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冬萍,韋劍鋒,2,王 萌,2
(1.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2.廣西科技大學)
課堂教學是我國高等院校最主要的教學形式,也是高等院校各個教學環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術和思想,同時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規律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的重要途徑。它是整個教育教學體系中的一個核心環節和根本保證,是高校人才培養和教師素質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徑,對實現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王偉文提出課堂教學三論,認為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應該是有思想、講學術和重方法的。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的產物,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大部分獨立學院已經由規模擴張階段進入了內涵提升階段,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就業競爭力等在獨立學院內涵建設中均屬于關鍵因素,而獨立學院由于其特殊的辦學特點和規模增長過快等原因,生師比過大、資金短缺、教學管理不規范等制約獨立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也愈發凸顯,這些制約因素帶來的問題都直觀地反映在課堂教學中。以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為例,分析當前獨立學院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引入改革實例和成效,為獨立學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規范課堂教學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
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成立于2002 年,在校生已逾萬人,現有本科專業30 個,以工科為主,涵蓋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和藝術學五大學科門類。辦學以來,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師資隊伍不斷加強,教學管理日益規范,教學秩序保持良好,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590 人,其中自有專任教師249 人,占專任教師數的42%,母體學校教師290 人,社會聘任教師51 人;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195 人(正高職稱43 人,副高職稱152 人),占專任教師數的33.05%;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人員359 人,占專任教師數的60.85%;具有行業資格或相關企業工作經歷的人員104 人,占專任教師數的17.63%。
學校嚴格按照本科教學工作規程審核主講教師資格,嚴格貫徹主講教師資格制度,新開課教師須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2014 年度,全校累計開設本科生課程3907 門次,其中教授授課137 門次,副教授授課713 門次,具有高級職稱教師承擔本科課程門數比例為21.76%。
學校絕大部分教師都能認真對待課堂教學,但也有部分任課教師缺乏責任心,甚至漠視學校規章制度。2013 年度,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發生17 起教學事故;2014 年度,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發生5 起教學事故。
2014 年,學校在校本科生人數為10116 人,生師比為17.14:1,符合教育部26 號令文件要求。大部分學生課堂紀律性良好,少部分基礎知識較差或學習自律性差的學生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常有曠課和厭學現象,這類學生常出現多門課程補考現象。
學校的日常教學運行經費主要源自學生學費。多年來,學校董事會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每年根據預算撥出一定比例的辦學經費用于日常教學運行經費,教學建設投入基本有保障。
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師資隊伍結構特點為外聘教師比例大,自有教師中年輕教師(40 歲以下)居多。個別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授課缺少吸引力。這類教師主要分布在外聘教師中,外聘教師參與學校的教學活動時間和精力受限,課程教學改革積極性不高,一些外聘的老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后,存在授課枯燥無聊、照本宣科等現象,不能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獨立學院的學生具有“三強、三弱”的特點,即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辦事能力和協調能力,但多數學生文化基礎、自我約束能力、學習習慣養成較弱,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和學習紀律欠佳,學習氛圍不夠濃厚。部分學生對所學的專業和課程不感興趣,缺課、曠課現象嚴重,抄襲作業,應付考試甚至作弊。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或在課堂上玩手機、睡覺、看課外書、不做筆記等,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學習比較被動,“隱形逃課”現象比較普遍。
2014 年,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獲批為廣西高校整體轉型試點4 所院校之一,成為廣西唯一一所進入廣西整體轉型試點的獨立學院。按照“人才強校”思路,學校堅持培養和引進并舉,旨在造就一支自有教師后勁能力強、外聘教師優秀負責、適應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需要和德才兼備、結構優化、精干高效、富于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目前在不斷加大自有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力度,逐步降低外聘教師的比例。
對外聘教師實行獎罰制度,制定了《關于聘請院外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管理辦法》,外聘教師同樣納入學生評教及年度教師考核中,對優秀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對出現教學事故的教師視情節嚴重扣發課酬,對多次違反教學紀律且極不負責的外聘教師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三年內不再聘用其進行教學。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學校宏觀指導,建立任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三位一體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及不同個體,采取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引導教育,特別是注重提升專任教師的人文情懷,促進課堂教學由傳統的“占有式”向先進的“生存式”改革,以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欲,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其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學習觀,促進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目前,學校雖然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課堂質量監控體系,對課堂教學的各個主要環節進行監控,相關規章制度也逐步完善。但是,如何理順院系兩級教學管理部分之間的關系,調動二級系部的積極性,明確職責和權利,使各職能部門及教學單位在課堂質量監控中形成合力,如何健全教學管理評估體系,如何更好地將督導評教和學生評教結果等數據進行整合,如何排除外界因素干擾加強制度執行力,如何制定更完善的激勵政策減少教師隊伍的流失,這些問題都將影響獨立學院的課堂質量,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獨立學院是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外部環境的一些非教學因素對獨立學院辦學的各個環節都具有非同尋常的作用。影響獨立學院持續健康發展的主體因素很多,包括教育部、教育廳、地方政府、申辦方、投資方、獨立學院自身、學生、家長、社會、獨立學院教職工等。按教育規律而言,辦學的主要動力應該來自于獨立學院內部,但現實情況是外部力量對獨立學院的發展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特別體現在政府、申辦方、投資方方面。如何加強政府層面的宏觀指導和政策支持,如何促進申辦方和投資方形成教育合力,凝聚共同的發展愿望,統一發展思路,如何讓獨立學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這是獨立學院面臨的共同難題。
符安平,黃玲娟,蔣耀輝.大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