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勝華
摘 要:通過實施棉花作物肥料配方校正試驗,獲得了不同施肥處理的肥效結果,根據試驗結果,獲取技術參數,校正肥料配方,從而為完善潛山縣農作物施肥指標體系、設計農作物肥料配方、制定施肥建議卡提供技術依據。
關鍵詞:棉花;肥料配方;校正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5-82-02
1 試驗目的
按照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要求,對比測土配方施肥效果,校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驗證和優化肥料配方。通過田間示范,與“3414”肥效試驗相結合,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為肥料配方設計、施肥建議卡制定和指導施肥提供依據。
2 試驗地點與供試材料
試驗設在潛山縣黃泥鎮文昌村郝小紅戶田塊,田塊面積2 160m2,試驗田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排水能力較好,灌溉能力一般。土壤為典型圩畈區砂泥田,耕層厚度21cm,土壤理化性狀如下:有機質24.132g/kg、全氮1.147g/kg、堿解氮135mg/kg、有效磷18.2mg/kg、速效鉀47mg/kg、有效硼0.26mg/kg、pH5.1。供試肥料如下:省級大配方復合肥純N-P2O5-K2O為15-12-15,潛山縣小配方復合肥純N-P2O5-K2O為14-16-18,通用配方復合肥純N-P2O5-K2O為16-16-16;氮肥為安慶石化廠生產的“雙環”牌尿素,含純N量為46.4%;鉀肥為俄羅斯產氯化鉀,含K2O60%。供試棉花品種為湘雜棉9號,播種量為0.35kg/667m2。
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配方施肥一、配方施肥二、常規施肥和空白對照4個處理,各處理間開寬約1m左右溝作為處理間保護行。配方施肥一、二是根據土壤養分狀況,結合當地生產實際提供相同的棉花肥料配方,配方均為N-P2O5-K2O=17-4-10,其中配方施肥一處理基肥采用省級大配方復合肥(大配方區),配方施肥二處理基肥采用縣級小配方復合肥(小配方區),其他生育時期肥料施用方法2個處理完全一致,面積均為250m2。常規施肥區是完全按照農民的常年習慣施肥,面積為1 600m2,每667m2施純N14.08kg,P2O54.8kg、K2O10.8kg;空白對照不施任何肥料,面積為60m2。本試驗不設重復。
4 試驗實施及結果分析
試驗各小區采用1.04m×0.45m等株行距穴播,栽插密度一致,肥料由縣土肥站統一提供,其它管理措施各小區一致,按棉花高產栽培技術方案實施。
4.1 不同處理的生物學性狀及產量比較 根據田間測產數據,試驗不同處理間生物學性狀與施肥水平有顯著相關性,株高、果枝數、單株鈴數、單鈴重均為配方區優于常規區,空白區最低(表1)。從田間觀察,大配方區鉀肥施用量前移,小配方區由于氮肥施用量后移,大配方區較小配方區果枝數少、桃多、單鈴重小。試驗實產是在各處理中選擇3個有代表性的40株單獨收獲得出,產量最高的是大配方區,小配方區次之,空白對照最低。
表1 棉花不同處理生物學性狀及產量
[處理\&株高(cm)\&株數(株/667m2)\&果枝
數\&單株
鈴數\&單鈴重(g)\&理論產量(kg/667m2)\&實產
(kg/667m2)\&大配
方區\&128.1\&1425\&21.6\&34.8\&5.55\&275.2\&237.5\&小配
方區\&127.9\&1425\&21.4\&34.2\&5.57\&271.5\&233.6\&常規
施肥\&127.4\&1425\&19.7\&33.7\&5.42\&260.3\&208.9\&空白
對照\&98.7\&1425\&15.3\&16.6\&3.74\&88.5\&95.4\&]
通過對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即F檢驗,然后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見表2、3。從表2、3可以看出,處理間大配方區與小配方區差異不顯著,與常規施肥、空白對照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表2 試驗結果F檢驗
[變異來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F值\&F0.05\&F0.01\&處理間\&40229.553\&3\&13409.851\&3248.030**\&4.757\&9.780\&重復間\&44.382\&2\&22.191\&5.375*\&5.143\&10.925\&誤差\&24.772\&6\&4.129\&\&\&\&總和\&40298.707\&11\&\&\&\&\&]
表3 試驗結果多重比較(LSD法)
[處理位次\&處理名稱\&小區平均值
(kg)\&差異顯著性\&LSD0.05\&LSD0.01\&1\&大配方區\&237.5\&a\&A\&2\&小配方區\&233.6\&a\&A\&3\&常規施肥\&208.9\&b\&B\&4\&空白對照\&95.4\&c\&C\&]
4.2 不同處理經濟效益比較 本試驗所用肥料均由縣土肥站統一購置,按小區分裝好,肥料成本分別為:大配方區164.34元/667m2,小配方區158.87元/667m2,常規施肥區159.40元/667m2。從表4可以看出,省級大配方肥料處理較常規施肥、空白對照的增產、增效效果均優于縣級小配方肥料處理,產投比低于縣級小配方肥料處理;省級大配方肥料處理產生的純效益為858.78元/667m2,縣級小配方肥料處理產生的純效益為836.17元/667m2,常規施肥處理產生的純效益為657.80元/667m2。
表4 各處理效益比較及產投比
[試驗處理\&產值
(元/667m2)\&較常規增產
(元/667m2)\&較常規增產率(%)\&較空白增產
(元/667m2)\&較空白增產率(%)\&成本
(元/667m2)\&純效益
(元/667m2)\&產投比\&大配方區\&1710.00\&28.6\&13.69\&142.1\&148.95\&164.34\&858.78\&5.23\&小配方區\&1681.92\&24.7\&11.82\&138.2\&144.86\&158.87\&836.17\&5.26\&常規施肥\&1504.08\&\&\&113.5\&118.97\&159.40\&657.80\&4.13\&空白對照\&686.88\&\&\&\&\&\&\&\&]
注:棉花單價為7.2元/kg;純效益均是在施用肥料的基礎上與空白對照比較;產投比=純效益/肥料成本。
5 結論
(1)“省級大配方區”比“常規施肥區”增產28.6kg/667m2,增產率為13.69%,比“空白對照”增產142.1kg,增產率為148.95%。“縣級小配方區”比“常規施肥區”增產24.7kg/667m2,增產率為11.82%,比“空白對照”增產138.2kg/667m2,增產率為144.86%。
(2)“省級大配方區”每667m2純效益為858.78元,“縣級小配方區”每667m2純效益為836.17元,“常規施肥區”每667m2純效益為657.80元。
(3)“省級大配方區”產投比為5.23,“縣級小配方區”產投比為5.26,“常規施肥區”產投比為4.13。
(4)本試驗“配方施肥區”純N-P2O5-K2O配方17-4-10配方合理,但在不同地力田塊此配方有待進一步驗證。
(責編:張宏民)