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摘 要】“說是這么說”具有讓步轉折的話語功能,表達說話者在言語交際中的特有交際意圖,常常出現在不同層級語言單位間,可表達話語信息變更、話語信息深化、話題切換、話語信息插入以及話語信息撤銷等交際目的。
【關鍵詞】說是這么書;話題標記;轉折
一、隱性話題轉折標記
近些年來,學術界關于轉折話題標記的研究比較普遍,成果眾多,刑福義(1999、2001)、郭志良(1999)、王巖(2007)、宋暉(2015)等都對轉折關系做過系統研究。研究內容集中在顯性有標記的復句,對于會話中的隱性轉折關系論及很少。在會話中,我們以話輪聯結中是否有聯結詞出現為依據,把話題標記分為標記顯性與標記隱匿。實際會話中沒有使用表轉折關系的“但”“但是”“不過”“卻”“然而”等聯結詞,即可判斷話語單位間為轉折關系。這是因為句法意義上的關系詞隱匿于會話之中,但是我們也發現,會話中經常有話題標記形式顯露在語表形式上,可以表現為詞、短語和小句。
話題標記是一個開放的類,具有多功能性,本文僅以“說是這么說”為例說明其如何實現多種轉折話語功能。
二、“說是這么說”的話題功能
“說是這么說”是一個表示陳述的語言結構,在會話中具有總結說話人所說話語意義的功能。在功能意義上非常像一個轉折連詞,可以用轉折連詞來替換,有時在其前還會出現“但是”等轉折連詞。“說是這么說”所呈現的話語單位除了具有轉折關聯外,在會話中還體現了說話人特有的交際目的。
2.1話語信息變更性
話語信息變更是基于前述信息不完整或者不準確,說話人進行信息更正,從而與前述信息形成對立轉折。例如:
(1)“說是這么說,一有了土地,就變成地主了。”(當代1周而復《上海的早晨》)
(2)“工人階級內部的事?說是這么說,我們這些人,在廠里替資本家辦事,能和工人階級不發生關系嗎?”(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
例(1)前面雖然沒有說明說話人的意圖,但是后面分句“一……就”表達了與前“說是這么說”意義相反的內容。例(2)中前一個分句“工人階級內部的事情”與后一個分句“我們這些人,……,能和工人階級不發生關系”兩個疑問句對立相反。
2.2話語信息深化
說話人在表達自己觀點時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因此需要后續不斷補充和論證,從而使得自己的觀點更加全面。“說是這么說”可以起到信息深化作用。如:
(3)面上有防身噴筒,緊急關頭拿出那玩藝兒一噴,對方就可窒息昏迷。說是這么說,一是買不到,二是怕質量不過關弄出人命或泄透后誤傷自己。(戴仲燕《當代鏢女和“兄弟鏢局”》)
(4)說是這么說了,認真想一想這手與足之間的關系,我就得想想手與足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弄明白哪是手,哪又是足。(《長江日報》1998年06月24日)
例(3)后面兩個分句“一是……,二是……”是對說話人前面觀點的補充說明。例(4)后面四個分句都是對前面觀點的佐證。
2.3話題切換
會話過程中,說話人改變原來話題或者重新定位看問題的角度。例如:
(5)開場前半小時,那怕1元1張也要出手,否則一文不值,這叫停損。說是這么說,做起來還真不容易。(應健中 《股市大戶的人生場景》)
(6)說是這么說,然而心里已有了新的主意。(《長江日報》1994年06月27日14)
例(5)后面分句“做起來還真不容易”改變了說話人前面的觀點。例(6)在肯定說話人觀點的同時也有了新的認知。
2.4話語信息插入
說話人為了讓聽話人更好地理解所說話題內容,有意插入一些與話題相關的信息。例如:
(7)老婆說我這是當知青當出的農民習氣,說是這么說,知道我這個毛病,家里買這類東西不多,用得也少,老婆還寫過一篇隨筆《女人不化妝》,極有道理,但無法推廣到全國去,因為道理歸道理,利益歸利益,萬一真的女人都戒了買化妝品的癮,男人都戒了煙,男人的肺和女人的臉都空前健康,財政部門恐怕要關門了。(《長江日報》1994年05月25日11)
例(7)說話人通過具體事例,補充說明自己吸煙被老婆認為是農民習氣的觀點,花費較大篇幅使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說話人所要表達的觀點。
2.5話語信息撤銷
說話人否定或質疑前面話題信息,予以撤銷。例如:
(8)書海無涯,人生有限。莊子說,“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說是這么說,“殆已”之后,人還在,心不死,能讀多少算多少。(當代\報刊\讀書)
(9)說是這么說,有一回她們公司發飲料,她讓我去取,我想不就是一箱飲料嘛,騎自行車去了,她一看我沒打車,把箱子往地上一扔,自己抽出兩聽轉身走了,還當著她的同事呢。(安頓《絕對隱私》)
例(8)說話人認為前述話語信息不正確,提出新的觀點。例(9)后續分句都是對“她”人品的否定,也是對說話人前面觀點的否定。
三、結語
現代漢語言語交際過程中,轉折話題標記非常豐富,且不同的語表形式具有不同的語法語義語用功能,不能窮盡,只能以舉例的形式呈現出來。拙文以“說是這么說”為例,主要分析了該格式具有的話語標記功能,使我們對這一格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以期得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刑福義.漢語復句格式對復句語義關系的反制約[J].中國語文,1991
[2]刑福義.漢語復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王巖.表示轉折關系的“不過”和“就是”[J].漢語學習,2007(5)
[4]宋暉.轉折話語標記模式研究[J].漢語學習,2015(2)
(作者單位: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