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鹽城工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0
梁維修加固是道路橋梁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該門課程與實踐聯系非常密切,對于學生以后工作有非常大的用處。然而一些學生專業基礎課程學的就不扎實,因此在學本門課程的時候就如聽天書一般,慢慢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對本課程的教學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對于如何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從事本課程教學的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本人一直從事橋梁維修加固的教學工作,以下針對本課程的特點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
首先對于《結構設計原理》和《橋梁工程》等基礎課程,有些學生學習的就不扎實,在學習本課程的時候就會感到吃力;其次學生本來就對本課程缺乏學習興趣,積極主動性不夠;最后是學生意識不到本門課程的重要性,認為在本科階段只把一些基礎課程學好就可以了,殊不知恰恰是這些專業課程的知識,在以后工作中用到的更多。
確切的說本門課程更注重實踐,然而一些教師從來沒去過工地或者就沒從事過橋梁維修等工作,因此在講課的時候只會照本宣科,只能講一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能理論聯系實際。學生一聽和書本上講得一模一樣,就沒有新鮮感,會打消學習的積極性。
一直以來,教師們都習慣在”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下授課[1],或者用念ppt 的方法來授課。老師在上邊滔滔不絕講,學生在下邊卻入云霧中,根本不知其所云,缺乏和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并且由于缺乏模型,講得太空,不夠生動和形象,學生聽著如催眠曲一般,很快就進入夢鄉。
現在大學的考試,千篇一律,要么是考試,要么是讓學生寫大作業。這樣做只會讓學生成為考試的機器,并且僅僅以一份試卷或者幾個問題來判定學生對本門課程掌握的好壞,這種考試顯然不能真實,全面的反應所有學生的素質。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怪招,一場考試下來,滿屋子都是紙條,這種現象在各個大學都不是特例。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學好本門課程就需要學生首先對本門課程產生興趣。產生興趣的因素有多種,本人認為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本門課程對以后的工作非常重要,肯定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建議老師在上第一次課的時候,首先闡明該課程在以后工作具體的應用,可以舉一些實際的列子加以說明。
本課程和實際聯系的比較緊密,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舉一些生動形象的實例作為突破口,這樣把不僅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且使一些理論內容學起來也不至于那么枯燥和無味。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前的板書教學已經不能滿足要求。本課程的教學教師在授課前,應該現場錄制一些橋梁維修與加固的視頻,并且把他們加入ppt 中。這樣教師講課也不太費力,并且學生聽的時候也有興趣,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自己主動性。
現在大學的考試方法千篇一律:“考試成績+平時考核”,學生在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到最后考試背一下教師劃的重點也能輕松過關。這顯然達不到該課程的教學目的。因此本課程建議采用每章結束之后,學生自己去網上搜集一些資料,到最后匯總成一篇維修加固的方案,把這作為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平時考勤占10%最終考試成績占40%,以這種考核方式來考核學生,讓學生每章都學有所得。
本文提出了課堂教學的4 個普遍問題,并且針對每個問題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給出了解決辦法,希望能對從事橋梁維修加固教學的教師有所幫助。對于其它課程,同樣也可由本文提出解決方法來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陳春梅.提高高職建筑力學教學質量的幾點體會[J].高教論壇,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