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標 ■福建創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500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來說,其澆筑過程都是在地下進行的現澆柱,所以,存在極為復雜的施工條件,這也說明,對于澆筑技術意味著很好的技術要求。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施工來說,必然由于水泥水化熱過程而出現大量的熱,再加上存在梯級偏大的混凝土情況,所以,要想使得混凝土內部的熱量完全得到發散,往往比較困難,但是,對于混凝土表面來說,往往具有非常迅速的揮發效果,使得溫度在混凝土內外表現產生,導致溫度應力的產生,就容易出現混凝土的裂縫問題,嚴重地影響到大體積混凝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
考慮到大體積混凝土具有十分厚實的結構,在澆筑體積過大的混凝土時,應該有效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整體性,都要在此過程中,實行連續澆筑,這樣能夠有效保證壁面出現澆筑縫隙。
考慮到大體積混凝土具有十分厚實的結構,存在非常大的澆筑體積,同時,還伴有裂縫的產生,所以,應該充分重視其后期的養護工作。
正是考慮到水化熱的影響,造成了大體積混凝土產生了相應的裂縫,所以,通過有效控制混凝土水化熱,能積極預防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對于普通的硅酸鹽水泥來說,應該選擇粒徑范圍在5 毫米到30 毫米的碎石為粗骨料,這在骨料選擇方面非常重要,另外,還應該嚴格控制好含泥量的參數,保證能在1%以下。要求骨料的碎石具有良好的外觀和形狀,質地堅硬,這樣有效防止出現一定的風化情況,并且有效對于其中的片狀和細長顆粒進行有效控制,保證在10%以內。細骨料則是采用顆粒均勻的中砂,并且要求一定的整潔度,控制含泥量在1%之內,細度要求則是2.7 范圍內。通過把復合膨脹劑作為外加劑,有效使得收縮補償功能得到改善,保證混凝土性能的提高。另外,通過把一定量的減水劑、粉煤灰進行添加,能夠使得混凝土的強度有效增加,并且要求使得混凝土早期水化熱程度大大降低。通過把緩凝劑加入混凝土的拌和過程中,能有效使得混凝土的水化作用減輕,使得水化熱的積累程度降低,使得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增加,這樣也能有效避免出現早期混凝土的水化熱集中問題[2,3]。
針對產生混凝土水化熱問題中的兩個條件進行分析,分別從水和水泥角度進行探討,有效保證能夠達到水泥強度的基礎上,滿足高層建筑的設計要求,盡量減少其中的水泥和水的使用量,這才能有效減輕水化熱的關鍵問題,能夠使得混凝土開裂問題得到有效防止。
第一,考慮到集中攪拌則是進行混凝土攪拌主要特點,所以,應該選擇距離施工現場比較近的攪拌站,并且要求具有通暢的交通,保證能夠能在半個小時內完成運輸,同時,不得向運輸中的混凝土進行加水處理;第二,通過嚴格檢驗在施工現場的混凝土,才能保證一定的混凝土攪拌的塌落度,能夠滿足進行入泵的條件,在實際情況中,應該根據具體標準要求,必要時加入一定的減水劑,杜絕直接加入水;第三,對于運送到施工工地的混凝土攪拌車來說,應該保證在1 小時內完成泵送操作。
第一,根據具體的標準和要求,在行混凝土拌和過程中,分別有效地控制水泥的使用量,要求,水泥使用量在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控制在550 公斤以內,并且,水化熱控制則是在每千克230 千焦范圍,要求含堿總量在混凝土中不應該超過每立方米5 公斤;第二,應該較為準確地計算溫度應力,為順利施工打下基礎,同時,要求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熱溫度在50℃內,保證入模溫度為18℃;第三,應該嚴格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滿足施工泵送混凝土的要求。
第一,澆筑過程中應該保證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能保證進行一次到頂的澆筑過程;第二,考慮到施工面積比較大的特點,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來說,應該進行合理的規劃,保證能夠澆筑每個區域;第三,分層退坡前進則是混凝土進行建筑的方式,并且振搗棒設前后兩排,澆筑點混凝土則是通過前排振搗棒進行振搗操作,斜坡處混凝土則是通過后排振搗棒進行振搗操作。針對構件邊角的位置來說,存在的構件表面的蜂窩麻面則是通過有效的振動模板的辦法進行有效解決。具體對于振搗棒插入點間距具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控制在40cm 范圍內,滿足插入下層10cm 的要求,并且控制在10~15s 內完成每孔的振搗時間,并應該在30 秒內完成。標準則是不冒氣泡、混凝土泛漿。
第一,應該要求能夠滿足混凝土的連續供應,要求每層澆搗的時間應該至少大于初凝的時間;第二,應該能夠保證進行有效的分塊分層澆筑,這種對于比較小的構件面積來說,應該保證每層的混凝土澆筑時間在2~3 小時的范圍,可以按照長度方向把基礎底板進行分兩段澆筑,這樣能有效減少約束應力,并且保證800mm 寬后澆帶在中間位置,連接成為環狀,能夠有效保證收縮長度和約束減少,保證相應的溫度應力能夠得到有效釋放,針對收縮兩段完成之后,在進行后澆帶灌筑密實過程中,則可以用高1 個強度等級的半干硬性細石混凝土進行。對于底板來說,可以實現分兩層澆筑混凝土,能夠采用分塊、上下分層的方式進行澆筑,目的就是有效保證約束作用、層面散熱問題減少,使得溫度收縮應力減少。對于構建面積比較大的情況來說,存在不能在3 個小時內完成每層的澆筑,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采用分層退坡振搗的方式,能夠保證坡度的形成,一般在距離底板350mm 位置設置水平施工縫,一般情況下,都采用鋼板止水條。第三,應該注意有效控制溫度裂縫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使得水化熱溫度有所降低,通過選擇有效的配合比,盡量采用高強度等級的水泥,考慮到具有較高的水化熱溫度,所以,應該保證盡量使用大粒徑粗骨料,使得有效保證能夠具備含泥量、砂、石級配的有效控制,并能夠保證粉煤灰、減水劑的適當添加,保證進行混凝土的配合比問題,使得水泥用量盡量減少,能夠控制到320kg/m3,這樣的條件下,能夠保證水化熱溫升所有降低,另外,可以把10%的塊石加入到澆筑底板的混凝土中,能夠達到混凝土節省且實現吸熱降低水化熱溫升的功能。并且,還能夠向地下低溫水中加入一定的砂表面護蓋、冰屑、灑水冷卻等方式,能夠保障有效使得攪拌溫度有所降低,使得混凝土運輸時間有效縮短,同時,把木鈣緩凝劑加入混凝土中,保證能夠具備較長的初凝時間在6h,使得澆筑速度有所減緩,實現薄層澆筑,利用通風機保證有效的通風作用,能有效盡快散發存在的澆筑期的熱量,并且保證水化熱峰值有效推遲,使得混凝土升溫期得以延長。第四,應該充分重視混凝土澆注的保溫以及養護,通過放在底板側模的泡沫保溫材料,能有效保證混凝土側面存在過大的溫差問題,在上述澆注工作完成之后,應該通過一定的灑水養護,實現蓄水對于底板的養護工作。通過增加一定的草墊、塑料薄膜之類,能夠有效保證混凝土的保溫,使得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有所減少。
在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基礎上,城市進程不斷加快,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針對高層建筑施工來說,存在著大量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問題,其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質量的好壞。本文主要論述了高層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涉及到相關問題,希望對于今后的高層建筑施工具有一定幫助。
[1]陳應波,李秀才,張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溫度場的仿真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4,21(2).
[2]董鵬偉.有關水利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研究[J].河南建材,2014(6).
[3]許艾.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施工管理措施[J].建設科技,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