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后不久,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為第十八集團軍。
為何要將“八路軍”改稱為第十八集團軍呢?原來,在北伐戰爭后期,國民黨軍共編了4個集團軍,分別是中央軍、西北軍、晉閻系集團軍、桂系集團軍。此時的集團軍在編制上沒有統一的規定,一個集團軍由一個大的派系及數個小派別組成,可轄幾十個軍或師。抗戰時期的集團軍則不同,它是介于戰區和軍之間的戰役兵團指揮機構,是按作戰需要設置的,一般轄2至3個軍,還有轄數個師的特殊編成形式(如第十八集團軍),是戰役作戰的基本單位。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是應抗日戰爭的需要,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把各“路軍”統一改稱為“集團軍”的。因此,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被改稱為第十八集團軍。 (摘自《我們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