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影
(公主嶺市溫州章漢學校)
談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常 影
(公主嶺市溫州章漢學校)
備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教案是教師根據大綱與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層次構思制定的教學文件。教案構思設計具有科學性、合理性,根據教材特點和單元重點確立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要具有靈活性和趣味性,正確發揮教師課堂的主導作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討論空間,使每位學生能具有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對知識探究的興趣,把學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學中來,增加課堂的凝聚力,達到各位同學積極開動腦筋,踴躍發言,不留死角,形成良好、互動的課堂氛圍。教師既要把握課堂全局,也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析學生在掌握知識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個人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的工具,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識字和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為此,小學生入學處于語言和思維發展的最佳時期,語言表達及思維能力遠遠地超越了識字、寫字能力。教師必須以漢語拼音教學為先導,以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創立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聽、說、讀、寫訓練,達到讀、寫、拼準確,為學生打下標準的漢字讀音基礎,為學生借助課文下標拼音自主拼讀學習和使用詞典工具創造條件。要以現代漢字形、音、義三方面的規范為基點,引導學生掌握漢字音、形、義的認識規律,加強識字與聽、說、讀、寫的聯系,使識字與語言能力及各種智力和諧發展。使學生在情境中強化對生字的記憶和理解,感悟課文作者的情感。同時,要加強培養學生使用字典能力,指導學生借助字典閱讀班級“圖書角”的課外讀物,充分發揮漢語拼音在自主學習的作用,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漢字音、形、義的特點和規律,達到讀音準確,書寫規范,理解詞義,豐富詞匯,為提高他們自主閱讀理解能力創造條件。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老師對話的過程,這就揭示了閱讀教學是以教材為媒介,實現教師、學生、教材的對話交流,充分體現學生課堂的主體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去挖掘教材,為學生閱讀提出問題,使學生在閱讀中品味、感悟、探究課文作者的寫作方法,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學習《蘇武牧羊》課文中,蘇武心靈上受到的殘酷的折磨和他堅貞不屈的態度,你對蘇武窮困與愁苦的生活環境有何感受等問題,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提出新問題,才能達到在閱讀中與課文作者情感交融,走進文章,產生共鳴。這樣不僅強化對課文寫作方法和詞句的理解,也被蘇武身在異鄉流放于荒山野原19年艱苦,表現出鐵血男兒,錚錚傲骨,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祖國,造就偉大的精神感染,對蘇武堅貞不屈的精神產生敬意。也為課堂討論積累了豐富的材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語文知識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作文是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是教師語文教學水平的具體體現。如:記敘文寫作教學,要抓住時間、地點、人物及起因、經過、結果進行記敘文寫作的特點,導入要簡單新穎,講解要精練,分析要透徹,重點突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各種文章的寫作要點,多寫作,多批改,強化寫作訓練,引導學生走進圖書館,多讀書,在讀書中吸取精華,引導學生關注現實,貼近生活實際,注意觀察,把自己在班級、校園、社會親身經歷、所見所聞的事例能夠正確選材擬題,運用掌握的知識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作文批改工作走進教室,走到學生中間,使同學享受老師面對面的作文點評指導,充分發揮老師作文點評對學生的指導和激勵作用。利用課余及自習時間進行耐心細致的輔導工作,及時糾正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這樣勢必在學生中間形成寫作的浪潮。在寫作中摸索、總結、掌握寫作技巧,積累詞匯量,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語文教師承擔著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雙重任務。我們要在教學大綱規范下,認真構思教案,做到因材施教,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消化理解知識,擴展思維空間,激發探究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楊玉娟.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科技創新導報,2013,(36).
[2]王文平.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關系.科技創新導報,2013,(05).
[3]施斯.小學語文中段識字教學淺談.中國校外教育,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