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萍 ■莆田市房地產管理中心,福建 莆田 351100
泡沫經濟是指某種資產在連續交易中價格持續上漲,以致于遠遠超過其本身應有的價值,進而喪失穩步發展能力的一種宏觀經濟狀態。泡沫經濟一旦形成,很容易導致行業由盛轉衰,最終成為泡影。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既是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也緊密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房地產業在高額利潤驅動下,市場呈現異常火熱景象,且房價居高不下,甚至遠超出國際上很多發達國家設定的波動范圍標準。這不得不讓人為房地產日后的發展狀態擔憂。為此,文章介紹了房地產泡沫經濟形成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并針對性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土地資源稀缺、投機需求增加及銀行過度放貸是房地產泡沫經濟產生的主要原因。首先,土地資源稀是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經濟的基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投入到基礎建設及住房建設的資本增加,使得土地資源大幅減少、土地價格急劇上升,由此誘導大量投資者紛紛加入房地產投資開發行列,掀起一陣狂熱的“炒房”浪潮。其次,急劇膨脹的投機需求是促成房地產泡沫經濟的直接誘因。出于利益驅使,很多人購房的目的并不是居住,而純粹是想通過轉手倒賣來獲取高額利潤。這同時也反映出土地交易及行業管理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此外,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信貸過度擴張,成為房地產泡沫經濟持續升溫的助燃劑。因為足量的資金供應是泡沫經濟形成的根本條件,可以說沒有銀行的放貸配合,房地產行業就不會有泡沫經濟產生。
房地產業之所以出現泡沫經濟,說明其投資利潤奇高。這也意味著,在此期間必定有大量的生產資料、生產勞動力及資金成本集中涌向房地產業,促使與房地產相關的鋼鐵、建筑、水泥等行業得到相對繁榮。同時這些行業集聚了大部分人力、物力資源,造成社會資源配置不均、經濟結構嚴重畸形。除此之外,地價高漲導致投機活動日益猖獗,人們根本不顧社會實際需求而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房屋供給不合理、土地被低度使用或大量閑置的現象頻繁出現。而“炒房”熱引起的行業及地域性資產差異,也會招致社會薪資分配不公,進而使得廣大底層人民的勞動積極性嚴重受挫。
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具有價值高、投資大的特點,且與銀行及其它民生行業緊密相關。一旦出現泡沫破裂情況,銀行將會是最主要的買單者,而其它很多民生行業也會跟著受牽連。一方面,房地產商在開發新房源或居民在購置新房前,均會向銀行大量借貸,而又不能短時間歸還。這樣一來,當泡沫經濟結束時,銀行就很容易出現資金嚴重短缺的情況,進而危及銀行安全性問題。銀行一旦出現倒閉,影響的不光是自身,很可能會導致連鎖反應,造成其它銀行也被擠兌的風險,從而引發大規模金融危機。
房價大幅上漲,使得購房者不得不背負沉重的房貸負擔,從而極大抑制了購房居民的日常消費。許多家庭為了應對持續上升的預期房價,往往會通過減少其它消費來積攢首付或月供款。而低收入人群根本買不起新房,或為了支付房款只能到處借貸,導致經濟負擔加重。另外,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參與“炒房”的個人或團體必定會遭受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致使消費水平被迫降低,而與此同時,個人消費萎縮又會嚴重制約著消費品生產部門經濟效益的正常增長。不僅如此,房地產泡沫破裂后引起的工廠倒閉、地價及股價下跌,還會帶來失業人數增加、企業債務加重、土地資產貶值等一系列生產及消費危機問題[1]。
從我國目前的房地產行情來看,在發展速度較快的大中型城市,房地產泡沫經濟現象已十分明顯。這種情況一旦愈演愈烈,不僅嚴重威脅房地產自身安全,也會對國民經濟發展造成諸多阻礙。因而,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嚴加防范和治理,以遏止房地產泡沫繼續放大。
房地產泡沫經濟是由于市場調節不利所致,需要通過宏觀的經濟、法律或行政調控措施來解決。首先,政府需全方位分析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經濟形勢,并針對政策體系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進,制定出配套的市場宏觀調控長效機制,以徹底根除房地產泡沫經濟的誘發因素。首先,加強住房供給方對產品結構合理化開發的調控,適當降低高價位大戶型比例,同時加大保障性廉租房及安居性中小型住房的建設力度,并嚴格規定各類住房的質量標準,對沒有按要求達成工程目標的相關部門進行責任追究。另外,逐步完善房地產相關的金融體制,推動房地產行業的稅制改革。并加快房地產交易領域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完善,以規范市場秩序,為房地產及金融行業的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與此同時,加強完善宏觀監測預警體系,通過收集和分析大范圍市場信息數據,對房地產市場行情做出科學的預測和評價,并定期發布最新分析報告,以引導市場走向良性化。
土地資源供給和應用分配不當,是房價不合理上漲的根本原因。正所謂治標需治本,治理房地產泡沫經濟需從土地供應的控制抓起。首先,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徹底改變公有制中地方政府獨占壟斷地位的局面。可以嘗試實行土地拍賣制度,規定所有土地須經過公開投標方可進入市場。并依靠健全有效的保障政策進行監督、調控,確保拍賣制度得到合理高效執行。其次,及時收回閑置土地,并嚴格限制土地的開發量,對非法占地、圈地等不合理行為應嚴厲懲處,從而提高土地資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進而實現土地交易市場的進一步規范[2]。
解決好房地產泡沫問題的關鍵在于金融政策的完善,并有效利用金融監管手段對市場進行調控。例如,政府可以通過調整利率水平及控制房地產轉手率等手段,來維持房價穩定,并降低投機行為。還可以進一步與金融機構協商合作,以適當減少放貸額度或增加二次購房首付比例,從而解決房地產單方面投資過熱等問題。此外,加強外資、外債的控制和管理,盡可能減少外資涌入。如果確實有剛性需要,則務必以直接投資及長期性外債為主。
房地產泡沫經濟形成與消費者過熱的投機行為有很大關系,因而有必要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理性的投資觀念,避免更多不必要的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導致泡沫繼續膨脹。首先,積極倡導“按需購買,適度消費”的原則,引導居民按照自身經濟條件合理購房,建立正確的住房觀和消費觀,以避免徒增居民經濟壓力。同時有利于降低高檔住宅的投資性,進而促進普通房及二手房市場發展。此外,對于投資者盲目追趕潮流的行為,要指導其利用準確、充分的數據信息理性分析房地產投資的風險性,幫助投資者做出更科學的投資選擇。
總而言之,房地產與國家經濟發展及國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而房地產泡沫經濟帶來的危害也不可估量。政府、企業及個人要緊密聯合起來,共同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以確保我國房地產業以更健康的狀態面向未來發展。
[1]王道勛,牛二敏.淺析房地產泡沫的成因與危害[J].經濟研究導刊,2013,26(22):91.
[2]劉亞茹.房地產泡沫對經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5,03(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