方式更是一帶多的模式,一個地區的實驗成功了,再將這種經濟收益上的成功向外部推行,國家政策也對這種發展模式提供幫助。拿上海地區為例,上海地處沿海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首批試點城市,它不僅地處交通樞紐,基礎設施更是過硬,對外開放的程度相對較高,加之國家的政策保障,很快就發展成為了大都市。比較東北地區而言,黑龍江省不在改革開放首批試點城市之中,對外開放的程度遠遠不及南部發達城市,沒有足夠的資金對基礎設施進行整改和建設,所以沿邊口岸經濟沒有充足的動力維持它的發展。我國對俄的經濟項目投資還不是很充分,并且黑龍江口岸經濟貿易的區域帶動性不是很強,這些矛盾都有待解決。
教育落后,人才匱乏是影響黑龍江省沿邊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黑龍江省沿邊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遼闊的疆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由于沿邊教育設施不足、教育資源匱乏等各方面原因,造成了黑龍江省沿邊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的長期落后,人口的平均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各方面人才極度匱乏。沿邊經濟持續發展后勁不足。
口岸經濟的發展已經提升為國家的戰略規劃,國家不但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更是為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所以黑龍江省一定要充分利用這個好機會,完善自身發展,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徹底升級基礎設施,合理利用國家優惠政策,推進省內城市化進程。對省內的經濟往來渠道做出系統的劃分,嚴格按照規劃和計劃發展。隨著黑龍江省口岸貿易和沿邊經濟往來的推進,應保障與俄羅斯合作渠道的通暢,提高貿易的水平和深度,為黑龍江省的發展再添動力。
創新對俄經貿投資合作模式,推進對俄合作向多層次、寬領域、縱深化發展。加大和境內外龍頭、巨頭企業的合作,共同開展對俄資源、能源領域的投資合作,壯大投資主體;研究利用聯盟協會、跨國公司、跨境園區,打造跨境產業鏈,深度開發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強境內外園區建設,發揮境內園區載體和牽動作用,形成完整的生產、加工、物流、結算服務體系,實現境內外園區聯動發展,推進一批對俄經貿合作區、保稅區的建設,加快提升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上規模、上水平、上層次。
按照“航空口岸與沿邊口岸優勢互補,水運口岸與公路、鐵路聯動發展,內陸口岸與沿邊口岸銜接互動”的思路,進一步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口岸整體功能,全面提高沿邊口岸通關過貨能力,加快開辟新的國際水運、路運、空運航線,構筑“路海聯運“”江海聯運”大通道和空中國際大通道,以大通道、大通關促進大開放大發展,使我省成為對俄經貿“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樞紐。
整合區域性人才市場資源,建立沿邊地區人才交流信息平臺,形成統一開放、互聯互通的人才大市場。創造環境,積極引進外來人才,立足沿邊地區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其比較優勢,堅持與時俱進,加強對外交流,建設一支飽含激情、敢于擔當、善于創新和團結協作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尤其要注重引進有國際化視野的高層次經營管理和企業家領軍人物、團隊,積極培養高級技工以及金融、物流、商務等方面的緊缺人才。
[1]高志匡.略談口岸資源在沿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金融經濟,2013,(5):107-112.
[2]張志強.黑龍江省沿邊開發開放問題的探討[J].商業研究,2013,(2):45-46.
[3]韓露.黑龍江省沿邊開發開放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9):38-39.
[4]晏青.淺議口岸經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涉外稅務,2013,(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