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廣義(遼河油田興隆臺工程技術處作業一大隊,遼寧 盤錦 124010)
在油田開采過程中,井下作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井下作業的質量需要嚴格控制,只有確保了高質量,才能確保為油田開采的水平提供有利條件。在進行井下作業時,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在井下作業過程中,要時刻做好環境的防污染措施,以便可以很好的保護環境,這樣一來,可以確保井下作業以及油田的開采工作可以持續進行。
井下作業所造成的污染,具有種類多、擴散性強、范圍廣的特點,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污染源的種類比較復雜,并且在其排放過程中不集中也不連續。
井下作業中,主要污染源有:
落地原油一般產生于擺放管桿過程中、提下管柱過程中和管噴過程中。它對地面環境的影響比較大,不容忽視。
在沖砂、洗井和壓井施工過程中,其排放的廢水中一般都含有原油,一般情況下,一次洗井工作,就會產生20立方-80立方的廢水,這些廢水會直接對地下水和地表徑流產生污染。
廢泥漿是井下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污染源,一般產生于側鉆、新井替漿過程以及壓井過程中,井下工作所產生的廢泥漿一般很難通過自身進行降解,因此對土壤的影響非常大,會導致土壤鹽堿化以及板結等現象。
酸壓工藝過程中以及酸洗管線過程中所產的廢酸液對使土壤酸化,PH值迅速降低,從而影響植物的生長,同時也會使植物中毒以及被燒傷。廢壓裂液中所含有的成分較多,含有原油、化學藥劑以及地層水,不但污染土壤和水源,同時對植物和人類都產生影響。
抽油桿和提油管中,都存在大量的臘;壓裂施工中和沖砂施工過程中也都會產生大量的砂。臘和砂這兩種污染源會對土壤造成污染,土壤解構遭到破話,不能生長新植物。
在進行油田的井下作業之前,我們要對該地的地質情況、作業所需的機械設備、井下解構、技術人員操作水平等方面進行認真的分析。對于作業中容易污染環境的環節要著重看管與重視,做到心中有數。在油田開采的技術方面,要進行不斷創新,對于一些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的油田井下作業的技術要大力引進,然后制定出有效的防控污染的清潔方案,從源頭上,對污染源進行控制,進而切斷污染源。
2.2.1 帶壓作業技術
油田井噴后,為了平衡井下的壓力,技術人員一般都會選擇合理密度的壓井液。對壓井設備進行創新,通過配套井下機具、橋塞和堵塞器來對井下控油管的壓力進行控制,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井下作業的效率,對于液酸和液壓液的使用量也大大降低,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2.2.2 環保循環沖砂車
這種環保循環沖剎車利用動力系統以及三缸柱塞泵,對含油廢水進行沖砂處理,將經過沖砂處理后產生的原油在返回到儲油罐中,減少排放,從而達到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的效果。
2.2.3 洗井廢水處理技術
洗井過程中,非常容易產生含油廢水。針對這種情況,工作人員一般采用將含油廢水現場處理,將含油廢水引入到洗井車內進行凈化,在通過泵車重新輸送回井內,從而達到將含油廢水進行凈化和分離的目的。
2.2.4 抽油桿刮油技術
利用雙層壓蓋所具有的的彈性和屈服性的特點,減少抽油桿中的間隙,從而將抽油桿上附著的油污進行收刮。
2.2.5 井口導流技術
在抽桿和油管中,加入一個桶形的容器,用它來承接油水。在提下油桿過程與油管過程中,容器的內側會與油桿和油管緊密相連,將產生的油水引導進制定的地點。
在工作過程中,每個工作人員都不能大意,在提升自己的工藝水平的同時還要提高技術水平。在作業時,要嚴格遵守作業中的規章制度和要求,不能麻痹大意,對于井下作業的每個環節都要做到最好,都要重視,這樣才能保證井下作業的工作質量。不斷對井下作業的技術進行創新,通過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運用到工作當中去,加快井下作業的工作效率,提高周圍的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生態的長期穩定性和安全性。每個工作人員在長期的工作中都要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同時吸取他人工作中的長處,不斷摸索,揚長避短,在作業中對污染物和污染源進行嚴格控制,這樣才能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井下作業的工作效率,為了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同時也為了保護井下作業周邊的生態環境,每個油田井下作業的工作人員都要對污染物和污染源的排放進行嚴格控制,并且對于井下作業的技術要不斷進行創新,找到控制污染源的有效措施,解決排放問題。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井下作業技術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對環境管理制度的不斷嚴格,油田開采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問題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得到有效的控制,進而提高石油的利用率,也保護了周邊生態環境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邱勝軍,盛利,殷顯飛.淺談油田井下作業的污染防控[J].勘探開發.2012.(06):167.
[2]郭慶磊.淺談油田井下作業的污染防控[J].化工管理.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