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倩 (張家口市標準化所,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所謂企業標準化管理就是“為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簡單地說就是依據國家關于標準化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結合自己企業的管理方式,找到一套適合自己企業經營發展的管理制度,這套管理制度要得到大家普遍的認可,要有大量實踐成功的例子,主要在于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科學,更加規范。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企業要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是有很大難度的,所以企業要自力更生,不斷摸索,不斷學習,為自身建立一個標準化的企業管理模式,規范企業的管理制度。
(1)如果企業的管理規范制定不清,人員分工不明確,紀律不嚴明,企業的運行將陷入混亂,進而導致企業的工作效率低下,產品質量和檔次無法提高,難以融入到市場競爭中去,最終企業將被淘汰出市場。
(2)建立企業標準化管理體系對于企業的內部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企業有著標準化的管理體系,首先在生產成本上就可以減少一大筆物力財力,然后就可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檔次,進一步的就能增強生產效益。產品是企業經營的關鍵,企業產品生產制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效益。企業的標準化管理具有流程一體化的優勢,可以及時發現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企業標準化化管理是一套提升企業整體效益的管理體系,所以它包括的內容是全方面的,既涉及到企業工作人員的管理,比如企業職員的職業素質、崗位職責、崗位考評等;也涉及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比如企業形象管理、組織管理、行政后勤保障管理、技術研發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經濟合同管理等。企業標準化管理關聯到企業的方方面面,是企業經營效益提高的基礎,是企業走向良性發展軌道的指南,要做到企業標準化管理,就要在依據國家關于標準化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結合企業自身的狀況,從技術管理、生產管理、人員管理、設備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營銷管理、制度管理等多個方面逐層深入,設立一體化的標準化管理辦法,編制適應本企業發展的標準化管理體系。
將以上的企業標準化管理內容加以整合,企業標準化管理也就是對由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這三大標準體系所構成的企業標準化系統的設置與運行。企業標準化管理中技術標準占據核心的地位,對于其他的管理標準有著重要影響。企業標準化管理中管理標準涉及到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各個方面,是將企業的各個運作部門聯系起來的關鍵。而企業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中的工作標準則是對企業職員的管理標準,它對職員的工作范圍、權限、職責、質量、等有詳盡的管理措施。將這三個方面的標準設置合理、科學,也就等于該企業的標準化管理體系成功建立,對于企業將受益無窮。
但是建立好了企業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之后,如何實施好企業標準化管理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一要協調好企業的標準化管理與企業其他管理工作的關系,要做到兩者互相融合,互相提高。
二要做好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宣傳貫徹工作,讓大家了解它的重要性和優勢所在。
三要加強標準化管理的專業人才培養,讓整個管理團隊更加科學專業。
四要將標準化管理與企業職員的激勵考核機制相互結合。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賞罰分明,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企業的標準化管理在企業的管理以及經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是企業管理是否科學合理的重要標準。因此,企業要格外重視管理的標準化,為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爭取更大的優勢。
[1]李蔚吳旭明葉瀧澤.《KPO標準化管理》.
[2]張健偉.《標準化管理的7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