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剛 吳金啟 張建祥 馬捷婷 劉倩倩(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大港物探處,天津 300280)
石油物探工作區域大多分布在沙漠、山地、戈壁、灘涂、深海等人跡罕至的地區,工作條件艱苦,環境惡劣。以筆者所在的大港物探處為例,其主營灘淺海地震勘探業務,施工區域主要為灘淺海過渡帶地區,施工區域遠離陸地,受潮汐、風浪及風暴潮影響,施工條件極為艱苦,危險性大,人員還要經受暈船、活動受限、長期遠離家人等考驗。因此加強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的物探隊伍,是適應石油物探工作性質的客觀需要。
基層隊伍是企業的生存之本、發展之基、效益之源,更是石油工業的老傳統、傳家寶,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石油物探企業來說,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才能不斷適應國際、國內業務發展需要,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只有建立一支硬作風的“鐵人式”員工隊伍,才能不斷發揮優良傳統優勢,提升石油物探企業品牌競爭力。
企業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接力奮進的過程,當前時代的發展對于企業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新的任務。近些年來伴隨著石油物探業務的不斷發展,石油物探企業需要更多地將業務擴展到國際市場,與許多國際石油大公司同臺競爭,這就對我們的企業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企業人才外語能力、管理知識、業務水平等綜合素質提出更多挑戰。企業競爭的核心在于人才隊伍的競爭,要適應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需要,就要與時俱進,大膽改革創新,提升人才隊伍的素質,打造一支“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強有力的石油物探隊伍。
石油物探企業員工大多來自于祖國的五湖四海,人員的習慣、風俗和思維習慣彼此不同,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隨著石油物探企業的不斷發展,員工隊伍的不斷壯大,用工制度的逐漸豐富,石油物探企業人員結構也漸趨復雜,尤其是流動性人員如季節工人數的不斷增加,對員工隊伍管理和建設都帶來了新的困難。
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目前的企業員工承擔著來自于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壓力,如買房、婚娶、工作晉升等,促使他們在考慮問題時更加理性務實,注重實際和個人利益。傳統的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來統一員工思想、增強員工凝聚力的實施效果逐漸不明顯,需要轉變傳統思路,采取更為有效、直接和務實的隊伍建設方式。
企業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要做好企業隊伍建設,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員工業務素質。伴隨著今年來一些石油企業興辦的石油技校陸續關閉,出現了一些石油企業引進的人才無法直接接受專業培訓,主要能靠平時的短期培訓和師傅言傳身教,這就需要加強日常的人才隊伍管理和制度建設,為人才成長成才提供更多有效平臺。
首先要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建設,多培養一群接受過系統訓練、取得國家資格證書的人力資源師和企業培訓師,強化企業人才培訓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其次是建立人才成長機制,包括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職業技能鑒定體系以及培訓、鑒定質量保證體系等。最后是建立人才激勵和約束機制,包括薪酬激勵、晉升激勵、典型宣傳等。
要加強人才培養,強化隊伍建設,需要建立、完善相關的隊伍管理、人才培養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嚴格把規章制度和上級的要求貫徹到職工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去。通過建立、完善隊伍管理制度,加強員工隊伍科學化管理,有效約束員工行為,提升隊伍的執行力。通過建立、完善人才培養制度,為人才隊伍培養、疏通人才晉升渠道提高保障。
要發揮石油物探企業優良傳統、作風優勢,結合員工隊伍需求和特點,有效將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要加強改革創新,不斷思考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思想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選擇有效載體,強化宣傳教育效果。
企業想要確保基業長青,就必須做好隊伍建設工作,保證企業發展的活力和后勁。隨著黨和國家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石油物探企業的改革轉制必將為員工隊伍管理帶來新的變化,提出新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緊密結合實際,與時俱進,進一步完善、強化企業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