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亮
(新疆阿勒泰地區第二高級中學)
我從兩個方面,闡述我的觀點和看法。
1.作為教師來說,要深入研究高考大綱,仔細探究近幾年的高考題型、知識點、數學思想方法、通法,從而把握高考數學的出題趨勢。
2.針對學生基礎弱的特點,在復習過程中,要勇于“舍”,在章節的復習中,把題型分為:簡單、中檔、難三種情形,舍難重簡單,適當地講解中檔題型,做到“有舍才有得”。
3.轉變觀念,題海戰術已經不適合現代教育了,講解題型的過程中,注意兩個方面:運算和分析,比如,一道題講解完成后,讓學生來思考敘述,題中考了幾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又是怎樣聯系起來的?解決這個問題過程中又運用了哪些運算?作為教師要有耐心,要反復地給學生總結運算方法和數學思想方法。
4.要搞清高考數學,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分析和研究哪些題是我們學生能夠把握的,哪些是我們學生必須要舍棄的,每講解完一套模擬試題,和學生一起分析探討,哪些是我們有把握得分,哪些是我們后續學習中潛在的得分題,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5.對于解答題,我們首先要掌握評卷老師的給分依據,步驟的采分點,比如,直線與圓錐曲線的解答題中,往往設點坐標,聯立方程組、判別式、根與系數的關系,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把握的采分點,我們要引導學生去爭取這些采分點。
6.在教學中隨時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地給予鼓勵和鞭策,樹立信心,有時和他們談談心,也是必要的,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高考中多得分。
1.首先要做到認真聽講,怎么聽?那就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看和思考是同步的,看的是板書,思考的是算法和分析,要及時地記錄關鍵的公式和步驟。
2.要想做到“事半功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認真地、反復地做老師上課講的題,及時地進行反思和總結,嘗試假如你是老師,該如何地講解這道題。每天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運用,我想起了《論語》中的一句話“溫故而知新”。
3.完成每一天的學習任務。怎樣才算完成?就是不留疑問,不僅僅是搞懂老師講的題,而且能夠獨立完成,同時還要及時地自覺完成某題的知識點的延伸,多問,多討論,多思考。
4.要學會考試。會做的題,反而不要貪快,要仔細認真,避免出現粗心大意。出現不會的題,要穩住自己的心態,穩扎穩打。解答題要把第一問作為重點,第二問的關鍵是寫出步驟的采分點。
5.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態和吃苦的精神,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樹立信心和毅力。
對于新的一屆高三學生而言,數學是多數學生頭疼的科目,其實數學沒那么可怕,只要方法得當,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