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史海強 韓靜
(1.河北碧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11;2.河北冀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3.河北冀電電力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35)
煤化工是采用化學方法將煤炭轉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產品或半產品,而后進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產品或石油燃料的工業。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對水資源、生態、環境等配套條件要求較高,在其規劃和實施過程中,應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實現資源開發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影響評價是采取科學方法及技術,以預防及降低工業生產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及破壞為目標所進行的一項綜合性評估[1]。本文對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應重點關于的幾個問題進行論述。
針對需要發展煤化工的區域,應切實做好總體規劃、煤化工基地的選擇以及規劃環評的編制工作。首先,應充分考慮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強化煤化工基地選址工作,必須嚴格限制在水資源匱乏、水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發展煤化工。其次,應做好煤化工基地的產業規劃和規劃環評,嚴格執行國家關于能耗、環保指標等市場準入門檻的規定,新建和改擴建煤化工項目在產業規模、裝備技術水平、環保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上必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時大力推進區域集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實現園區集中治理,確保有效保護區域整體環境,降低區域環境風險。
應結合區域規劃環評結論,分析建設項目與環境承載力的相符性。項目建設規劃布局應關注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結合項目特點,分析項目污染物排放與區域的各環境要素的承載能力(環境容量)的相符性,從區域環境(生態)、資源整體角度分析項目建設存在的制約因素,提出進一步調整優化的措施與建議。
煤化工是一個水資源消耗量較高的行業,一些大規模煤化工項目用水量一小時可以達到3000t[2],而我國水資源和煤炭資源分布極不均衡,除西南地區云南、貴州等地區外,煤炭資源和水資源基本上呈逆向分布。煤化工產業發展應以水定產,適度發展,確保水資源平衡。煤化工項目建設,應先行水資源論證,明確用水的保障性。
西北地區往往面臨地表水環境容量有限的問題,有些地區甚至沒有可納污水體。因此煤化工污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是廢水處理問題,對煤化工項目的水污染控制,應立足于不惡化地表水質量、不污染地下水,將污染限值在可控范圍內。
對于煤化工項目而言,強化水的循環利用,既有利于減少新鮮水資源的消耗,同時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水外排量,降低廢水排放對水環境的不利影響。因此,應大力推動企業加強水的循環利用,在摸清各裝置用水要求的前提下,對廢水實施分質處理,經過初步處理的廢水優先回用于對水質要求較低的工藝環節,無法回用的廢水實施深度處理,再根據其水質特點進一步回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資源。
環境保護措施應進行多方案比選與技術、經濟論證,推薦最佳方案;采用已有同類產品產生的廢氣、廢水、固體廢物處理運行實例,論證本項目實現長期穩定達標排放措施的可行性。應充分考慮調試期間的事故性排水;強化對廢氣的治理措施可行性論證,尤其要采用目前先進的減少H2S、NH3等惡臭物質的無組織排放措施,分析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按《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導則》的要求,認真做好建設項目的環境風險評價,制定項目的風險防范措施與風險應急預案。調查統計國內外其他同類產品、裝置風險事故案例,說明發生風險事故的類型、原因及概率,識別工程生產全過程所有風險環節及因素,給出有毒原輔材料、中間產品或產物、最終產品或產物的總量或貯量,識別并列表給出所有重大風險源與風險評價因子,認真核查破裂泄漏、火災、爆炸情境下的最大可信事故源項,給出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估值;預測最大可信事故對各環境要素造成的后果,給出造成的后果范圍及程度,估算最大可信事故的風險值與風險可接受性,并在此基礎上從環境風險角度論證工程選址與總圖布置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開展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時,首先要從宏觀規劃及規劃環評的角度出發,保證產業布局的合理性;然后從區域環境承載能力相容性、水資源保障方面論證,同時應做細致的工作,通過水的循環利用、污染防治措施論證以及風險評價等,使整個項目的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1]馮夕悅.淺談煤化工項目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幾個問題[J].農業與技術,2013,(5):220-220.
[2]葛德禹,孫延輝.西部地區煤化工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管理的要點[J].石油化工建設,2013,35(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