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圣梅
【摘 要】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貫穿始終。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就是以閱讀教學為切入點,又因為語文在高考當中占著不可忽略的分量,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也變得更加突出。眾所周知,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理解和學習新生事物的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很有幫助。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如今的高中語文教學更加注重把課堂教學的主體還給學生,這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閱讀成為學生與文本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中強調閱讀應該是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閱讀應該是學生個性理解文本的行為,而不是教師逐字逐段進行文本分析的教學模式。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上的主要參與者,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在文本中尋找答案,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低。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師的有效組織下,進行高中語文閱讀的高效教學。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根據平時的教學經歷和經驗總結,對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關鍵性
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能夠不斷適應當今的社會。考慮到語文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閱讀在語文試卷上的比例,而且閱讀理解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生在社會交流中表現。因此,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就顯得尤其的重要。
語文閱讀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內容。對于語文的學習,大多是在于閱讀能力的好壞。學生可以從閱讀當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教師要注重閱讀的教學,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的主體,鼓勵學生從閱讀的材料當中獲得更多的信息。有效的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心智,通過閱讀古今文章,學生能夠明辨事理,逐步培養與提高獨立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此同時,閱讀的教學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會在思想上和作者產生共鳴,能夠明白社會上的善惡丑美,在閱讀里體驗生活。在大量的閱讀的基礎上,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更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掌握一些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教學過程當中,我不斷地觀察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和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接受情況,經過長期的研究,我發現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大方面策略進行努力:
1.教師要指導學生從文本中深度挖掘信息資源。高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逐步改變以前逐字段分析閱讀材料、單純地針對閱讀后的習題進行講解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由、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身的組織作用。另外,教材是高中語文閱讀訓練的基礎,教師不要忽略教材,要在把握教材中文本閱讀的規律的基礎上,再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的課前準備,仔細研究閱讀內容,認真備課,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適合學生的教學情境。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把文本創作的社會背景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文本的比較閱讀,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教師要總結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文本,在比較的過程中,讓學生對一些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對文本的結構、人物描述、表現方式有深刻的理解,從而有助于以后的閱讀理解。
2.教師要借用多媒體等現代高科技的教學設備,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閱讀的教學只是教師不停地講,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教師單純地把閱讀的技巧一些表達方式傳輸給學生,處于課堂教學被動地位的學生很難真正理解這些,更談不上很好地應用。
教師可以應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圖片、視頻、音頻做好課前的導入,啟發學生,使其對課堂教學產生興趣,更快地融入到教學當中。例如在學習《雨霖鈴》一文時,通過導入歌曲《送別》,歌曲中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能夠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很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也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調,為文章的講解做好鋪墊,有助于學生從內心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讓學生覺得課堂充滿新鮮感,從多個感官刺激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而且,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對學生進行啟發性教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上的四十分鐘的時間很有限,利用多媒體,能夠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起來。此外,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擴大學習的資源的范圍,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信息資源,對教材上敘述不太詳細的內容,可以利用多媒體具體地展現給學生,這樣對教材的補充能夠促使很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注重學生的信息反饋,設計一些閱讀問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把答案很好地展現給學生,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教師把答案板書在黑板上或口述給學生帶來的時間浪費問題。有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把課堂上需要的一些內容在課前做好準備,這樣,在課堂上就能很好而又不浪費時間地展現給學生。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信息資源,在學習教材中的文本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外閱讀訓練。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的使用方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形成具有自身個性、多樣式的教學風格,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搜集更多的閱讀教學的資源,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動機,讓學生從內心愛上閱讀,從而為閱讀教學打好基礎。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閱讀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策略的把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閱讀教學計劃。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師努力的一個重要的方向,閱讀策略的研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廣大的高中語文教師不斷地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伶伶.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探析時代教育,2013(20)
[2]林玲.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語文素質[J].成才之路,2007年21期
[3]黃淑熙.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探索語文學刊,2011(10)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