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州
摘 要:發展家庭農場是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家庭農場進入大規模發展時期,但仍有部分農場主在建設農場初期缺乏適當的基本設計規劃,從而影響后期的建設發展。該文以宣州區之龍家庭農場為例,剖析家庭農場發展中的關鍵環節,以期對建設家庭農場的農場主們有所幫助。
關鍵詞:家庭農場;特色農產品;設計;探討
中圖分類號 F32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5-15-02
家庭農場(Family Farms),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當前我國家庭農場的發展已呈燎原之勢,一部分具有超前思維的農民紛紛籌建自己的農場,成為農場主,傾心培育特色農產品,建設屬于自己的美好家園,追求更高層次的投資回報。然而,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農場主仍在苦苦尋找適合自己企業的發展方向,缺少那份可行的基本設計。本文以宣州區之龍家庭農場為例,總結其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剖析家庭農場發展中的關鍵環節,為農場主們規劃建設家庭農場提供參考。
1 宣州區之龍家庭農場簡介
1.1 基礎條件 宣州區之龍家庭農場位于宣城市宣州區黃渡鄉楊林村,氣候適宜、環境友好,農田平整,水源比較充足,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適宜瓜果、蔬菜以及水稻、小麥等生產。
1.2 規模與設施 農場的前身是一個種田大戶,近2a不斷流轉周邊農民的土地,現有成片農田16hm2,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現有固定成員4人,配備了收割機、播種機、旋耕機、粉碎機等各類機械30臺套,建設高溫日光大棚60個,并建有滴灌設施。
1.3 種植作物與經營模式 以種植大棚西瓜為主,種植水稻、小麥、蔬菜等為輔,合理布局作物品種結構。采用規模化、規范化、現代化的經營模式,發展生態農業、精致農業。在生產中聘請高級農業技術專家指導,以有機肥料為主,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生產優質安全、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在銷售模式上,將直銷專營店與網絡電商相結合,降低農業種植的市場風險。2014年,水稻、小麥輪作種植14hm2,種植大棚西瓜2hm2,農業總收入95萬元,凈利潤達4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 家庭農場設計關鍵環節
2.1 產品布局 一般采用“1+N”農產品設計,即:一個特色主導產品及若干個輔助產品。合理的種植規劃和產品配置是家庭農場成功的關鍵。之龍家庭農場的特色主導產品是大棚西瓜,適期上市,經濟效益好。輔助產品是水稻、小麥、番茄及其它蔬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土地、人力資源。其品種選擇要考慮輪作、茬口安排、機械化程度、市場銷售等具體內容。特色主導農產品是家庭農場利潤的主要來源,之龍家庭農場以種植大棚西瓜“8424”為主,其特點是產量高、上市早,西瓜大小4kg左右,均勻度高,含糖量12%左右,口感好。農場主熟練掌握了生產技術各個環節,避免或減少因技術失誤或氣溫波動造成的損失,實現穩產、優質、高效,每667m2大棚西瓜收益可達1萬元,僅西瓜1項,純收益達30萬元以上。
2.2 農業生產技術集成應用 之龍家庭農場在特色農產品大棚西瓜的整個生產期間,集成并應用多項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并不斷創新、提高,即使在氣候反常的情況下,也能夠確保生產目標的實現。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人工補光、科學增溫及溫控、減量施肥、病蟲害生物防治、人工授粉、水肥一體化等綜合技術,實現集約、節約和優質高效的目標。
2.3 農業機械的合理配置 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是衡量家庭農場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之龍家庭農場的經驗,應根據使用頻率、作業量來決定是否購買較大農業機械如收割機、播種機、粉碎機、噴、滴灌機械、拖拉機、農用運輸車等,部分機械可以租用;對于較小農業機械如電動噴霧器、微耕機、小型除草松土機等,應根據已配套農業設施的要求、工人使用熟練程度及配件與護養逐步購置。之龍家庭農場配有收割機、播種機、旋耕機、粉碎機等各類機械30余部,能夠保障農業生產期間各項生產活動及時有序地進行。
2.4 合理的用工方案 人工費用的逐步上升及勞力季節性緊張是當前農場主們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之龍家庭農場自身有勞力4人,年齡30~60歲,身體健康,能勝任一般生產勞作,是農場各類核心生產技術的執行者,但生產大忙時仍需用大量的零工。解決思路,一是應考慮合理的薪酬,對附近零工有足夠吸引力;二是盡量使用有在本場工作經驗的零工;三要規范不同階段用工的工作量及技術動作,按工作量支取薪酬,零工們很滿意自己的工作時間或有一定的彈性;四是監督管理到位,家庭農場自身勞力參與聘用零工一起勞動,保障各項生產技術落實到位,對零工進行有效管理,同時進行安全監督防止生產中的意外,切實提高了勞動效率和工作質量。
2.5 產品包裝與市場銷售 之龍家庭農場在西瓜的品牌設計、包裝形式、市場展示網點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注冊了“龍龍”牌商標,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西瓜銷售以批發為主,小網兜或紙箱包裝的特色西瓜已廣為人知,產品在宣城周邊地區供不應求。
3 家庭農場建設注意的問題
3.1 對“政策”的依賴心理 為了加快家庭農場的發展,國家給予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促進了家庭農場的建設。但是,客觀上又形成了農場主對利好政策的依賴心理,這種對“政策”期望值過高的思維方式不利于家庭農場的建設。一個家庭農場投資規模少則幾十萬,多則百萬、千萬,主要靠農場主以自有資金或融資投入,因此農場主要做好資金規劃,選對主導農產品品種,做好市場調查、效益分析,合理設計,盡量壓縮家庭農場的建設周期,力爭產品早上市早收益。所以家庭農場的建設投入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政府扶持。
3.2 非標準化設計的影響 目前家庭農場的設計、規劃一般都很簡單,很多農場主參觀其它企業并仿制方案,甚至對一些基礎建設環節進行“簡化”處理,導致完全走樣,這種非標準化設計對后期的發展影響甚大。基礎設施例如土地平整、溝渠配套、道路、管線等建設不到位,后期要想修正則代價更大;大棚、滴灌等設施建設不到位則影響生產技術的到位率,影響產量、品質和效益。一般而言,定位于較高產值經濟作物的家庭農場設計,要遵循這樣幾個原則:首先是寧缺毋濫。根據自身資金及發展的需求,逐步設計實施;其次是確保質量。固定設施的保質期要達到10a以上。此外,還要銜接好各個環節,使生產經營流暢,在規劃設計上要有發展眼光,具備一定的美感,為更高層次發展如休閑觀光型家庭農場打下基礎。
3.3 產品多樣化問題 根據對宣州區的調查,目前仍有相當部分的家庭農場產品單一,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效益低下,難以擴大并發展[1-2]。根據之龍家庭農場的發展經驗,家庭農場如果要進一步發展,就不能只局限于單一的農產品,要根據市場實際需求,實現產品多樣化。根據自身實力及不同發展階段的需要,可以有大棚采摘,還可以種植果樹、蔬菜、谷物、園藝作物等等,盡力向精致農業(Quality Agriculture)發展,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進一步發展自身。并且,產品多樣化的意義還在于引導農場主進入那些細分的農產品領域,拓展銷售渠道,提高其產品抵御價格大幅波動的能力,有助于減少農場主的投資風險。
3.4 休閑觀光型家庭農場的發展方向 要提高農場的收益,除了產品多樣化、提高生產效率,還可將家庭農場的經營范圍拓展至休閑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等高附加領域[3-4]。隨著城鎮環境日益惡化,注重生活品質的城鎮居民渴望通過參與農業活動,放松身心,亨受舒適恬靜的田園生活,感受農耕文化,眾多的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可為城鎮居民提供這樣一個觀光環境。在家庭農場與觀光農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方面,至少需要考慮以下設計:首先觀光交通的便利。根據從市區到農場交通便利程度來設計特色農產品的布局,比如,距離城市較近的郊區可以憑借交通優勢發展水果采摘、勞動體驗等,反之可設計為旅游紀念、生態農產品等;其次,旅游環境的設計。如春花、夏蔭、秋色、冬青的自然環境的營造;第三,季節性特色設計。在春夏秋冬四季都要設計與推廣適合目標市場需要的農業旅游活動。
參考文獻
[1]林華妹,王厚俊.我國家庭農場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599-601.
[2]沈瓊.現代農業大國發展家庭農場的經驗[J].世界農業,2014(6):10-13.
[3]劉俊逸,馬波,劉先才.發展家庭農場 推進現代農業[J].江蘇農村經濟,2013(7):19-21.
[4]丁志帆,劉冠軍.家庭農場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現實選擇[J].農業經濟,2014(1):7-9.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