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光,蘇文才 ■吉林省紅石林業局,吉林 樺甸 132405
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將森林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兩大類,實行分類經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林業發展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公益林主要發揮生態功能,商品林主要發揮商品功能。作為劃定的商品林經營區,怎樣利用好商品林經營區,怎樣培育好商品林,怎樣提高商品林經營區林地利用率和產值。是我們林業工作者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課題。森林具有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功能。森林可以為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和多種林產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木材的樹、材種的需要也在不斷的變化。原來的木材主要用于建筑,現在卻主要用于裝飾。以前紅松暢銷價格又好,現在卻遠不如柞、曲、椴、楸等樹種,尤其柞、曲的價格較從前漲了幾十倍,從前廉價的楊、樺木價格漲幅也很可觀,這在幾十年前都是無法想象和預測的。
社會在發展,歷史在延續。再過幾十年或上百年以后,人們對木材樹、材種的需求又將如何?應該說也是很難預測的。森林是可再生資源,但他需一個緩慢的生長過程,個別樹、材種需上百年。應該如何搞好商品林的培育工作,以適應永久的市場的需要,這是當前和今后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林業同其他行業不同,其他行業可以隨著市場需求而隨機或在較短時間內進行轉產或更替產品,來適應市場需要。而傳統林業則不行,因為它沒有其他行業產品的那種靈活性。將一株小苗栽到地上,需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產出產成品,一株小苗一經栽到地上成活就確定了它產出產品時的樹種和價格。因此,對于一塊宜林地來說,造完林后就基本上決定了它產品的樹種和價值,可又有誰能從幼苗、幼樹時就能判斷出該樹種成熟時的價格呢?應該把商品林經營區的森林最終培育成以闊葉為主的針闊混交的近自然林。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林地利用率,才能使單位林地面積產出最大化,從而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怎樣才能把商品林經營區的森林培育成以闊葉為主的針闊混交的近自然林呢?要綜合培育好商品林,首先要從造林抓起。我局近幾年以曲柳、云杉和紅松為主,但造林存活效果都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初值密度不夠,設計擇伐補值密度是1000/公頃,每公頃可提高到3000-5000 株,要以多取勝。再者,樹木在幼齡林階段喜歡密生長,干形好,生長快;二是適地適樹做的不好,造林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在經營小班內,什么地方適合什么樹種就造什么樹種,否則就不會提高成活率。三是與伐后郁閉度有關,作為擇伐補植屬冠下造林,冠下要有一定的空間,否則即使造進去也很難成活或生長,如果天然更新更需要一定的空間,否則也很難成功。對商品林的經營,應該突破現有常規。目前商品林中的成過熟林分的林相看,大部分屬于單層成過熟林,且搞過低強度擇伐,這樣的林分中大徑木不多了,公頃蓄積量也不高。林齡仍然較高,生長緩慢,生長量低下。對這樣的林分搞擇伐,不應該低強度,把強度控制在50%左右,伐后郁閉度控制在0、4—0、5 左右,這樣可以提高林內的光照和溫度,有利于天然撒種促進天然更新。待冠下更新樹木達到幼齡林階段時,可實施幼齡林透光撫育伐,撫育時可割除部分散生木;達到中齡林階段時,可實施第二次擇伐(中齡林生長撫育伐),這次采伐要把第一次采伐保留下來的樹木全部伐掉。伐后保留木都是第一次擇伐后人工補植及天然更新保留的樹木。伐后在進行一次人工補植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最終達到兩次采伐將該地塊上的樹木更新一遍,輪伐期在45—50 年為宜。按照這種經營模式經營,優點:一是采伐方式為擇伐,可達到青山常在的目的;二是輪伐期長,可減少對林地和保留木的破壞和損害;三是人工補植可增大珍貴樹種的比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可使樹種多樣化;四是可節省人力、物力,又能形成較好的林分。
要綜合培育好商品林,二要從撫育做起。對于一塊造林地也好,還是擇伐后補植的跡地,將來能成為什么樣的林分,能否在單位面積的林地上產出最高價值的木材,都與撫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對補植后的造林跡地的幼撫,一直采取“二、二、一”三年五遍鏟樹苗的撫育方式。然后是割大穴,直至新增成林進檔為止。這種撫育方式是不合理的,也是得不償失的,幼撫鏟樹苗時浪費著人力和物力,給小苗帶去了傷害。如果給樹苗除草既不利于成活也不利于生長。它需要其他植物的伴生,其他植物的枯枝敗葉腐爛后生成有機肥料恰好供給肥料,使他生長后勁十足。經實地觀察,鏟苗的被傷苗的多,高生長差,側枝多干形不好;沒鏟苗的高生長好,側枝少干形好。基于上述原因,對于商品林擇伐伐區實施擇伐補植是必要的,它可以補造一些珍貴目的樹種,提高林分質量,從而提高林地的生產力;打破商品林擇伐設計常規,增大采伐強度至50%左右是合理的,它可以通過兩次采伐將經營林地上的林木全部更新一遍,從而延長了輪伐期限,減少了人為對林地和林木干擾,由于采伐強度大,可以更好地促進天然更新,使林分樹種多樣化,以適應市場需要;擇伐補植后的幼撫(鏟樹苗)是沒有必要的,補植后應實施封山育林,待人工苗和天然苗長至針葉1 米以上闊葉2 米以上時進行幼撫割灌定株,按照幼齡林密生長道理,控制一定的株行距和公頃保留株數,割除灌木保留喬木;割除非目的樹種保留目的樹種;割除生長劣的保留生長優的。然后適時進行撫育,逐步地去劣留優,直至下一個輪伐期。
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樹種、材種齊全的高價值的商品林;才能滿足不斷發展的國家建設和人們生活的需要;才能適應永久的市場需要;才能振興林業事業。
[1]祝瓊.《宿松縣商品林發展現狀及可持續經營對策》現代農業科技,2013(13).
[2]蘇成雙,趙曉芝,趙玉庫.《淺議商品林建設的發展思路》黑龍江省森林與環境科學研究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